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归根结蒂|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电力赋能未来,擘画振兴蓝图”实践队圆满完成任务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作者:张政航 韩万乐 刘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认识新科技尤其是新能源技术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领航作用,7月31日,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气化+”科学精神实践团“电力赋能未来,擘画振兴蓝图”实践队一行赴湖北省天门市开展调研实践学习。

新时代下,乡村振兴需要找准自身优势合理地引入高端技术,及时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农村能源转型、农村配电网改造、渔光互补等新兴技术正在各地区进行试点研究。为此,我们队选择了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之一:湖北天门多祥镇,深入基层,结合专业知识,调查各项电力技术在一线的经济性、实用性。

第一站:通威沉湖光伏基地

8月1日上午,“电力赋能未来,擘画振兴蓝图”实践队随国网天门市供电公司工业园供电所副所长胡阳参观了通威沉湖光伏基地,深刻感受到了“新能源,新渔业,新农村”一体化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的强劲动力。

实践队员在沉湖光伏基地的田野间一边看着一望无际的“渔光一体”柔性支架,一边听胡所长的讲解。实践队员了解到,通威新能源以“光伏改变世界”为核心理念,整合渔业、光伏新能源资源优势,创新“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通威“渔光一体”,创新研发柔性支架系统,跨越复合土地利用的高“门槛”,打破柔性技术的困局,帮助业界实现更高效的土地复合利用,助力新农村建设。胡所长表示,“有农村能源革命这阵东风的‘加持’,我们村的人居环境越来越好,村民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作为新时代华中大电气青年,深入基层田野进行调研学习,不仅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到科技前沿技术与社会现实是如何结合的,也增强了我们让新能源技术为乡村振兴赋能的责任感。

8月1日下午,实践队走进国家电网所,了解了多祥镇在进行新能源革命中所取得成果。多祥镇29.89兆瓦的屋顶光伏、70兆瓦的渔光互补、20兆瓦的风力发电已进入建设阶段,区域生物质处理中心已在规划中,100.4兆瓦/200.4兆瓦时储能设备已安装完成(含台区构网型储能),以政府为主导的“乡村能源站”也已建成。墙壁上“建设‘三型三强’湖北新型电力系统”“全省新能源”的关键词让实践队队员感受到多祥镇电网人“绿色发展添动能”担当和决心。

第二站:“农村能源革命示范村”——陈洲村

农村能源革命是加快农村地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实现农村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2023年以来,天市以多祥镇能源革命建设为试点,并在该镇陈洲村打造首个“农村能源革命示范村”。8月2日,实践队队员深入陈洲村展开调研,切实感受居民生活在“能源革命”背景下翻天覆地的变化。

深入陈洲村,实践队队员看到在该村胜利公园,村民们在长约100米的光伏长廊休闲;村道两旁,10盏风光互补、23盏光伏路灯成为一道风景。在村头村尾,还有光储停车场。天仙公路旁,8.5MW渔光互补池塘、20MW分散式风电场正在建设中,将为该村提供源源不断的新能源电力。

公园旁的小卖部,是村民们通过能源革命踏入新生活的缩影。“屋顶光伏建成后,无噪音无辐射,屋顶光伏板能隔热防雨,还为我家带来了经济收入……”屋主人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其房顶安装的光伏板为她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如今村里已有其他居民陆续在自家屋顶上安装了光伏板,距离完成该村屋顶光伏全覆盖的计划指日可待。

扬起光伏之帆,乘着能源革命的东风,陈洲村的百姓们正驶出乡

村振兴的“天门路线”。实践队员们深切认识到,新能源革命不只是纸上的空谈,也不应在无边的理论中蒙尘,只有踏上征程,康庄大道方会显现。华科大电气学子要笃行不怠,在实践与探索中为电气事业挥洒热血和汗水。

第三站:天门市革命历史纪念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传承革命精神,根植家国情怀,实践队于8月5日赴湖北天门天门市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学习。

纪念馆前的纪念碑庄严肃穆,巍然屹立。碑身正面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碑身背面镌刻着毛主席“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题词。主馆通过多个展区,讲述了根系天门的14位开国将军简介与革命故事、天门发展变化文和图等内容,展示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及改革开放时期的革命历史文物、人物、史料等。

红旗迎风展,精神聚人心。实践队队员纷纷表示,要继承先烈遗志,牢记初心使命,昂扬青春斗志,肩负时代使命,挥洒自己的热血和汗水,为新中国的复兴铺就康庄大道。

总结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对全国广大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希冀新时代青年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通过此次湖北省天门市实践调研活动,实践队队员切实体会到了农村地区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怎样让新能源技术更好地为乡村振兴赋能,华中大电气青年还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41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在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守护美好家园。此次实践活动…… 邱飞扬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2024 年 7 月 18日,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赴夏阁镇开展星火课堂实践团满怀热忱与担当,在安徽省
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防患未然,“救”在身边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25日电(通讯员武城安)2024年7月18日,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赴夏阁镇开展星火课堂实践团满怀热忱与担当,在安徽省巢湖市夏阁镇中心小学开展安全…
2024 年 7 月 18 日,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赴夏阁镇开展星火课堂实践团满怀热忱与担当,开始了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27日电(通讯员彭立炜)2024年7月18日,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赴夏阁镇开展星火课堂实践团满怀热忱与担当,开始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深知乡土文化传承和乡村教育发展的重…
2024 年 7 月 23 日,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星火课堂实践团于安徽省巢湖市夏阁镇中心小学开展环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26日电(通讯员程鑫瑀)2024年7月23日,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星火课堂实践团于安徽省巢湖市夏阁镇中心小学开展环巢湖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乡土文化乃地方之瑰宝,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对增强小朋友…
推普入黄麓,普言话振兴
推普入黄麓,普言话振兴为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7月16日至22日·,巢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赴黄麓镇开展“语相连,心相同,推普助力乡村发展“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延安市乡村振兴调研暑期实践团
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调研纪实——走进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永乡镇随着夏日的热情高涨,信控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前往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永乡镇的征程,旨在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
续写文化脉络,承载乡村振兴力量 ——“大道之行·筑梦丝路”社会实践纪实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担负起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使命,“大道之行·筑梦丝路”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队于2024年8月1日抵达吐鲁番市,开启本次文化探索之路。对话交河故城,感受文化传承团队成员怀着对…
探索产业振兴新模式,浙农学子在行动 ——“大道之行·筑梦丝路”社会实践纪实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碎了”,在炎热的夏季,吐鲁番的葡萄迎来了丰收,为助力产业振兴,了解新型电商销售模式,“大道之行·筑梦丝路”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队于2024年7月30日来到了葡萄种植户吾买…
进门入户普政策,史馆学习见真知 ——“大道之行·筑梦丝路”社会实践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团队成员们表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勇于承担起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责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新时代主…
深入基层|华中科技大学“电力赋能未来,擘画振兴蓝图”暑假实践队前往多祥镇陈洲村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9日下午就新能源技术与我国的能源安全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
“乡”遇建桥,“践”守初心
“乡”约盛夏,遇“践”青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化学化工学院“幸福号”服务团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省高质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