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观六尺风范,鉴礼让之风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作者:胡靖怡

观六尺风范,鉴礼让之风中国青年网六安1月20日电(通讯员 胡靖怡)“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在安徽省桐城市市区,有一条长约百余米、宽仅两米的窄巷——六尺巷。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红色文化实践队来到了安徽省桐城市的著名历史文化景点——六尺巷,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探寻活动,旨在感受传统美德的魅力,汲取其中的精神养分。 六尺巷,这条充满韵味的古老小巷,静静地诉说着清朝康熙年间的一段佳话。据悉当时,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其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争执,互不相让。张英收到家书后,回诗一首:“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这段故事不仅彰显了张英的豁达胸怀,更成为了邻里和睦、相互礼让的典范,流传至今。图为实践人员与六尺巷铭牌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胡靖怡供图

实践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抵达六尺巷,漫步其中。脚下的青石板路古朴厚重,仿佛在默默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和这段千古佳话。巷口的牌坊巍峨耸立,上面刻着“礼让”二字,刚劲有力,吸引着众人纷纷驻足拍照留念。实践队员们认真聆听着导游对六尺巷历史典故的详细讲解,时而低声交流,时而发出由衷的赞叹。 图为六尺巷“礼让”牌坊。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胡靖怡供图。实践队员还一同参观了巷内的“懿德流芳”景点以及张廷玉的生平事迹展览。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详实的文献资料,深入了解了张廷玉的为官之道和为人处世的智慧。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讲到:“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时代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思路。从当地法庭运用六尺巷典故劝导人,到逐步提炼“听、辩、劝、借、让、和”六字法的“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再到全市将“和”“让”精神扩展至基层治理领域、形成“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 2023年,“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六尺巷文化的传承与庚续,更是六尺巷文化的转化与发展。许多成员表示,这次参观让他们对“礼让”这一传统美德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为张廷玉生平介绍。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胡靖怡供图。此次实践活动的六尺巷之行,不仅是一次对历史文化的探寻,更是一次对心灵的洗礼。实践队员表示,将把在六尺巷中感受学习到的“礼让”精神带回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以更加包容、谦逊的态度对待他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礼让”之风吹遍每一个角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3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经管学院开展新生破冰活动

为增进大一新生之间的了解,加强新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强化团体意识,淮阴师范学院交通路校区经管学院于2020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开展了新生破冰行动。经管学院全体…… 王怡惠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春至期垤,筑梦起航
1月20日,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赴云南支教队伍——“红耀滇南”队迎来了第二天的支教活动。第一小组的支教队员继续在红河县期垤村开展教学,在“期垤暖冬公益课堂”上为孩子们传播知识和温暖。上午8点半,支教…
以爱搭桥,助老年人跨越数字天堑实践感悟
(通讯员:姜泽阳)在当今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智能科技的光芒照亮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却在不经意间在老年人的世界投下了一片阴影,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怀揣着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担当…
星芒齐聚家乡地,普法劲吹法治风
星芒齐聚家乡地,普法劲吹法治风为响应第二届“送法到万家”普法宣讲活动以及建设法治中国的号召,1月20日,攸县火车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在这样熙攘的场景中,司法局携手由湖南几所不同高校学生组成的普法…
安徽工业大学青梧成韵团队基于“四维度四主体”提升大学新生适应能力调查研究
寒假期间,安徽工业大学青梧成韵团队继续深入开展了以“新”生璀璨,“适”在必行——基于“四维度四主体”提升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调查研究。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大学新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人际和心理…
暖“数”相伴: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老人教授手机实用知识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姜泽阳摄图为实践团成员带领老人亲身实践所授知识大学生网报通讯员王溪溪摄(通讯员姜泽阳)在当今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技术如同一把双刃剑,为…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杏坛薪火,口耳相传
为了开拓学生的眼界,增强对大学及相关专业的了解,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星火传递‌,启航未来”实践队于2025年1月19日在阳信县第一中学成功开展了返校宣讲活动。在宣讲之前,队员…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青春杨帆,绝不“毒”行
青春杨帆,绝不“毒”行作者:郭翊模2025年1月19日下午,为深入调研禁毒宣传工作的现状与成效,加强毒品预防教育的力度,湘潭大学化工学院的三位同学来到衡阳市第八中学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问卷调查…
急救科普传温暖,乡村支教筑未来
对我和山东大学(威海)学生小树林支教调研团沂萌队的伙伴们而言,这是无比充实且意义非凡的一天。响应国家推动乡村教育振兴、加强乡村儿童安全教育的号召,我们来到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吴家楼子村,开展了一…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子回乡看齐鲁:中医情志护理助力基层养老
大学生网报1月20日电(通讯员高琮皓)为深刻落实中医药振兴发展战略,团队致力于将中医情志护理与基层养老服务结合,1月10日,山东中医药大学温暖民心服务团赶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蔚蓝至善家园开展调研服…
讲好曲园故事,弘扬曲园精神
在时光长河中,母校宛如一座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沉淀着知识的厚重,珍藏着青春的梦想。为了宣传母校,增强人们对母校的认识,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春筑梦,荣校报国”的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