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非遗寻梦踏黔行,文化薪火传万代

来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作者:人科学子在行动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共筑非遗传承新篇章,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灵启濯水,寻脉黔行”实践团于2024年7月15日至7月19日前往重庆市黔江区濯水古镇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开展实地考察,实践团成员们挖掘濯水古镇独特的文化魅力,为濯水镇的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为“灵启濯水,寻脉黔行”实践团到达黔江区濯水古镇红军渡大合照。邵梦阳 供图

后河唱响千年韵 聆听濯水人间情

“濯河水清又清,古镇石板街梆梆硬,濯水生意好得很,满街满巷生意人……”一段段优美的后河古戏独有的唱腔透过古镇的小巷,飘进了人们的心中。后河古戏是由湖北汉剧、湖南南戏与江西的昆山腔交融、创新后形成的。明朝的“赶蛮拓业”和清初的“湖广填川”期间,大批外地移民迁至濯水后,汉戏与南戏相撞并与昆山腔相融合,最终形成了濯水独有的后河古戏。

实践团成员通过采访后河古戏传承人徐余清老师,了解到濯水后河戏的历史演变、唱腔特色、走台动作,感受后河古戏的独特魅力。为了让实践团成员们更好地体会到后河古戏的魅力,徐余清老师传授了一些简单的后河古戏唱段和唱戏时的手势。她带领实践团队员唱起了“盛世华章开太平,濯水人民拍手称快,好气派……”。这不仅是对后河古戏的传承,更是对团队成员精神世界的一次洗礼,让实践团成员感受到后河古戏中传承的“真、善、美”。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让更多人来了解和传承后河古戏。

图为后河古戏传承人徐余清老师在濯水古镇戏楼亲自教授实践团成员们演唱一些简单的戏曲片段。邵梦阳 供图

图为后河古戏传承人徐余清老师、文化中心候老师与实践团成员合照。郑诗漫 供图

观石鸡坨陶艺 弘扬工匠精神

石鸡坨土陶的制作技艺作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之一,始于宋朝末年,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实践团前往濯水镇三门社区石鸡坨土陶生产地探索石鸡坨土陶发展过程和制作方式,感受石鸡坨文化魅力。在采访石鸡坨土陶技艺传承人刘沛良老师的过程中,他谈到,土陶制作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更需要一份坚守和热爱,要树立工匠精神,用严谨踏实的态度来要求自己。他在面对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复杂、人力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大以及濒临失传危机的难题时仍然一如既往的坚持。“三十多家土陶作坊相继倒闭,如果让流传千年的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在自己手中失传,那么就是对不起‘天理良心’。”刘沛良说道。怀匠心,践匠行,做匠人。实践团成员们在他的身上不仅学到了匠人精神,也更加坚定了继承与弘扬非遗文化文化的决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石鸡坨土陶传承人刘沛良老师进行采访。郑诗漫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认真观摩并学习石鸡坨土陶技艺。 郑诗漫 供图

黔行南溪吼号子,非遗薪火续传承

南溪号子在重庆市黔江区土家族人民中广为传唱,起始于唐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2006年,国务院批准南溪号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践团路经崎岖的山路,来到了黔江区鹅池镇南溪村,拜访了南溪号子国家级传承人杨正泽老师和市级传承人冯广香老师。

杨正泽老师为实践团成员们介绍了南溪号子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冯广香老师则为实践团成员们现场演绎了几首经典的南溪号子-打闹台、喇叭号、幺妹调。这几首经典的南溪号子里既有山野俚语展现土家人生产生活,又有涉及土家族民俗文化、爱情的号子,是当地人民喜爱的口头文学。那高亢激昂的腔调穿透了时空的阻隔,让在场的实践团成员们仿佛置身于往昔的劳动场景中,深切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淳朴与坚韧。

图为南溪号子国家级传承人杨正泽为实践团成员分享他自己与南溪号子的不解之缘。郑诗漫 供图

图为南溪号子市级传承人冯广香深情演唱南溪号子。郑诗漫 供图

寻根非遗文化,续写民族华章。“灵启濯水,寻脉黔行”实践团进行了一场探寻非遗文化根脉的旅程,在沉浸式体验后河古戏、石鸡坨土陶、南溪号子的过程中,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让文化的根脉在年轻一代中茁壮成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51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长才干,亲身田野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7月11日,山东理工大学“小阳光”暑期社会实践团赴菏泽单县周押口村走访调研,了解该村发展情况。经考察,村庄发展相对落后,…… 小x.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开展入户访谈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7月11日,山东理工大学“小阳光”暑期社会实践团赴菏泽单县周押口村走访调研,了解该村发展情况。经考察,村庄发展相对落后,…… 晓晓 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调研菏泽单县谢辛庄脱贫攻坚经验

为助力乡村振兴,调研菏泽单县谢辛庄脱贫攻坚经验。经过调研团访谈,总结调研终兴镇整合片区内10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土地联合社,将3.4万亩土地纳入共同规划。推动土地流转,在农村产权…… 小x. 查看全文 >>

红色教育基地参观

为学习红色文化,加强思想教育,积极开展专业服务。7月18日上午,“小阳光”暑期社会实践团与实践地谢辛庄村党支部成员共同参观单县湖西红色革命基地。此次参观红色基地,队员了解了早年…… 小x.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青衫学子三下乡:深入乡村调研,总结美丽蝶变

为增强乡村文化建设,开展乡村文化活动,培育农村文化氛围,7月13日,山东理工大学“小阳光”暑期社会实践团到实践地菏泽单县谢辛庄村宣传鼓动村民参与联欢晚会活动。实践团和村干部、村…… 小x. 查看全文 >>

山东学子三下乡:深入乡村调研,总结美丽蝶变

为增强乡村文化建设,开展乡村文化活动,培育农村文化氛围,7月13日,山东理工大学“小阳光”暑期社会实践团到实践地菏泽单县谢辛庄村宣传鼓动村民参与联欢晚会活动。实践团和村干部、村…… 小x. 查看全文 >>

三下乡:总结乡村振兴亮点

为助力乡村振兴,调研菏泽单县谢辛庄脱贫攻坚经验。经过调研团访谈,总结调研终兴镇整合片区内10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土地联合社,将3.4万亩土地纳入共同规划。推动土地流转,在农村产权…… 小x. 查看全文 >>

小阳光暑期实践团实践纪实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奠基石,为开展乡村观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7月7日至7月18日,山东理工大学“小阳光”暑期社会实践团赴…… 小x.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举办西部计划宣讲会

2025年4月22日,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成功举办了一场线上西部计划宣讲会。此次宣讲会由何佳威担任主讲人…

“定格生活中的化学”,一起探索生活中的乐趣

本文作者:杜欣朔姜兰翔近日,一场名为“定格生活中的化学”的主题活动于线上火热进行中,为同学们开展一场与众不同的化学探…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心暖宿舍 情系你我”故事分享会活动

为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加强室友间的情感联结,营造和谐友爱的宿舍氛围,4月24日,传媒技术学院平安社区管理中心于学苑…

传媒技术学院承办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为促进大学生在直播电商领域创业与就业,4月24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A401承办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解读恋爱信号 打造健康恋曲”阳光心理大讲堂活

为引导学生树立“平等、尊重、包容”的恋爱价值观,助力学生进一步提升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4月23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

最新发布

携手关怀,关爱老少助力乡村振兴
八月底的丰都,阳光正好。响应二十大精神,重庆人文科技学学院“青春实践筑梦行,守护童心伴孤独”实践团来到了丰都县双龙镇,展开了为期两天的“三下乡”志愿活动,把关爱与温暖送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活动…
袁家村街景与VR技术结合的研究
摘要随着虚拟现实(VR)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探索其应用潜力,尤其是在旅游和文化传承方面。袁家村作为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乡村,正面临着如何吸引更多游客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挑战。本…
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活动助力农村发展
近日,由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共有13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他们将深入农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农村地区带去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在启动仪式上,活动…
关爱零距离,夕阳伴我行
八月底的丰都,热情似火,为践行二十大精神,重庆人文科技学学院——“青春实践筑梦行,守护童心伴孤独”实践团来到丰都县双龙镇开展“三下乡”志愿活动,将关爱与温暖送到了敬老院的老人们的身边。文化下乡…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逸志拓荒新时代,砥砺奋进新青年”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3日至7月26日期间,在学院团委书记王嘉宇老师的亲自带领下,踏上了前往陕西省著名乡村振兴示…
党史学习教育——服务群众办实事,专业技能落实处
党史学习教育——服务群众办实事,专业技能落实处为响应党的号召,弘扬雷锋精神,西北大学信息学院“红心争优”团队于7月27日走进陕西省咸阳市西北二棉厂社区,开展了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
党史学习教育——红心争优团队深入西北二棉厂社区,共筑服务群众之桥
7月28日,西北大学信息学院的“红心争优”团队携手西北二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旨在响应党的号召、弘扬雷锋精神、服务群众的活动。团队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及老党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共同探讨…
走进赵梦桃纪念馆,传承红色精神与工匠文化
为深入贯彻三下乡活动精神,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教育和工匠精神的传承,近日,西北大学信息学院的“红心争优”团队,走进了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的赵梦桃纪念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文化与工匠精神的交流活…
【青春足迹·文化探寻】党史学习教育:走进咸阳文庙,触摸历史的脉搏
【青春足迹·文化探寻】党史学习教育:走进咸阳文庙,触摸历史的脉搏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夏季,我们一群怀揣着对传统文化深深敬意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的社会实践之旅。这一次,我们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
古韵悠悠传千古,非遗璀璨映今朝
七月初,西南财经大学绣梦巴蜀实践队在成都开展了为期七天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主题为“锦绣巴蜀,青春织梦”。此次实践活动的核心目的在于保护、传承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致力于实现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