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垃圾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垃圾分类成为破解环境难题的关键,而法治则是保障垃圾分类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
2025年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绿韵分类先锋”实践队来到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盈泰嘉园小区,围绕社区垃圾分类与法治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旨在从社区宣传沟通以及居民对于垃圾分类法律化的角度深入了解社区垃圾分类现状,探寻如何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
在社区中,居民楼的单元门以及墙上都有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和基本的垃圾分类知识,社区的宣传栏上有着垃圾分类政策的海报以及相应的青岛市垃圾管理条例,垃圾分类回收站有提示喇叭。可见,社区中的外在宣传措施是做到位的。实践队成员首先探访了小区物业管理人员,据物业主管李经理说:“我们严格按照规定,在小区内设置了垃圾分类站,还张贴了清晰醒目的分类标识。可现实情况是,居民们对垃圾分类的配合度并不高,分类准确率着实很低。”李经理进一步透露,物业在推动垃圾分类的过程中,与居民的沟通困难重重,宣传工作也很难做到深入人心。
接着采访了多位居民了解到,社区住户认为垃圾分类政策在小区实施的很突然,起初实行的时候并没有事先进行有效沟通。社区工作人员本应是连接城市与群众的桥梁,本应该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经过实际询问初步发现诸多浅层问题,社区的垃圾分类宣传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落实到居民心中,社区与群众联系浅显,没有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去宣传教育。
同时,实践队成员在阅读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标语时还发现小区出台了一些简单的垃圾分类奖惩措施,如不按规定进行分类会进行罚款等。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居民对垃圾分类及相关法治建设的看法,实践队队员在小区内展开随机采访。有居民表示:“我知道垃圾分类很重要,也想做好,但有时候真的分不清一些垃圾到底该怎么分类。而且,就算分错了也没什么后果,感觉缺乏一种强制力。”另一位居民则提到:“之前听说有些地方垃圾分类是有法律规定的,违规要罚款,这样可能大家会更重视,虽然这里也规定了罚款,但大家心里都清楚不会真的罚。”可见,虽然社区有相应的垃圾分类管理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有效的监管手段,导致部分居民对规定不够重视,分类意识淡薄。监督难度大,社区通常难以对所有垃圾投放行为进行实时监督。社区垃圾投放点多、投放时间不固定,靠人力很难完全监管到位,像一些大型社区,垃圾桶分散在各处,不可能时刻派人盯着。缺乏法律强制力的支撑,这些措施在实际执行中难以落地,无法真正约束居民的行为。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不仅深入了解了该小区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居民分类意识不足、分类准确率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执行不到位等,还明确了法治在社区垃圾分类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实践队后续将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助力提升基层社区垃圾分类的法治化水平,以法治护航社区分类,让规范引领绿色生活成为现实,为推动绿色法治社区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5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