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山东省博物馆——寻迹鲁博探古韵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冯天然

为深入探寻与亲身体悟齐鲁文化的博大精深,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春寻古韵,文化薪火传”社会实践队,于1月15日踏入山东博物馆。在馆内,专业讲解员为队员们详细阐释了齐鲁大地各类文化瑰宝的起源、发展脉络及其独特之处,内容涵盖历史文物、民俗文化等多个领域。通过讲解,队员们对齐鲁文化的历史演进有了更为清晰透彻的认知。此次实践活动意义非凡,它成功唤醒了古老齐鲁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蓬勃生机,让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大众生活,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青春力量。

探寻历史底蕴,广传齐鲁风尚

踏入博物馆,宏伟而庄重的建筑风格令人心生敬畏。馆内丰富的馆藏文物,从远古时期的石器陶器,到商周的青铜器,从秦汉的竹简画像,到唐宋的书画瓷器,再到明清的精美工艺品,每一件文物都静静地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展现着不同历史时期山东地区的社会风貌、经济发展与文化特色。

而在青铜器展厅,那些造型古朴、纹饰精美的青铜器,见证了夏、商、周时期高超的青铜铸造技艺。它们或庄重威严,或灵动精巧,每一件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凝视着这些青铜器,仿佛能够穿越时空,看到古代先人们在祭祀、宴飨等场合中使用它们的场景,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礼仪制度与社会秩序。

品鉴中华之美,赓续文化血脉

走过历史的长廊,来到书画展厅,仿佛步入了一个笔墨丹青的世界。一幅幅精美的画作,或细腻婉约,或豪放洒脱,展现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在这里,同学们领略到了不同画家的风格与情感表达,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在艺术领域的博大精深。

“齐鲁翰墨”书画展,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文化长卷,展示了齐鲁大地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从古代名家的经典之作到近代大师的创新笔墨,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艺术家们的情感与智慧。在展览中,队员们可以看到工笔画细腻入微的笔触,将花鸟鱼虫描绘得栩栩如生;写意画则以简洁而富有神韵的笔墨,传达出山水之间的意境与情感。书法作品更是风格各异,或端庄秀丽,或豪放洒脱,展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队员们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不仅领略到了书画艺术的精湛技艺,更深入体会到了中华文化对意境、神韵的独特审美追求。

探文化传承路,商交流传承策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与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了一场深入的交流研讨会。博物馆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馆内文物保护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工作人员需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从文物的修复、保存环境的控制到数字化保护等方面,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环境的变化,文物保护工作依旧面临诸多困难,如文物老化、修复技术瓶颈等问题。在文化传承与传播方面,工作人员分享了博物馆举办的各类教育活动、文化讲座以及线上展览等经验。尽管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众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度,但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尤其是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次交流研讨会,不仅是知识与经验的分享,更是思维的碰撞与创新的激发。双方都深刻认识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不断创新与探索,才能让古老的历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此次山东博物馆实践,实践队队员在文物与展览中,如身临其境般窥探到历史的万象,品味了中华文化的浩渺无垠。未来,实践队将带着这份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与责任,持续关注文化传承与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1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探寻方言之韵,传承文化之魂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探求方言应用领域逐渐减少及方言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等方言问题的原因,唤醒大众对中国语言资源的维护和保护意识,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问卷探鲁锦,助力文化传承
鲁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深入了解公众对鲁锦的认知程度,为鲁锦这一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2025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鲁韵锦途实践队进行了线上调查问卷的制作。在正式开始问卷…
曲园学子探秘博物馆,开启知识与文化之旅
为深入探索自然科学知识,提升综合素养,助力博物馆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方面开辟新路径,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成员于1月16日下午奔赴山东省天宇自然博物馆,…
大学生返家乡实践活动:用青春助力乡村振兴
《大学生返家乡实践活动:用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导语近日,随着寒假的到来,各地大学生纷纷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返家乡实践活动。所以,身为一名大学生的我通过在村委会的志愿服务,不仅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了…
曲园学子三下乡:爱心传递,温暖童心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守护。为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曲师大社会实践队队员于1月13日走进校园,为唐庙镇小学的孩子们进行授课,讲述五星红…
走进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加强文化自信
淄博,这座拥有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城市,孕育了独具特色的陶瓷琉璃文化。淄博陶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后李文化,距今已有约一万年的历史。淄博的陶瓷产业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恢…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厚道荆门行温暖回家路
2025年1月15日晚19点,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湖北省荆门市荆门西站参与了“温暖回家路”实践活动。该地铁站是荆门第一座高铁站,它不仅是荆门交通网络中的重要枢纽,…
走进潍坊风筝博物馆——领略风筝文化魅力
为深入探究与亲身体验了解风筝文化的深厚内涵,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春寻古韵,文化薪火传”社会实践队于1月15日走进山东省潍坊市风筝博物馆领略风筝文化的魅力,通过专业的风筝制作艺人现场讲解风筝…
探秘非遗之旅:曲园学子聚焦短穗花鼓奥秘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基因与精神内核。它是我们先辈智慧的结晶,以独特的方式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宛如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我们与先辈、与历史紧密相连。近日,为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
守护非遗瑰宝,赓续文化根脉
非遗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瑰宝,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曲阜师范大学“梦栖山野踏梦追风”实践队为探索非遗文化在乡村校本课程中的在地化开发策略,以期促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