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法毓“先锋”,引航青春 ——刑侦学院法毓“先锋”三下乡活动纪实

来源:西南政法大学 作者:李常瑞

8月28日上午,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法毓“先锋”普法实践团队走进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椒乡社区,启动了主题为“法毓‘先锋’,引航青春”的三下乡实践活动。

近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含麻醉药品制剂和含精神药品复方制剂的滥用问题,且滥用人群以青少年为主,严重危害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三下乡首日,团队成员们通过对当地不同年龄、职业的人们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当地居民对药物以及药物滥用问题的识别情况。同时,禁毒宣传小组成员在社区知识展板上张贴禁毒宣传资料和海报,该活动增强群众的识毒、拒毒意识,营造浓厚的禁毒氛围,致力于让先锋人民认识到毒品对人的生理以及心理造成的伤害。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福祉,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为贯彻全社会守护未成年人的思想,也为调研先锋镇农村青少年的生活,切实了解先锋镇留守儿童的法律教育等相关情况,实践队员与先锋镇椒乡社区的团委书记淡春梅进行深入访谈。

队员与椒乡社区团委书记进行访谈

“目前留守儿童有三个,我们经常上门关爱他们,妇联或者民政局那边也会有一些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团委书记如是说,椒乡社区的社区人员多次参与关爱当地留守儿童的活动,也对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了若指掌,通过本次访谈,实践团进一步了解了当地留守儿童接受法律教育以及社区开展普法教育活动的情况,据谈春梅书记说,“社区经常会举行一些普法活动,我们上门的时候也很宣传一些(法律知识)。”椒乡社区的青少年们生活有人保障、未来有法同行。

在完成前期调研和了解之后,实践队以“禁毒普法始于心,健康人生践于行”为主题开展面向社区青少年的宣讲活动,“同学们都知道哪些药品呢?”看着一个个稚嫩而天真的面孔,宣讲活动渐渐拉开帷幕。

宣讲包括由防范药物滥用、毒品知识普及、青少年普法几个部分,宣讲员用鲜活、真实的典型事例,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防范药物滥用和抵御毒品。普法宣讲更是以邯郸未成年杀人案为序幕,让青少年深刻体会到法律的重要性,强调青少年需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更引导青少年了解自我规范的方法与途径。本次宣讲通过药物与法律知识的普及,提高了社区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意识和法律观念。

实践队队员开展禁毒普法宣讲

另外,与淡书记进行了关于留守儿童情况的访谈后,法毓“先锋”的队员们积极了解相关信息,投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中,踏过山野,闻着传千里的椒香,在这个炎炎烈日,带着满满的关怀与温暖,踏上了前往乡村的道路。他们为留守儿童送去了一些常用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又以纸为媒,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向上。本次走访的留守儿童王艺技,他的哥哥如今已是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他正是已经在椒乡盛开的希望之花之一。

此次拜访,不仅为孩子们带去了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给予了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法毓“先锋”实践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的内涵,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活动期间,法毓“先锋”普法实践服务队还拍摄了名为《阳光下的阴影》——防范未成年人犯罪主题情景短剧,并在椒乡社区的三下乡告别仪式上进行播放,作为留给当地青少年的最后一份礼物,在播放期间,队员们随时对法律知识进行普及,在短片最后也强调了如何防范和反抗校园欺凌,致力于让青少年们认识到总有正义相照,自然而然地产生反抗之勇,这也正是普法宣传的意义所在,只有法律润入青少年们的心田,方能助力其茁壮成长。

从三日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可以看到,先锋镇椒乡社区持续为人民散发着光和热,社区工作人员扎根村民生活,紧扣基层需求,治理队伍热情而有责任心,不惧琐事,不敷衍了事,积极开展普法及关爱青少年的活动,这些特征为法毓“先锋”队的成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与此同时,乡镇村民们朴实友善,自得其乐而又力求发展,村中的特产花椒树长于漫山遍野,青少年们亦如这花椒树般茁壮成长。

地偏而心不偏,椒乡乃至整个先锋镇,都呈现着欣欣向荣之姿,乡土之情,让法毓“先锋”实践队的队员们深受触动,更使得先锋镇前方之路更加清晰光明。而法毓“先锋”实践服务队也在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中,积极响应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热血,践行以青春之志融入基层群众的万家所向,以青春之力共筑安定“先锋”、和谐重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36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立足“中国特色”,探寻社会治理“中国路径”
2024年7月7日至2024年7月22日,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寻源“枫桥经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绘就苏州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善治好“枫”景实践团前往“枫桥经验”发源地、美丽的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进行实践考…
苏州大学“枫桥经验”考察团前往浙江诸暨市学习法治经验
苏州大学“枫桥经验”考察团前往浙江诸暨市学习法治经验一、苏州大学“枫桥经验”考察团寻枫桥法韵梦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7月15日讯,2024年7月15日,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枫桥经验”考察团走进诸暨的枫桥人民法…
用心吐言,语你同行
巢院学子三下乡:用心吐言,语你同行为深入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法,积极推广与普及普通话,巢湖学院近期精心组织了以“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三下乡活动。志愿者团队满怀热情地走进黄麓镇,引导当…
巢院学子三下乡:城乡同音普通话,沟通和谐兴中华
巢院学子三下乡:城乡同音普通话,沟通和谐兴中华为积极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巢湖学院精心组织了一支由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团队,于近日深入黄麓镇,开展了一系列富…
暑期实践|“踏古寻韵,遗艺万千”——古城镇非遗文化发展探索
暑期实践|“踏古寻韵,遗艺万千”——古城镇非遗文化发展探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非遗传承发展,20…
文旅融合赋新能,乡村振兴展新颜
近日,南京工程学院“文旅助力,兴乡在望”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来到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禅寺村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及志愿服务活动,从文旅振兴的角度深入了解西禅寺村的现实基本状况以及未来发展。在实践活…
实践映绿意,心灵向自然
2024年7月17日至28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社会实践团前往神农架,开展为期12天的社会实践。实践团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对神农架的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实践团前往…
湖南科技大学:携手纸影非遗传承人走进乡村小学
大学生网报11月14日电(通讯员卜弘洋凤虹蒋祥兴)为深入推广纸影非遗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以文兴村、以文传声,2023年11月1日下午,湖南科技大学团委、湖南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总会、“绘说”宝贝联盟亲子读书…
个人社会实践报告
一、参与团队简介团队名称:实践主题:实践地点:兰州客运中心实践时间:2024年7月31日负责事项:做志愿活动二、实践目的意义通过暑期志愿者实践活动,我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社会经验,更锻炼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西财学子三下乡:助力女性成长,共谋乡村振兴
(通讯员:曾思琳)自2021年全面实现脱贫攻坚以来,乡村各方面的发展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教育方面,得益于各高校师生的支教行动,乡村教育体系已经得到进一步的完善。针对目前乡村教育体系中女性成长的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