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寻访襄阳棕叶扇传承人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项靓迪

“华夏文明千古悠,传承火炬未曾休。”1月15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加强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精神,曲阜师范大学“青风寻古韵,明月觅新章”社会实践队踏上征程,远赴湖北襄阳 。实践队队员们积极行动,与当地非遗传承人展开深度对话,挖掘背后的文化故事,以实际行动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此次实践活动聚焦湖北襄阳的独特文化资源,队员们将笔触与镜头对准那些坚守传统技艺的非遗传承者,力求通过记录与传播,让更多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在襄阳北街,每逢阳光普照,总能目睹一位长者安详地坐在公园长椅之上,手中执着棕榈叶,聚精会神地进行着他的手工创作。随着时光的推移,在他精湛技艺的雕琢下,那些棕榈叶蜕变为一把把精致的扇子。这位长者,正是何兴德同志,一位身兼数职、成就非凡的传奇人物。他不仅是经历过硝烟战火的老战士,还是忠诚不渝的老党员,更是一位技艺卓绝的民间艺术家。何兴德同志的生平事迹及其所制作的扇子一般,都深深地烙印着历史的印记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他的事迹在襄阳地区广泛传颂,并通过《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平台的报道,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这位杰出的老人及其卓越的艺术成就。

何兴德先生于1955年诞生于襄阳保康。在其12岁之际,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他开始接触棕叶扇编织工艺,并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至18岁,他毅然加入军队,致力于保卫国家,期间长达42年未曾再次涉足棕叶扇的编织工作。直至步入花甲之年,出于对传统技艺传承的强烈责任感,他重新拾起童年时期的手艺。实践队的队员们在得知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事迹后,特地前往湖北省襄阳市进行深入考察,并经过多次的细致询问,最终成功寻访到了何兴德先生。

在与实践队队员的交流中,何先生深情地讲述着自己与棕叶扇的不解之缘,以及他对传统技艺传承的执着与坚守。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棕叶扇这一传统工艺品,让这一技艺得以薪火相传。实践队的队员们被何先生的精神深深打动,他们纷纷表示,将把这次采访的经历与所见所闻记录下来,通过更多的渠道与平台,向更多的人展示棕叶扇的魅力与何先生的艺术成就,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何先生的带领下,实践队的成员们学习了棕叶扇的制作工艺。面对队员们对制作过程细节的好奇,何先生拿起一把扇子,认真地解释道:“棕叶扇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首先,新鲜的棕叶必须煮沸七八分钟,然后经过三次彻底的晾晒,接着用热水处理,以确保棕叶的柔韧度,从而在编织时减少断裂的风险。即便如此,一天也只能完成三四把扇子的制作。”何兴德制作的棕叶扇以其精美的设计、耐用性、环保属性以及缓解风湿的功效而闻名,深受游客青睐。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技艺,何兴德已经培养了二十多名弟子。尽管如此,技艺的传承仍然面临重重挑战。他强调,学习编织棕叶扇必须具备“三得”——“坐得、等得、受得”。从棕叶的初步处理到最终成品的完成,每一步都需要长时间的耐心和细致,不能急于求成,还要有解决各种问题的毅力。但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能够静心学习并精通这门手艺的人却越来越稀少。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何兴德依旧坚守在襄阳北街,日复一日地编织着棕叶扇。他不仅是在制作扇子,更是在坚守一份对传统技艺的执着。他期望社会能给予传统手艺更多关注,也希望年轻一代能对这些老祖宗留下的技艺产生兴趣,让棕叶扇编织技艺得以代代相传,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实践队队员也会通过这次实践,将棕叶扇这门非遗传统手艺发扬光大,使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他们相信,通过这样的努力,可以激发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再被遗忘,而是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财富,继续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0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心向母校传薪火,行于社会谱华章

为增进广大学生对曲阜师范大学的了解,推广曲阜师范大学的犁牛之子精神,即对出身和自我价值的思考,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春筑梦,荣校报国”实践队队员在1月27日,前往周边社区…… 倪硕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以爱育爱,让爱出发

教育根植于爱的土壤,它孕育了希望的种子,回望爱与被爱的点点滴滴,它们汇聚成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为点亮同学们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助力青年学子“受教育…… 倪硕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以书之名,让爱出发

中国青年网枣庄1月20日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备受关注,为了帮助失足青少年改过自新、重塑人生,启铭学校在矫正教育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要真正实现…… 倪硕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挥毫写福字,墨香贺新年

中国青年网枣庄1月23日电福字在风中飘舞,每一笔都写满了希望与期盼,正值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社会关爱,营造喜庆祥和的新年氛围,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 倪硕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追寻历史遗迹,探索传统文脉

追寻历史遗迹,探索传统文脉中国青年网枣庄1月22日电枣庄市博物馆,宛如一颗镶嵌在鲁南大地上的璀璨明珠,散发着历史的幽光和文化的馨香。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历…… 倪硕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执手朝阳,牵梦远航

中国青年网枣庄1月20日电春节将至,为点亮同学们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助力青年学子“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促进教育友好交流,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春筑梦,荣校…… 倪硕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讲好曲园故事,书写崭新篇章

中国青年网枣庄1月18日电一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教育使命的高等学府——曲阜师范大学,坐落于孔孟之乡,于这片土壤中生根发芽,汲取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曲园学子。为…… 倪硕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色薪火映初心:浙财青年实践团接力书写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答卷

当历史的硝烟散去,英雄的勋章却永远闪耀在岁月深处。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致敬参战老兵…

新野农途:探寻联农带农新路径 ——河南工大经贸学子聚焦田广华农场与赵岗

2025年1月14日,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学生团队深入新野县,对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情况展开调研,旨在挖掘发展…

2411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 国家安全 青春挺鹰

(通讯员祝美佳)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外国语…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实践进行时,扬青春风采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为更一步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说会跑、能拍会写的硬…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深入三坊七巷,感受古韵悠长

2024年7月3日,在炎炎夏日见证下,人工智能学院‘感古韵悠长’三下乡实践团来到福州三坊七巷中,以‘沿着总书记的福建足迹’为…

最新发布

街舞小品笑料多,社区生活色彩亮
青春助力文明行志愿服务队来到曲阜市御景湾社区,为社区居民展示了多种剪纸技艺,包括折叠剪纸和阴阳刻剪纸等,赢得了广泛赞誉。在教学环节,队员还特别强调了折叠剪纸中的六角折叠技巧,采用逐步引导、耐心…
曲园学子走进济南解放纪念馆,传承红色精神
曲园学子走进济南解放纪念馆,传承红色精神在泉城济南,有一处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闪耀着红色光辉的地方——济南解放纪念馆。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殿堂。近日,大学生们走进济南…
“青”力奉献,温暖社区
在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岁寒服务至,情暖社区宁”走进龙桥街道朝阳社区,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区服务之旅。社区温情守护,银发乐享晚年实践队员们组织了“爱心陪伴”活动,与居民进行协商,…
“寻迹国安路 吾辈再长征” 社会实践队队员 王凯
寒假期间,“寻迹国安路,吾辈再长征”社会实践队的队员王凯前往烟台杨子荣革命纪念馆参观,追随先烈足迹,感悟先烈精神。活动前期,王凯与杨子荣革命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向工作人员说明了实践活动的…
古韵今风相辉映,珐琅非遗焕新彩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4日电(通讯员孙乐雨)在数字化席卷浪潮之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1月1日至2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凤彩珐琅实践队旨在让非遗真正发…
沉浸珐琅文化,品味艺术精髓
中国青年网烟台1月13日电(通讯员吴俊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活动切实把中国传统文化同当代社会发展潮流相结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出新活力。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书香满园 志愿同行
在全民阅读的时代浪潮中,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启迪智慧的重要使命。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寻杏坛校史韵,传阙里万古光”实践队,于2025年1月10日至1月15日,团队成员以分散实践的形式…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文化古韵延千里,二七精神传万家
二七纪念塔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是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象征。同时,“二七精神”作为红色基因,为古都郑州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记,与黄河红色文化紧密相连,共同传承着红色…
情暖敬老院,冬日爱飞扬
在这个并不算寒冷的冬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的一群曲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寒假期间集结起来,一起走进了当地的敬老院,开展了一场温馨感人的慰问活动,为老人们送去了冬日里的温暖与关爱。此次活动不…
山东大学生走入鲁源新村,探索文化赋能蝶变之路
曾经的鲁源村,地理位置偏远、自然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而如今,这个昔日的偏远小山村,借助丰富文化底蕴,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别墅村”。为了探索鲁源新村蝶变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