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是一颗特殊的种子,链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民族记忆与文化传承。此次寒假实践活动,我们将在莆田,这座文化底蕴丰富的城市,寻找属于莆田的独特非遗文化。
2025年1月18日,“非遗承扬,岁谱华章”实践队在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随同李老师一起走进莆田市博物馆,追寻莆田民俗与非遗文化。
(图为实践队与第二实验小学学生于博物馆内合影 郑菲婷供图)
第一篇章 传统民俗美食—红团
(图为莆田市博物馆内展览红团模型郑菲婷供图)
红团在莆田的制作可谓历史悠久:
吴自牧《梦粱录》“除夜”条下有澄沙团,归入“市食”类;“夜市”条有澄沙团子,十色沙团;“诸色杂货”条有沙团,归入“沿街叫卖小儿诸般食件”“分茶酒店”下有麝香豆沙团子,归入干果类。《西湖老人繁胜录·食店》有澄沙团子。
以上的宋代笔记资料说明在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浦江(在今浙江省金华以北)一带,“沙团”(即澄沙团子)是饼饵类市食点心,在食店或市场上卖,或沿街叫卖。
同指导老师介绍红团时,实践队便开始对红团独特的外形产生好奇。这红团,有的形状如月饼般圆润表面印着花印或是“喜”字,而有些状如老龟。莆田红团颜色鲜红,这种红色源自天然食用色素,在当地文化里是祥瑞与喜庆的象征。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家中制作红团图片 黄书婷供图)
红团的制作过程:
红团通常以绿豆或糯米加糖和之为馅,以糯米粉掺些面粉,掺入红色之物,加水揉制成皮,皮馅包成圆团后,放入红团印模中压印成形后,下垫鸡蕉叶,置于蒸笼之中蒸熟即成。
莆田红团以形圆、色红、馅甜的形态特征,寓意团团圆圆、红红火火、甜甜蜜蜜。因此,从做红团这天起,过年的气氛便开始浓厚起来。
在莆田民间,红团不仅是一种品位极高的供品,也是馈赠的礼品。如婚、嫁、喜庆等,贺喜的亲戚朋友离开时,都要馈赠红团一双或二双,以示感谢,受礼者亦视此为吉物。
第二篇章“宋曲遗响,南戏一支”—莆仙戏
在此篇章,实践队走访了莆田元妙观三清殿、莆田博物馆,探寻莆田戏曲非遗文化根脉——莆仙戏。
(图为三清殿中拍摄郑菲婷供图)
莆仙戏,2006年5月2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是中国现存最古老剧种之一,作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以独特的莆仙方言演唱至今仍保留着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上各时期大量的音乐元素古老剧目以及表演形式拥有独特的唱腔、动作、脸谱等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形态的活化石。
(图为经典莆仙戏曲《踏伞行》 黄书婷供图)
莆仙戏曲《踏伞行》荣获第十七届文化奖获奖剧目,第三十五届田汉戏剧奖,百年百部舞台艺术精品。2023年,由梅花奖获得者黄艳艳领衔,《踏伞行》走上了2023年全国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于莆田博物馆中,实践队走访参观非遗莆仙戏的特色脸谱,演唱道具,莆仙戏曲牌与特色乐器。 且其有着丰富的内涵、制作的精巧和独特的美感与悠久的历史渊源。
(图摄于莆田博物馆郑菲婷供图)
(图为指导老师同成员共同分享关于莆仙戏认识郑菲婷供图)
在三清殿中,得以近距离感受莆仙戏的魅力,通过手绘脸谱,近距离观察莆仙戏曲演员所使用的服装道具,在这样的氛围下,实践成员们似乎能看见戏曲演员坐在梳妆台前感受戏曲演员绘妆时的一神一色,看得见在幕布后无数次练功,也更看得见历史文化血脉传承。
。
(图均摄于三清殿郑菲婷供图)
非遗的传承并不是少数人完成即可,需要每个人的力量。看到了莆仙戏历经风霜雪月才走到大众面前,不禁有些感慨。而对如今新一代来说,莆仙戏曲离现代化生活更加遥远了。从前,在鞭炮齐鸣声中,小孩跟着大人搬着小板凳去戏台听戏曲,即便是听不懂,也能记得台上刀光剑影,那群人舞动身姿,唱腔分明。而如今,那群搬着板凳的小孩已经成为翩翩少年郎,多少人不再能看见莆仙戏,而下一代搬着板凳的小孩却低着头沉迷于网络世界。
如今传统的莆仙戏曲文化并不似从前那般受欢迎,是文化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吗?不禁思考起这个问题来。在现代社会中,莆仙戏是否还有向下一代普及的必要,而再这样的环境下,莆仙戏文化又还能撑几年呢?
但,能看到很多人在行动。三清殿向我们展示了莆仙戏幕后的故事,也开设了体验教育,欢迎各大团队前去体验莆仙戏妆容,学习莆仙戏曲,做一回台上的人。
中国的非遗有着独特的魅力,总是让你一看就能想起惬意的时光,团圆的温暖,这便是传承的意义。青年一代将肩负起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责任,贡献农林大学子的青春力量,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熠熠生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2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