青春“乡”约 ▏徽景传非遗 花村富梦织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重要论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付诸实践。2024年7月23日——7月29日安徽农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徽景渔歌”赴黄山市雄村镇卖花渔村暑期社会实践团进行实地探访,挖掘本土文化、了解徽派盆景,为乡村振兴赋能。
【民生为本:倾听田间心声】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为了更真实、更深入、更全面了解卖花渔村的民生现状,实践团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安徽省“百校千镇万乡”乡村振兴大调研活动,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喜乐苦忧。从他们的笑容中,团队成员看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他们的言语间,团队成员感受到了对乡村振兴的期待。这份来自大山深处的最真实而质朴的情感,成为了实践团在助力乡村振兴这条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开展乡村振兴大调研工作
【非遗传承:探秘盆景故事】
黄山脚下,新安江边,群山如黛的卖花渔村见证着盆景艺术千年的传承变迁。在省级非遗传承人洪定勇的引领下,实践团走进了徽派盆景的世界。洪老书记庭院中一盆盆瑰丽奇绝、雄浑壮美的盆景让实践成员为之惊叹。不与时间争辉,不与繁华争锋,一枝一叶,一弯一转,都流淌着非遗传承人们的匠心坚守。“它们(盆景)是活的,对我们来说就像小孩子一样,得细细养护。”谈起徽派盆景,洪书记笑着对实践团说。洪氏家族世世代代做盆景,家族的传承与对盆景的感情使洪老书记尽管已经退休,却依然不断奔波在全国各地,走在“讲好盆景故事”的大道上。访谈中,洪老书记不仅分享了自己的技艺与心得,更对年轻人寄予厚望,希望越来越多年轻人投入到徽派盆景的传承中,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和守护者。
图为省级非遗传承人洪定勇在接受采访
图为实践团成员和省级非遗传承人洪定勇的合照
【电商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非遗不能“冻”起来,而是要“动”起来。如何让千年非遗在新时代流动起来,是卖花渔村一直以来思考的事情。为了解非遗文化在电商新风下为乡村振兴带来的新机遇,实践团的成员来到了卖花渔村电商牵头及示范人洪瑜的电商基地中进行访谈,洪瑜向实践团成员们展示了盆景修剪的方法,并介绍了返乡创业的契机及直播带货的现状和问题,在洪瑜的协助下,实践团成功完成了首场线上直播。通过直播的方式推广了徽派盆景和卖花渔村,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动,让非遗“动”了起来。
图为洪瑜在实践团的直播间讲解徽派盆景修剪方法
【回访校友:共筑梦想桥梁】
安农精神,薪火相传。实践团有幸邀请到了2019级毕业生张瑾进行访谈,在谈到安农时,张瑾表示:“母校给了我很多力量,这始终是我面对困难最大的底气。”张瑾毕业后回到家乡,来到了当地村委会工作,致力于深入基层,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脚踏实地,服务人民”的真谛。
图为实践团成员和优秀毕业生张瑾的合照
【敬岁怡情:定格暮岁风华】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卖花渔村,老年人的身影出现在每条青石板路。安宁的山村孕育着淳朴的人们,在他们的身上,实践团看到的不是年龄带来的低沉,而是一种泰然自若的气韵和甘之如饴的生活状态。怀揣着希望给老年人带来温暖的期盼和对老年人生活的关怀,实践团在开展“老年人防诈”宣传的同时举办了“定格暮岁风华”的活动,给老人们拍下最美瞬间并将照片冲印出来予以回赠,表达对老年人的美好祝愿。“我老啦,不好看的。”洪奶奶一开始还有些拘谨,最后仍在成员们的夸赞和鼓励下拍下了她“很多年的第一张照片”。
图为给村民洪奶奶拍摄的图片
图为实践团成员给村民回赠照片
【童梦启航:共建乡间未来】
童年是人的心灵故乡,儿童是社会的未来。实践团将课堂带入山野田间,为卖花渔村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与实践盛宴。
传播红色基因,实践团的成员为小朋友们分享红色故事,在故事结尾,实践团成员教小朋友们制作红军帽,向红军战士致敬。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给小朋友们讲红色故事
图为小朋友们和自制的红军帽合影
播种绿色希望,实践团的成员为小朋友们讲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故事,引导孩子们要珍惜粮食,“禾下乘凉梦”让小朋友们为之敬佩,他们也在纸上认真地写下了自己的梦想。为了促进这份认识转化为实践,实践团与小朋友们共同以“安小犇”这一活泼可爱的形象为素材制作了“五谷画”。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小朋友们讲袁隆平先生的故事
图为实践团成员协助小朋友们做五谷画
图为小朋友们做的“安小犇”五谷画
图为小朋友们带着自己画的梦想和实践团成员的合照
【策动未来:共绘振兴蓝图】
通过前期与一线党员干部、非遗传承人、电商从业者及农家乐业主进行的广泛交流和对村民的深入调研,实践团发现卖花渔村在近几年快速发展的背后仍存在着旅游业季节性过强、盆景销量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实践团采访了当地返乡创业代表人周琪凡,在详细了解卖花渔村的自然资源、产业现状、文化传承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后,实践团在洪老书记的协助下开展了座谈会,旨在用“年轻的视角”找到卖花渔村在乡村振兴及大环境下的产业转型及可持续发展路径。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采访当地返乡创业代表人周琪凡
图为实践团在开展关于卖花渔村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情暖花村:躬行实事善举】
在卖花渔村的最后一天,实践团成员帮助高龄村民完成日常的盆景养护及浇水工作,减轻其劳作负担。路过村庄河道时清理河边垃圾,改善了村容村貌。最后共同前往村委会赠送前期拍摄的照片表达谢意,村民和村里的小朋友们热情邀请实践团成员在“梅花节”时重游卖花渔村。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帮助村民浇水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清理河道垃圾
图为实践团向村委会赠送照片表达谢意
在这片山野间,一幅诗意栖居的生态画卷正在眼前徐徐展开。“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束不是学习和服务的终点,而是新的开始。实践团成员将继续用脚步丈量乡村土地,以热血铸就乡村振兴之魂,以匠心传承非遗文化之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24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