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楷”启木雕盛会 “刻”绘传承新篇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 作者:张欣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1月19日电(通讯员张欣)为进一步推动曲阜楷木雕刻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交流与创新发展,激发民众的传承热情,12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匠心承楷韵实践团在济宁市曲阜市举办了为期三周的曲阜楷木雕刻实践活动。

图为颜氏楷雕的第八代传承人颜德印为匠心承楷韵实践团成员讲解木雕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通讯员 张欣 供图

一、知来路,探寻楷雕起源

曲阜楷木雕刻文化历史悠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儒家文化内涵与地域特色。曲阜楷木雕刻起源于孔子弟子子贡守墓时种下楷木的传说,起初用于制作祭祀、纪念器物,历经岁月发展出独特风格。其材质质地坚韧、纹理细腻、色泽温润,运用圆雕、浮雕、镂空雕等多样技法,精雕细琢,注重人物表情、服饰纹理等细节,题材多围绕儒家文化,展现孔子及其弟子形象与经典故事。它意义非凡,是传承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将抽象思想具象化。作为曲阜地域文化的象征,承载了当地的历史、风俗文化与民众情感记忆,为研究传统雕刻与社会文化提供珍贵资料。

为更加充分地了解曲阜楷木雕刻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魅力,实践团成员们来到曲阜这片历史底蕴浓厚的土地上,开启了一段关于曲阜木雕的探寻之旅。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让更多群体了解到楷木雕刻这一非遗文化,激发了许多人对于学习和传承楷木雕刻的浓厚兴趣。

实践团成员们经过细致的讨论,制订了详细的实践计划,明确了实践的目标和方向。本次的实践目标主要是通过探访颜氏楷雕的第八代传承人颜徳印工匠,了解更多曲阜楷木雕刻背后的故事。同时通过系列文化推广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木雕文化,沉浸感悟跨越千年的非遗魅力。

二、感匠心,走访楷雕工匠

12月21日,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隆盛大观艺术馆,走访了颜氏楷雕的第八代传承人颜徳印工匠,深入探寻这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与传承密码。成员们一进门,便感受到了浓厚的艺术氛围。颜师傅热情地迎接众人,展柜之中陈列着的一件件精美的楷雕作品,瞬间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些作品题材丰富,有神态各异的孔子及弟子群像,也有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无不展现出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访问过程中,颜师傅回忆起自己与楷雕的渊源。自幼受家族熏陶,年少时便跟随长辈学习这门技艺,从最初的好奇,到后来的热爱与坚守,一路走来,满是对传承的责任与担当。谈及楷雕工艺,颜师傅兴致勃勃地分享道,楷雕选材极为讲究,必须选用木质坚韧、纹理细腻的楷木。雕刻时,需先精心设计构思,再运用圆雕、浮雕、镂空雕等多种技法,每一刀都饱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

在展示环节,颜师傅现场拿起刻刀,为大家演示了楷雕的关键步骤。只见他手法娴熟,刻刀在楷木上游走自如,木屑纷纷飘落,不一会儿,一个简单的线条雏形便清晰呈现。大家围在周围,目不转睛,不时发出阵阵赞叹。

随后,访问团队与颜师傅就楷雕传承现状展开深入交流。尽管这门技艺声名远扬,但也面临着后继无人、市场竞争等困境。颜师傅表示,希望通过与学校合作开展兴趣课程、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等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让楷雕技艺得以延续和发展。

此次曲阜楷雕传承人宅邸之行,不仅让实践团成员们近距离领略了楷雕艺术的魅力,更深刻感受到传承人的坚守与执着。

通过走访了曲阜知名的楷木雕刻工坊,实践团成员们与工匠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每一件楷木雕刻作品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楷木的雕刻过程十分复杂,从最初的设计构思,到用刻刀一点点雕琢成型,再到最后的打磨抛光,每一刀、每一划都需要全神贯注,容不得半点差错。一件精美的作品,往往需要花费匠人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这其中的耐心与毅力,让人敬佩不已。在与工坊负责人的交流中,成员们还了解到工坊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他们引入现代设计理念,开发出一系列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文创产品,如楷木书签、手机支架等,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三、展风采,举办文化活动

为了让更多人深入了解曲阜楷木雕刻,也为了让这门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团队成员们组织了文化讲座、木雕展览和线上宣传等一系列活动。讲座上,邀请了资深雕刻艺人和文化学者为大家讲解。雕刻艺人现场展示雕刻过程,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楷木雕刻的工艺要点。他结合现场展示的雕刻工具,详细介绍了不同刀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在雕刻过程中如何根据木材的纹理和质地进行操作。文化学者则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楷木雕刻与儒家文化的紧密联系。他通过讲述古代的文化典故和艺术审美观念,让听众深刻理解了楷木雕刻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讲座中设置的互动环节,听众们积极提问,现场气氛热烈。讲座结束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楷木雕刻展览。展览场地经过精心布置,一件件精美的楷木雕刻作品有序陈列。展览涵盖了多种题材和风格的作品,有展现儒家文化的经典场景,如“杏坛讲学”“周游列国”;也有充满生活气息的花鸟鱼虫、民俗风情。其中,一件以孔子为原型的圆雕作品尤为引人注目,孔子身着长袍,神态庄重,面部表情细腻入微,仿佛能让人感受到他的智慧与仁爱。还有一系列现代风格的作品,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展览期间,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他们在作品前驻足欣赏,拍照留念,对楷木雕刻的精湛技艺赞叹不已。

四、明使命,传承任重道远

通过这次曲阜楷木雕刻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收获颇丰。不仅系统地了解了楷木雕刻的历史渊源、工艺特点和文化内涵,更与手艺传人深入交流,感受到他们对这门技艺的坚守与热爱。实践团成员们也与楷木雕刻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希望为楷木雕刻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图为匠心承楷韵社会实践团队员走访隆盛大观艺术馆的合照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通讯员 张欣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0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紫色己巳团圆——团圆饭飘香,年味情更浓

紫色己巳团圆——团圆饭飘香,年味情更浓春节期间,千家万户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吃团圆饭成为众多家庭辞旧迎新的温馨时刻。大年三十晚上,在“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李嘉欣家…… 酒醉红衫处 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蓝色环保行动——共筑绿色家园

蓝色环保行动——共筑绿色家园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李嘉欣参加了一场以“保护环境,从点滴做起”为主题的环保公益活动,这次公益活动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和志愿者…… 酒醉红衫处 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绿色生态之旅——共赏四姑娘山之美

绿色生态之旅——共赏四姑娘山之美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李嘉欣踏上了四姑娘山的绿色生态之旅,在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尽情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四姑娘山位于…… 酒醉红衫处 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黄色安全宣传——手绘安全标语,共筑安全防线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黄色安全宣传——手绘安全标语,共筑安全防线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李嘉欣组织并参加了一场以“安全宣传,手绘安全标语”为主题的活动,此…… 酒醉红衫处 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橙色艺术体验——剪窗花写对联,传承民俗文化

橙色艺术体验——剪窗花写对联,传承民俗文化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李嘉欣参加了一场在家里开展的充满传统文化韵味的艺术体验活动,这场活动吸引了家里人的目光,…… 酒醉红衫处 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红色文化教育——参观烈士陵园活动

红色文化教育——参观烈士陵园活动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李嘉欣走进了位于市中心的烈士陵园,为那些为国家独立、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一…… 酒醉红衫处 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传递绿色环保理念,绿色环保手工课堂——“凌烟渺渺,甘泉霖霖”七彩假期

为了向小朋友们传递绿色环保的重要理念,7月10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凌烟渺渺,甘泉霖霖”七彩假期实践团,在库尔勒市新上海幼儿园为小朋友进了绿色环保手工课堂。本次活动旨在倡导绿…… 宋睿佳 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传递绿色环保理念,绿色环保手工课堂

为了向小朋友们传递绿色环保的重要理念,7月10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凌烟渺渺,甘泉霖霖”七彩假期实践团,在库尔勒市新上海幼儿园为小朋友进了绿色环保手工课堂。本次活动旨在倡导绿…… 宋睿佳 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紫色己巳团圆——团圆饭飘香,年味情更浓

紫色己巳团圆——团圆饭飘香,年味情更浓春节期间,千家万户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吃团圆饭成为众多家庭辞旧迎新的温馨时刻。…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蓝色环保行动——共筑绿色家园

蓝色环保行动——共筑绿色家园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李嘉欣参加了一场以“保护环境,从点滴做起”为主…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绿色生态之旅——共赏四姑娘山之美

绿色生态之旅——共赏四姑娘山之美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李嘉欣踏上了四姑娘山的绿色生态之旅,在这片…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黄色安全宣传——手绘安全标语,共筑安全防线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黄色安全宣传——手绘安全标语,共筑安全防线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李嘉欣组织…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橙色艺术体验——剪窗花写对联,传承民俗文化

橙色艺术体验——剪窗花写对联,传承民俗文化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李嘉欣参加了一场在家里开展的充满…

最新发布

新春进社区,喜迎幸福年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为更好的保障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丰富辖区内居民的假期生活,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寒假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16日至1月18日在山东省烟…
书香润曲园,践行志愿心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18日电为了打造书香曲园,保持图书馆整洁有序的阅读环境,方便学子读书借阅,同时提升校园图书馆美好风貌,2024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春筑梦,荣校报国”社会实践队,前往…
垃圾分类人人行,地球母亲不哭泣
垃圾分类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而在我国,习近平主席更是多次强调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政策,2025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冬日映暖阳,温情溢社区”实践队组织了一系列垃…
“绿”动曲园,“净”待华诞
中国青年网曲阜2月6日电为了营造整洁、优美、卫生的校园环境,提高同学们的校园环境卫生保护意识,打造良好舒适的学习环境,弘扬爱卫生、讲文明的新风尚,同时为曲阜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做准备,2025年1月19日,…
于楷木雕刻之间 寻非遗传承之光
于楷木雕刻之间寻非遗传承之光——曲阜楷木雕刻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在接触到这个实践课题之前,我对曲阜楷木雕刻艺术也是知之甚少。仅知道它是一门非遗文化,其他一概不知。然而在经过大量搜寻资料、小组讨论、…
溯源问道,传承创新
为庆祝曲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师德师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此,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走进坐落于济宁市曲阜师范大学的中国教师博物馆…
以问卷之力 展开楷木雕刻调研之旅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1月19日电(通讯员张欣)。为全面了解楷木雕刻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现状、认知程度、发展困境及其它相关信息,1月15日,匠心承楷韵实践团开展了关于曲阜楷木雕刻文化的前期问卷调查实践活动…
以文化之魂,铸创新之基
为探寻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激发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创新思考,2025年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来到了济宁市曲阜市孔子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了解儒家文化,助力中…
中国教师博物馆:师道传承的精神家园
中国教师博物馆,作为我国唯一以教师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承载着教育的厚重历史与崇高使命。博物馆以“民族文化记忆、教育历史遗产、教师精神家园”为定位,秉持着“面向全国的师德教育培训基地,面向…
曲园学子三下乡:支部领办强凝聚,村民合作谋振兴
共同富裕背景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为充分了解与探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运行机制,更好地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社联建筑梦兴村”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