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学子非遗体验—
漆绘千年风雅,扇动中华韵味
非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区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还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创造力。为深入了解桂林非遗文化和漆扇的发展现状,2024年7月4日,桂林理工大学“赓续漓江文化之璨,耦合文旅经济腾飞”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桂林市秀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进行调研,以亲身体验的方式深入了解非遗漆扇的制作过程。
进入非遗体验馆,实践团成员便看到各种各样的非遗文化品,非遗传承人陈永澜老师对实践团成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十分支持此次实践活动,她表示无论是大学生还是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积极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即,陈永澜老师向实践团成员详细介绍了有关漆扇的历史、来源、技艺等方面的内容,并普及了大量有关材料选取的知识。最后陈老师与实践团成员探讨了目前非遗漆扇的宣传方式以及制作工艺,对未来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漆扇做了深度的交流。
图为陈永澜老师向实践团介绍漆扇。吴孙萌 供图
在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台后,桂林市政府积极响应区政府的号召,大力弘扬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举办非遗展示活动、新媒体宣传、培养新传承人等方式推动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桂林市非遗传承人,陈永澜老师致力于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非遗文化体验馆中,陈永澜老师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桂林市非遗文化,包括桂林团扇制作技艺、雕版彩色套印技艺、桂北傩面具、红瑶服饰、侗族草龙草狮等。通过与陈永澜老师的交流,实践团深入了解了桂林市非遗文化的历史。雕版彩色套印技术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末年,集绘画、雕刻和印刷技术为一体,技艺中分版分色较难,如果想要做好一幅画,就涉及晕染和分层印刷问题,还需要通过多种颜色组合才能将分层画作呈现出来。
图为陈永澜老师为实践团示范调整漆色。吴孙萌 供图
桂北傩面具在宋朝时期名震京城,取材于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中36神72面相,有盘古、李靖、鲁班等人物,依据各神的地位、性格等,面型上用獠牙来代表人物的威武庄严,不容侵犯。陈永澜老师指出传统的傩面具只用于传统节日、祭祀活动、表演等场景,通常与傩舞相配合使用,但是由于傩面具市场需求少,会傩舞的人也很少,只有少数部分村落才保留这个习俗,故傩面具的传承与发展还需寻找合适的方式。
紧接着,陈永澜老师带领实践团成员体验非遗文化漆扇,一边讲解,一边讲解制作工艺。陈永澜老师表示,漆扇的制作需要用到天然的大漆,这种大漆大多数来自植物身上,无毒无害,像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的工业合成漆无法达到天然漆的效果,且对人体有伤害。接下来便是选择颜色,一般只需用到3-4种颜色,颜色多了会使漆扇颜色显得杂乱,每种颜色的用量根据需要而定。将植物大漆滴入水中,并用木棒将漆向中心划动,使其颜色分散。陈永澜老师指出漆之所以可以浮在水面上是由于漆中有油性物质,浮力比水大,便可飘在水上。实践团成员将白扇缓慢放入水中,并缓慢旋转,不可中途停顿,会导致扇面有一部分空白区域,一把扇子做完,实践团成员肉眼可见漂浮在水面上的大漆颜色已经分散,无法制作下一把扇子。实践团成员根据陈永澜老师的示范,体验了漆扇的制作流程,并表示漆扇简单的制作工艺使得大多数人都可以自己动手去制作。陈永澜老师还表示漆扇之所以被称之为非遗文化主要是由于漆扇的技艺是非遗,包括各种颜色调配的比例、拨动的速度、下扇的速度等。
图为实践团成员体验漆扇的制作。吴孙萌 供图
漆扇体验结束后,陈永澜老师向实践团成员表示:“通过非遗体验,能够让普通人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她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去了解非遗文化,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实践团成员通过亲身体验漆扇制作工艺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在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的路上,桂工学子将继续前进。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陈永澜老师合影留念。吴孙萌 供图
(通讯员:麦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31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