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税”,从来如此,便对吗?
在现实中,很多材质、做工、款式相同的商品换成粉色或打上女士“专属”“专用”标签,往往售价更高。这也意味着,女性消费者在购买相同商品或服务时会比男性支出更多的费用。这就是“粉红税”,具体是指根据性别对产品和服务实行差别定价的行为。
1930年代,美国在起草消费税体系时提出“粉红税”的概念;1991年,美国经济学与法学家Lan Ayres提出粉红税(性别税)现象,发现白人女性购买同款新车的费用比男性高40%;2010年,法国新闻记者Maia Mazaurette计算出,女性在同一产品上的花费比男性多770欧元。
由此可见,基于性别的价格歧视现象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社会发展至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在中国的消费环境下,这种现象依然存在。
生而为人无罪,身为女性有“税”?
记者在购物平台发现,同一品牌,以阿迪达斯为例,分别搜索关键词“男鞋”“女鞋”所呈现的价格有所不同,“女鞋”标签下的产品平均价格要比“男鞋”下的均价高出100-200元。同一品牌下的此类价格差异现象还有很多,比如国产服装品牌“中国李宁”,在其官方店铺下分别搜索“男装”“女装”出现的产品价格依然存在不小的差异。从下图可以看出,女装界面右上角款式与男装界面左下角款式风格类似,但女款依然比男款贵出了10-20元。
(图为中国李宁官方店铺产品界面)
(图为阿迪达斯官方店铺产品界面)
针对该种现象,记者向广大女性消费群体展开了调查。女大学生小禾说,自己常常在游戏购物中遇到此类现象。以今年“520特别活动”王者荣耀官方售卖的皮肤为例,女英雄朵莉亚单独购买的价格是168元,而男英雄海诺只要88元。小禾对此见怪不怪,“官方从不解释皮肤的价格差异,可能是女英雄需要做得更好看吧,设计团队会投入更多精力”。另一位女性消费者小张则表示自己在购买鞋包服饰时遇到疑似“粉红税”的现象比较多,尤其是鞋。“有时候看中了一双鞋,点开购买界面就经常会发现自己常穿的36.5、37这些码数价格要比39、40这些贵好多,有时甚至是小几百的差异”。提起“粉红税”,小陆情绪比较激动,她对此颇有感触。“记得我们那一届高考结束后换手机,苹果系列刚好更到13,买的时候记得粉色壳子比其他的要贵”。
由此可见,“粉红税”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寄生”在女性钱包上。这种现象该如何被正确定义,为何会产生?值得关注。
假成本,真歧视
关于此类定价差异现象,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刘余认为,其本质上就是一种价格歧视,即对不同的人群收取不同的价格。至于为何会产生,他总结了两点原因。其一是女性的价格敏感度较低,也就是经济学上说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小。从这点来看,“粉红税”可能是个伪命题,因为当女性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对价格比较敏感时,从她们手里收取所谓“性别税”会变得比较难。其二是心理方面的因素。就像大众普遍认为婴儿应当使用更天然纯净优质的产品一样,即便生产遵循的都是国标,但这样的消费者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婴幼儿产品更贵。“粉红税”可能也存在类似的影响因素,女性喜欢好看的东西,注重外观,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情绪价值,这些心理给商家提供了机会以提高价格。
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会员王道静赞同性别偏好与物的设计存在必然联系这一观点。她认为,女性的“悦”与“阅”性更强,在进行女性产品的设计时也需要纳入更多的思考。但设计成本的高低是导致“粉红税”产生的根源吗?艺术设计学院大三学生小妤认为,设计是其中一部分原因但不会是主要原因。她告诉记者,如果一个设计落地只成为一件商品,其稀有性独特性会使其设计费高昂,产品成本自然就高,比如高定礼服;但如果设计落地成为大众普遍使用的商品,其设计费分摊后也不会是主要成本。
因此,“粉红税”在某种程度上是生产成本、宣传费用乃至情绪价值的加成品,但即使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其中也夹杂着女性价格低敏性等的性别歧视因素。女性消费群体被困“粉红税”陷阱已久,在社会女性主义思潮日益活跃的今天,女生们开始对“粉红税”说不,力图击破性别屏障。
不能只靠女性群体的发声
2022年5月26日,一条关于“粉红税”的科普视频在抖音上收获了24万点赞,ID名为“淦诗琪”的博主在其中提到,“女性一生可能要比男性多花68万元”,骇人的数字让观众在评论区议论纷纷,也让部分网友第一次认识到这一现象。
然而“粉红税”名词在社会普及范围的扩大并没有让情况有所好转。消费者小媛对此表示无奈。“首先我们无法左右商家的定价,而且也不知道他们在定价时参考了哪些因素”,她告诉记者,“就算真的想把这个价格差异跟他们掰扯清楚,我们消费者也是处于无知的弱势地位,所以根本改变不了什么”。因此,“粉红税”乱象的整治,断不能只靠女性的“较真”。
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蔡养军明确表示,在成本等因素一致的大前提下,基于性别的价格歧视是违反“男女平等”的宪法精神的,这是一大重要原则。所以,整治“粉红税”乱象离不开法律的规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必要措施,促进男女平等,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据该法律条款,同一品牌生产成本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利用女性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潜在拉高商品价格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关于“粉红税”维权行动,蔡养军提出了两大可行的解决途径。一为行政举报,规范价格主管部门对举报结果进行处理后可能对相关商家进行停业整顿并交给消费者一纸处置说明;二则是向法院提起诉讼。
2023年1月,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生徐佳林、张含宇等人组成“粉红税不队”就此议题参加“小城杯”公益之星创意诉讼大赛并在两次尝试后顺利立案,是一次成功的法学实践。对此,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李昭熠表示在进行维权活动前需要先对“粉红税”进行准确界定。首先,女性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是否考虑除品牌之外的性能因素如面料、成分等。若考虑,则需进一步厘清差价的来源。在此基础上,可根据产品责任纠纷和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两条思路进行诉讼维权。
填平“粉红税”陷阱任重道远
关于消费领域“粉红税”乱象的整治,刘余告诉记者,“怎么避免这个问题很难讲,首先就是多宣传吧,商品的标准没有那么多,更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要引导大家的心理预期”。他还补充道,提高女性的价格敏感度是条可行之路,但是在实施上却有一定难度。李昭熠认为,行业可以制定合理的统一标准,规定相关范围内产品的价格浮动区间,避免市场混乱的问题。但其目前只能是广大民众的期望,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制定这样的规则对于行业来讲也非易事。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刘敏楼将“粉红税”现象延伸至社会领域。她站在职业和收入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认为现代社会虽然在两性教育与健康方面的差异几乎消失,但是在职业女性肩负家庭劳务与社会生产双重责任的情况下,两性在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差异依旧巨大,如相同职位的收入、相同机会的升迁等方面的不平等。她认为这可以看成是社会意义上的一种“性别税”,需要相关政策的调整来促进性别平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62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