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西安理工大学“共饮黄河水,同心共筑梦”团队踏上了前往陕西省吴堡县的旅程,开展为期三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文化铸魂兴乡村”为主题,旨在探索乡村文化振兴与文旅融合的现状和路径,为吴堡县的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8月19号上午9点,团队成员在吴堡县同源堂集合,开启了第一天的调研行程。同源堂作为吴堡县的文化地标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为团队提供了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窗口。
随后,团队抵达岔上镇挂面基地,吴堡县岔上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李武卫带领团队亲身体验了吴堡县的传统手工艺——手工空心挂面制作。这项技艺不仅是吴堡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岔上镇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打造特色”的发展思路,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充分挖掘镇域区位优势,科学研判,因地制宜。目前有联农带农集体项目8个。为了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全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确保各村完成消薄培强任务,成立镇联合总社统一管理,引入企业负责经营。每年全镇保底分红105.8万元,辐射带动13个行政村,吸纳260人就业,受益脱贫户(含监测户)达1111户2315人。
来自陕西榆林的游客特地前往吴堡石城,对于吴堡石城的青石建筑表示非常震撼。吴堡石城南门、北门外分别有连接城外的南、北官道。石砌城墙、石砌城门、石砌垛口、石铺海墁、石铺道路,构成其独特的石头建筑的风格,是名符其实的“石头城”。在黄河的旅程中,最引人入胜的却是因“碛”而生险的河段,黄河二碛就是其中之一。黄河从晋陕大峡谷一路而来,流经此处,水石相击,卷起汹涌巨浪,前簇后拥,顺势奔腾,蔚为壮观,其气势仅次于壶口瀑布,故称为“黄河二碛”。
在毛泽东东渡纪念馆内,团队采访了一位来自北京的退休工人游客,这位旅客讲述了中国红军从长征胜利到转战陕北的革命历史,表示看到大学生来纪念馆学习感悟红色革命知识,继承革命传统,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该游客表示,中国能够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来源于一代代共产党人,无数革命先辈的前赴后继。国家的繁荣富强,正需要大学生们努力学习,成为国家栋梁,为祖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8月20日上午,团队前往柳青文化园,深入了解吴堡县在古村落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努力和成就,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实现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曾5次在不同场合,号召全国党政干部、文艺工作者,要学习柳青“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文学精神。吴堡作为柳青家乡,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依托柳青文化品牌,在寺沟村建设柳青文化园,着力打造"陕西文学第一村"。
此次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增长了见识,体验了乡村文化的魅力,通过实地调研,为吴堡县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西安理工大学的学子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31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