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领略非遗魅力,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拓展志愿服务活动,2024年7月13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茵茵绿芽·国学风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汉字未来开展“漆绘东方韵骨,扇执千年风雅”社会实践活动,与社区小朋友们一起,将漆扇文化传承的落脚点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注入新动力,点燃青少年领略和探索传统技艺、亲身实践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
实践活动分为漆扇历史与技艺介绍、漆扇制作、成品展示三个环节。让我感触最深的,非漆扇制作莫属。我始终认为,漆扇的美感是来源于出水前隐秘的期待与未知,当扇子真正出水那一刻起,你便在这世界上有了独属于自己的那一柄漆扇,利用漆布融于水的特质与流动性,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唯一性,这是独属的浪漫。
(图为儿童在“漆绘东方韵骨,扇执千年风雅”课堂上的表现。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朱欣宇 提供)
我透过粼粼的水光窥见孩子们明澈的眸,人间的春影、夏爽在这一晕一染间无处遁形。孩子们是天生的美学家,一抹红蓝鎏金色,半点轻粉淡烟罗,宣纸与竹柄,当颜料在水面慵懒随性浸入旋转之际,收获的便是人间美好的一物。似青山,似星云,似流波,如梦如幻,流动的色彩以荡漾的姿态被定格于扇面,摇曳的不只是漆色,更是一篇篇诗情画意。烟柳、渡船、村落,漆扇逢江南万朵。
(图为儿童在“漆绘东方韵骨,扇执千年风雅”课堂上的制作的漆扇。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朱欣宇 提供)
每一次看到那些精美的漆扇作品时,我便被它们独特的色彩和细腻的纹理所吸引。而当真正开始动手制作自己的漆扇时,才深刻体会到这其中的不易。从打底、上漆到描绘图案,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瑕疵,影响整个作品的效果。
在打底的过程中,看着小朋友们一遍又一遍地涂抹漆料,确保扇面平整光滑。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需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和稳定的手法。上漆时,对漆料的厚度和均匀度的把握更是关键。过厚会导致干燥时间过长,过薄则无法达到理想的色彩效果。而在描绘图案时,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同时又要尊重传统的艺术风格。从选材、制作骨骼到涂抹底漆、彩绘烘干、提笔题字,半壁天成,半壁人为。
(图为志愿者在“漆绘东方韵骨,扇执千年风雅”课堂上指导小朋友制作漆扇。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朱欣宇 提供)
透过那扇面上绚丽的色彩和精美的图案,我仿佛看到了小朋友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和坚持。以漆为笔,以扇为纸,以水为画,漆之世界,千文万华。轻摇手中一物雅,彩绘斑斓如诗画,风来舞动似云霞,轻扇轻拂心清凉。当一把把独一无二的漆扇出水的那一刻,千年前的故事在这一刻诉说,实用性、艺术性与审美性兼具,漆绘东方韵骨,扇执千年风雅,也不过如此吧。
(图为在“漆绘东方韵骨,扇执千年风雅”课堂上漆扇晾制。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朱欣宇 提供)
这次实践活动是一场文化传承与美学兼具的盛宴,任何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们背后都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和汗水。
漆扇作为一种传统的工艺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制作过程中,我仿佛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这次活动也让我更加珍惜手工制作的价值。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机器生产的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手工制作的物品则显得更加珍贵和独特。每一件手工制品都带有创作者的情感和温度,它们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总的来说,这次漆扇实践活动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让我在学习传统工艺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耐心和毅力,更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尊重。我相信,这次活动将会成为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激励我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追求美、创造美。同时,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还在亲身实践中让小朋友们深深感受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提升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情,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根,得以薪火相传。(通讯员 戴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40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