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护遗之手”深度考察青岛脂渣,共筑非遗美食传承之路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 作者:护遗之手

“护遗之手”深度考察青岛脂渣,共筑非遗美食传承之路

2025年1月19日,“护遗之手”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山东省青岛市,针对青岛脂渣展开一系列调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岛脂渣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青岛历史文化的生动体现。“护遗之手” 社会实践团队肩负着传承与保护非遗美食的使命,深入青岛的各个角落,以多种线下考察方式,全方位探寻青岛脂渣的前世今生,为其传承与发展出谋划策。

“集市调研”:洞察脂渣的市场现状

热闹非凡的集市,是青岛脂渣最接地气的销售场所。“护遗之手” 团队首先来到了当地颇具规模的集市,这里聚集了众多脂渣摊位,弥漫着浓郁的脂香。

团队成员们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与摊主们进行深入交流。一位摊主介绍说,集市上的脂渣价格因品质和制作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销量较为稳定,深受周边居民的喜爱。然而,摊主们也纷纷表示,目前脂渣的销售主要集中在本地市场,外地游客对脂渣的认知度相对较低,市场拓展面临一定的困难。

为了进一步了解消费者对脂渣的需求,团队在集市上随机采访了前来购买脂渣的市民。一位年轻的上班族表示,他平时工作忙碌,很少有时间自己制作美食,脂渣方便携带且保存时间较长,是他休闲时刻的美味选择。但他也希望脂渣能够在包装和口味上有所创新,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通过集市调研,“护遗之手” 团队对脂渣的市场现状有了清晰的认识,意识到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必须注重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才能让脂渣这一非遗美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文化溯源”:探寻脂渣背后的历史脉络

为了挖掘青岛脂渣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护遗之手” 团队来到了青岛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和档案馆。在博物馆的历史展厅中,团队成员们通过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图片,探寻着脂渣与青岛历史的紧密联系。

据馆内资料记载,脂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当时,青岛地区的居民为了保存肉类,将猪肉经过特殊处理后炸制,制成了便于储存和携带的脂渣。随着时间的推移,脂渣的制作工艺不断完善,逐渐成为青岛地区独具特色的美食。

在档案馆,团队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发现脂渣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独特的地位。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脂渣是人们补充营养的重要来源;而在现代,脂渣则成为了青岛文化的重要符号,代表着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

通过文化溯源,团队深刻认识到青岛脂渣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青岛历史文化的传承者。保护和传承脂渣文化,就是在保护青岛这座城市的记忆。

“校园推广”:播撒脂渣文化的种子

青少年是文化传承的未来和希望。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喜爱青岛脂渣,“护遗之手” 团队走进了青岛的高校和中小学,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 “非遗美食进校园” 活动。

在高校的活动现场,团队邀请了脂渣制作大师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制作工艺展示。大师精湛的技艺引得学生们阵阵惊叹,现场气氛热烈。随后,团队成员向学生们介绍了脂渣的历史文化、营养价值以及制作工艺,并设置了互动环节,让学生们亲身体验脂渣的制作过程。学生们积极参与,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对青岛脂渣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中小学,团队则以生动有趣的讲座形式,向孩子们讲述脂渣的故事。通过播放动画视频、展示图片等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脂渣的历史和制作工艺。讲座结束后,孩子们还亲手绘制了以脂渣为主题的手抄报,用画笔表达对这一非遗美食的喜爱。

通过校园推广活动,“护遗之手” 团队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脂渣文化的种子,为青岛脂渣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过一系列深入细致的线下考察,“护遗之手” 社会实践团队对青岛脂渣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团队将整合考察成果,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与传承计划,从文化挖掘、产品创新、市场推广等多个方面入手,助力青岛脂渣这一非遗美食在新时代续写辉煌篇章,让更多人领略到青岛脂渣的独特魅力,让这份珍贵的非遗文化得以永久传承。

作者:王益宁

队伍:“护遗之手”社会实践队

指导老师:袁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4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你的学前教育,我的重中之重

8月29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同行者调研队在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经济新区展开主题为学前教育的社会调研活动,走访学校周边居民小区及重要景点,与学前儿童及家长深入交谈。本次实践旨在…… 徐汇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瑶乡有教语,网教书新篇: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团队赴富川高级中学,

2025年1月下旬,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调研团队抵达富川瑶族自治县,为调研采访当地教坛楷模做前期准备。2月6日至2月17日,…

寒假“返家乡” |返家乡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交通运输学院2025寒

姓名:杨萍专业班级:物流管理2401班实践感悟:在当今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

寒期践行情系母校,桂工薪火照亮高三逐梦路

大学生网报2月22日讯(通讯员黄秋霞)岁序更替,在2025年寒假,“情系母校,相约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踏上征程,走进广…

我校学子再创佳绩

近日,我院代表的队伍在参加了2024年(第十八届)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文旅与会展创新创业实践竞赛成功举办,该赛事已被纳…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

最新发布

探寻乡村新貌,感悟发展脉搏——记曲阜师范大学西石河头村实践之行
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社联建筑梦兴村”实践队奔赴烟台西石河头村,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考察活动。此次实践旨在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探寻乡村振兴的成功密码。踏入西石河头村,…
大集传公益,点亮爱之光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8日电热闹的大集,是人间烟火气的汇聚之处。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公益、投身公益,“青春筑梦,荣校报国”实践队队员携手日照爱心联盟志愿者于2025年1月18日来到了童悦谷大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
【化学与化工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情暖敬老院,冬日爱飞扬
图为大学生志愿者们为老人表演文艺图为大学生志愿者与老人聊天图为大学生志愿者们一起为老人准备饺子【化学与化工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情暖敬老院,冬日爱飞扬在这个并不算寒冷的冬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的…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义卖传情,善行聚力
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红脉传承,初心笃行”实践队在曲阜市儿童教育机构成功举办了一场以“义卖传情,善行聚力”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义卖筹集善款,帮助孩子们改善生活条件,同时…
化学与化工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博物馆历史导览新体验
化学与化工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博物馆历史导览新体验图为志愿者讲解内容图为志愿者讲解过程图为博物馆外观2025年1月12日,烟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导览讲解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
平阴梨丸子:传统美食的市场新征程
平阴梨丸子:传统美食的市场新征程2025年1月13日,为了充分了解平阴梨丸子的市场状况与潜力,“护遗之手”社会实践队在平阴以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平阴梨丸子作为平阴县的历史传统名吃之一,起源…
以普发声助乡村蝶变,用爱搭桥促乡村焕新
普通话,承载着乡村发展的希望与梦想。参与乡村普通话推广的社会实践,于我而言,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深刻领悟到推广普通话对于乡村发展的深远意义。2025年1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
匠心百代凝精粹,非遗传承筑梦圆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国与世界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基于此,我作为…
社会实践清扫活动:共建洁净家园
社会实践清扫活动:共建洁净家园——“寒冬暖人心,社区绘和谐”实践队为积极响应环保号召,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我们于2025.1.21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打扫卫生活动。此次活动选址…
打破方言壁垒,催生文明繁花
在无垠的乡村沃土上,语言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重要桥梁。然而,由于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普通话在一些乡村地区的普及程度并不理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1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言启星芒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