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净海拾珍,生态未来 ——记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生物科学(师范)专业野外实习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魏慧

导言:当生物科学与浩瀚海洋相遇,一场充满惊喜与挑战的海滨野外实习之旅就此开启。为了让同学们亲身体验生物科学的魅力、巩固专业课知识、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亲身实践的经验,2024年9月18日至9月20日,我院2023级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同学们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于平潭三处地点开展了为期三天的野外实习活动。

DAY1 平潭先进村:徒步寻珍迹,踏浪觅生灵

9月18日,2023级生科同学们怀揣着对野外实习的期待,来到了实习第一站——平潭先进村。在这每一步都需要小心落脚的淤泥地里,同学们努力搜寻着生物的踪迹:手提红桶,或用铲子在泥土中翻找贝类,或执镊子将试图钻入泥中的小螃蟹夹起,在水流中徒手滩涂鱼……身上沾染的滩涂泥似乎也成为了胜利的勋章,与同学们挥洒的汗水一同为今日的实习填光增彩。

DAY2 平潭山歧澳:斑斓藏玉润,绚丽映霞红

9月19日,同学们来到平潭山岐澳,经过第一天的适应,大家更加投入地开始了第二天的实习。迎着海边的烈日骄阳,随着一阵又一阵的浪潮,同学们惊喜地发现了许多被海浪冲上岸的动物:寄居蟹背着各式花纹的螺壳在小水坑中游走,美丽的海葵在阳光下更显剔透,搁浅的鳐鱼引来同学们的围观……夕阳西下,落日勾起金色幻想,潮水上涌,哨声响起,生科学子凯旋而归。

DAY3 平潭大练岛:海蟹现礁石,水母引流连

9月20日,浩瀚无垠的水面与澄澈如洗的天空在遥远的地平线完美交融,同学们在美丽的大练岛迎来了野外实习的尾声。一道道身影小心翼翼地在海边湿滑的岩石之间穿行,时不时俯身,捡起藏在缝隙之中的藤壶、螃蟹……这一次,还出现了许多“新朋友”:河豚、银币水母……同学们认真做好观察记录。

时间一晃而过,天边染上金黄,同学们满载而归。相机记录下同学们灿烂的笑容,为期三日的野外实习在生科学子们的欢笑声中落下了帷幕。

番外篇:探自然奥秘,鉴生命神奇

实习归来的同学们对采集到的海洋生物进行鉴定。对照图谱,每一处细节都成了我们解密的关键。“招潮蟹鉴定主要是看大鳌的形状以及蟹壳的形状……”老师答疑解惑,让同学们了解了海洋生物鉴别的关键所在。“我们是在岩石缝中的小水滩中发现了这只银币水母,刚开始还以为是海洋垃圾……”同学们交流讨论,让现场画面在脑海中栩栩如生。

净海在行动艺术唤心声

在这次野外实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不止对海滨生物进行了探索,怀揣着“热爱环境”的生科人情怀,为保护海滨环境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生科学子们对散落在实习地的各类海洋垃圾进行了收集,并进行了主题为“大海予我珍宝,我还大海洁净”的艺术创作。

生科一班的学子们与大海做了一次特殊的“交换”,他们捡走海洋垃圾,用大海赠与他们的贝壳、螺类制作了纪念漂流瓶;生科二班的学子们则是“变废为宝”,利用海洋垃圾进行手工创作,制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呼吁更多人参与到保护海洋的行动中来。

本次野外实习是一次接触自然的盛宴,不仅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奥秘,更在心灵深处播下了对生命、对科学无尽的好奇与敬畏。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同学们还巩固了专业知识、培养了亲身实践的能力,相信这一段经历已成为全体生科学子难忘的回忆,为他们的求学生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59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聊城大学学子三下乡:探黄河滩区新篇章,筑高质量发展之梦

为深入探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特别是在黄河滩区迁建社区中的具体体现,2025年2月15日至2月23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河新颂·滩梦织辉”社会实践服务队踏上了…… 赵冰杰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学子三下乡:黄河润岸桑田茂,滩区逢春岁月甜

社区治理创新,迁建社区凝聚合力社区治理是黄河滩区迁建社区实现和谐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聊城大学“黄河新颂・滩梦织辉”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多个迁建社区后发现,各地正积极探索创新社…… 赵乐文 孔扬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学子:宣讲抗战事迹,弘扬革命情怀

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深入挖掘和传承抗战精神,增强社区居民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2月10日至22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抗战烽火・青年传承”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基层社区,…… 张琪悦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学子三下乡:探黄河迁建新途,系民生福祉情

迁建社区规划先行,科学布局引领发展在德州市齐河县,服务队深入考察了多个迁建社区的规划布局情况。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社区的规划方案与实施效果,成员们发现科学的社区规划对于提升居民…… 张琪悦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学子三下乡:览黄河迁建新貌,牵民众安居情怀

为了深入调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发展状况,探索黄河滩区迁建社区发展的新路径,1月2日至2月20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河新颂·滩梦织辉”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黄河滩区腹地,…… 张琪悦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寻非遗泥塑火种 燃文化传承之光”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让非遗泥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2月23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追遗·寻艺”滨州小分队于滨州市河南张村开…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弘扬沂蒙精神 凝聚社区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增强社区居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红韵志愿宣讲团于德州市市中街…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传承焦裕禄精神 聚力绿色发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焦裕禄精神,践行绿色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2月23日,聊城大学与环境学院2024级7班团支部在焦裕禄纪念馆开展了“传…

最新发布

深入农业发展机制,探索乡村振兴奥秘
野筑梦实践队队员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深切关注,踏入了黄河口大米示范种植园区。他们的目的明确而坚定——通过实地考察与学习,深入探索现代农业科技与地方特色产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挖掘黄河口大米种植背后…
激活“蓝色动能”,助力乡村振兴2
《意见》中,对大闸蟹产业的扶持政策涉及方方面面,如良种选育扶持、高标准产业基地建设扶持、科技人才扶持等。不仅如此,在垦利区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的政策引领下,垦利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牵头建设南美…
激活“蓝色动能”,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下乡村振兴新路径,8月14日,…
生物工程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实践团赴合成生物学企业实践调研
第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为深入了…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一、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知识改变命运,习惯成就自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有正确的方法与技巧。培根在《习惯论》中写到: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而对于刘鑫宇来说,她的成功很大部分…
共话百年奋斗,争做时代新人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信念如磐,一脉相承。回望百年,处处皆是奋斗身影,立足当下,争做时代新人。一阵下课铃声响起,我抬起头朝着教学楼走去,“这里就是张桂梅校长创办的华坪女高了”,我在心中默想,走进…
贵州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绘家访温暖画卷,悟青春成长担当
贵州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绘家访温暖画卷,悟青春成长担当金秋九月,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安全教育,精准了解学生成长需求,贵州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锦屏支队开展了秋季学期第一次家访工作。此次家访深…
瑞安国旗教育馆:传承红色精神,铸就民族自豪感
瑞安国旗教育馆:传承红色精神,铸就民族自豪感在瑞安市西山,矗立着一座充满历史与文化气息的建筑——国旗教育馆。作为全国首个数字化国旗互动空间,这里不仅展示了中国国旗的辉煌历程,更是传承红色精神、…
青春献礼,筑梦未来 贵州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思政教育进“大”“小”课堂
青春献礼,筑梦未来贵州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思政教育进“大”“小”课堂为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近日,锦屏县第四中学成功开展了一场以“青春献礼,筑梦…
海安花鼓,出彩理工
海安花鼓是江苏省南通市传统民间舞蹈之一。在明嘉靖年间,海安花鼓即在当地流传,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海安角斜镇地区花鼓活动仍然十分活跃。其传统的歌舞动作为十八把滚莲湘,杂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