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们明天还来吗?”小朋友充满稚嫩和期待的声音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在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中,我作为队长带领我们连云港片区的团队走进了县城深处的暑期爱心暑托班开展了三天的志愿服务工作。这三天虽然忙绿并且疲惫,但小朋友一次次充满童真的笑容和高高举起双手回答问题的样子让我倍感开心。在这次的志愿服务中,让我有了全新的体验,我认为我不仅收获了一张志愿时长的证明更获得的是自己对孩子们的教育和关爱。
(图为实践成员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张鑫玥 摄)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一站有一站的风景,不要因为前路迷惘就踌躇不前,不断成长,不断接受世间的千物,用平凡去勾勒前方的轨迹。在实践前期沟通街道或者村镇时,我是充满忐忑的。第一,我不了解家乡是否有暑托班或者晚托班相关的工作,并且就算有他们是否愿意提供我们团队这个机会。第二,第一次担任队长,自己线下沟通联系安排工作,在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领域需要把所有事情规划好带领好队员们,对我个人来说是比较有压力的。但心理上的压力才能带来行动上的动力,在做一些事先了解后,我知道家乡线下联系实践地点和在学校周边联系社区不同,因为发展相对落后,社区的文化建设远远比不上其他城市,所以不存在有社区晚托班这类服务,所以联系社区志愿者的道路行不通。于是,我通过县团委公众号发布的个人实践信息中获得了县团委志愿活动负责人,之后得知在每个城镇的村部街道中会有爱心暑托班这类的公益活动。在几经波折后,我和杨集镇元兴村、伊山镇陆庄村的书记取得了联系,并且获得了三天的志愿服务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感触颇多,作为队长,所有事情必须尽全力完成,虽然难以面面俱到,但要保证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图为实践成员讲解剪纸知识。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付洋 摄)
除了在工作上的感悟外,在志愿服务期间,我真正的感受到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三尺讲台,书写着很多人的执着与梦想,播撒着阳光与希望。
(图为实践成员和小朋友做手工。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张鑫玥 摄)
对于我来说,很荣幸有这样一次站在三尺讲台的机会也期待了很久,从一名在校学生身份转变到站在讲台上的小老师身份,不再是简单的一次志愿社会实践活动,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我们所去到的地方是美丽的连云港市灌云县杨集镇元兴村和伊山镇侍庄街道,第一感觉的是灌云很温暖,遇见的村干部和借用的午间休息地都很好,第二是县城内卫生很干净,感受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看到了一个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暑托班里的孩子大多是一至六年级,懵懂未开,对于我们比他们大一轮的大学生开始,他们看见我们便一下就叫出老师的称呼来。实话说,对于初来乍到一个新的环境,要以教学的身份参与工作,对我们团队里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份紧张但有意义的工作。我并没有让老师这个称呼落空,我们提前准备的三天课程,国学、非遗、生活常识、作业辅导,让孩子们对我们也深感信任,所以当最后一天我们上完最后一节课后大合照时,一起支教的街道也村镇负责人和我们核对明天的交接工作,孩子们似乎也明白我们要离开了,语气中都透露出些许不舍,我同样也是。但是,月有盈亏花有开谢。再见,是为了更好的相遇,我尽最大的努力,完成好每节课的教学,让他们去了解和认识除了书上的知识,让他们去见识更多的风景。我们在实践中成长,他们也在我们的帮助下茁壮成长。(通讯员 张鑫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40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