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探寻乡音,感悟传承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张景源

(通讯员:张景源)在岁月的洪流中,普通话宛如一座坚固的桥梁,横跨地域的沟壑,连接起五湖四海的人们。它不仅是现代社会高效沟通的工具,更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象征。然而,在普通话大力推广的进程中,各地方言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其传承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为深入了解普通话普及现状以及方言的存续情况,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言启星芒实践队”奔赴山东、河南等地,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有幸投身其中,在这段充实的实践旅程里,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深刻的感悟。

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其推广普及工作成效显著。我们走进学校,看到普通话教学在课堂上开展得如火如荼。标准的发音、规范的语法,老师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从小就掌握了这门通用语言,为他们未来融入更广阔的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校园里,孩子们用流利的普通话交流,探讨学习心得、分享生活趣事,普通话成为他们沟通的主要工具。

当我们踏入企业,同样感受到普通话的重要性。无论是商务洽谈、项目合作,还是日常的工作交流,清晰准确的普通话表达,确保了信息的高效传递,避免了因语言不通造成的误解,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职场人士们熟练运用普通话进行沟通,展现出专业素养与职业精神。

在公共场所,如车站、商场、医院等地,普通话的标识、广播随处可见、可闻。这不仅方便了南来北往的旅客、顾客,也营造了一个和谐有序的交流环境。大家凭借普通话,能够顺利地获取信息、解决问题,享受公共服务带来的便利。

然而,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方言的使用场景逐渐减少。在城市里,年轻一代大多以普通话交流为主,方言的表达能力明显弱化。很多孩子甚至只会简单的方言词汇,难以用方言进行完整、流畅的对话。

在与不同年龄段的人交流中,这种差异尤为明显。老一辈人对方言有着深厚的情感,方言承载着他们的童年记忆、家乡情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使用方言,邻里之间用方言唠家常,亲切自然。但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普通话在学习、工作和社交中占据主导地位,方言更多地成为一种偶尔提及的“家乡话”,而非日常交流的首选。

这让我意识到,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正面临着传承的困境。每一种方言都蕴含着当地独特的历史、民俗、艺术等信息,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一旦方言失传,这些珍贵的文化记忆也将随之消逝。

但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了方言传承的希望之光。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开始重视方言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通过举办方言文化节、开设方言兴趣班、录制方言故事等方式,唤起人们对方言的关注和热爱。在学校里,也有老师尝试将方言融入校本课程,让孩子们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了解家乡方言的魅力。

回顾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普通话推广与方言传承并非相互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普通话的普及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交流工具,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方言的传承则有助于保护地域文化的多样性,留住人们的乡愁记忆。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继续关注普通话的推广和方言的传承工作。一方面,积极推广普通话,让更多人受益于这一通用语言;另一方面,努力学习和传承家乡方言,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的人,让方言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我对普通话和方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让我在与不同人群的交流中,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普通话的推广之路将越走越宽,方言的传承之树也将枝繁叶茂,共同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审核:韩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4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承前启后,发展好新时代的雷锋城

承前启后,发展好新时代的雷锋城8月9号上午,风清气朗,河南工业大学“雷锋青年队志愿组”一行三人来到了我国首个获批的“雷锋城”——邓州。邓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全球邓氏的发…… 赵金刚 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承前启后,建好新时代的雷锋城

前启后,建好新时代的雷锋城8月9号上午,风清气朗,河南工业大学“雷锋青年队志愿组”一行三人来到了我国首个获批的“雷锋城”——邓州。邓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全球邓氏的发源地…… 赵金刚 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以关怀为介,护生命飞扬 ——人文学院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生命守门员”培训

3月30日晚,人文学院组织2024级宿舍长、各班心理保健员参加“生命守门员——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培训。本次培训由应用心理…

千年伬韵传,非遗焕新声 ——人文学院主办《漫谈福州伬艺发展历史与创作要

4月1日下午,《漫谈福州伬艺发展历史与创作要素》讲座于旗山校区东3-407举行,福建省曲艺家协会理事、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赴厦门开展专题调研交流

3月27日,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吴慧娟教授一行6人赴厦门开展专题调研交流。此次调研,先后走访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及厦…

最新发布

探寻家乡非遗之光,点亮文化传承火把
“城,所以盛民也。”每座城市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底蕴,而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其中熠熠生辉的明珠。寒假期间,一群来自[大学名称]的大学生组成了“非遗探寻队”,深入家乡的大街小巷、村落…
用标准普通话,书锦绣中华章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用标准普通话,书锦绣中华章(通讯员:高宇航)在时光的长河里,普通话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于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在济宁、威海等多地开展社会实践。我有幸踏上…
走进总工会,了解现民情
响应社会号召,争做时代青年。2025年1月17日,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条件下,实践队员有幸走进了绥棱县的总工会,即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了解民情,进一步拓展认识,了解社会。当天下午,通过工会人员的提前联络…
曲园学子下基层,为老人们普及网络安全知识
1月17日,曲园学子为响应团省委“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六个一”工作安排,远赴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开展社区实践活动。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儒风摆渡人”实践团队员走进羊新社区,为该社区群众讲…
品味长治文化底蕴,实践团开启溯源征程
中国青年网长治1月16日电为深入挖掘长治这座兵家必争之地的文化内涵,学习上党地区的历史沿革,传承和发扬这座城的文化底蕴,曲阜师范大学“燃非遗薪火,延千年火种”实践团长治分队围绕长治博物馆,于1月16日…
传递普语之声,共筑社区同心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传递普语之声,共筑社区同心(通讯员:高宇航)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言启星芒”实践队在1月14日展开了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开始前,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言启星芒”实践队负责人…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探寻语言脉络,共筑文化桥梁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探寻语言脉络,共筑文化桥梁(通讯员:张景源)在当今社会,语言作为交流的基石与文化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普通话的推广普及,让天南海北的人们得以顺畅沟通;而方言,承载着…
走进常德丝弦,感受非遗魅力
为了深入探索常德丝弦的魅力与传承之路,我们团队开展了一次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和亲身体验,感受常德丝弦的艺术魅力,了解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状况,以及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
常德丝弦:社会实践中的文化探寻之旅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观园里,常德丝弦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为了深入了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组织了一次关于常德丝弦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走近了常德丝弦,感受到了它的独特…
曲园学子弘扬传统文化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浓浓的家国情怀。在今年寒假,为深入了解春节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巷相望实践队的成员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