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乡域筑梦实践团”进行的乡村治理调研中,我亲身感受到了乡村振兴与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挑战与机遇。从山东省德州市的齐河县到日照市,我们走访了多个乡村,深刻体验了乡村治理中的困境与创新,也从中获得了许多启发与思考。回顾这段实践经历,不仅让我对乡村治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也让我对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从“走进乡村”到“走进心里”
调研之初,我们的任务是了解乡村治理的现状和问题。面对质朴的乡村景象,我曾一度认为,乡村不过是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之地,生活似乎简单而安逸。然而,当我们深入与村民和地方政府交流时,才发现乡村治理的复杂与多维。齐河县和日照市的乡村,不仅面临着资源分配不均、信息闭塞、村民参与感不足等诸多问题,更暴露出一个深层次的挑战: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这让我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乡村治理的核心问题,不仅是基础设施的落后、政策执行的不到位,更在于农民与治理体系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很多时候,政府虽然出台了许多良好的政策,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沟通,村民的参与度低,政策难以在基层生根发芽。在与村民的交流中,许多人提到“我们更关心的是如何种好地,其他的事交给政府就行了”。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乡村治理的关键不仅在于制度和资源,更在于如何打破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让村民真正成为治理的主体。
二、协同治理:从模式到心态的转变
调研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不少乡村治理创新的例子。尤其在日照市和临沂市,一些乡村通过“组织协同”的方式,探索出了适合本地的治理模式。在日照市,村镇联合治理平台让乡镇政府、村委会、农业部门和社会组织能够共同参与治理,解决了许多单靠政府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村民不仅可以提出意见,还能参与决策,政府通过线上平台发布公告,确保信息透明。这种“共治”的模式让我看到了乡村治理中另一种可能性——治理的权力和责任不仅仅属于政府,更需要各方的协同和参与。
但反过来思考,这也让我意识到,乡村治理的成功不仅是技术手段或制度的创新,更是心态的转变。过去,许多村庄的治理模式较为传统,村民的参与度低,而政府的主导作用过于突出。如今,随着乡村治理向更高效、更民主的方向发展,政府需要与村民、社会组织共同建立互信合作关系。这种转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它需要时间、耐心和各方力量的共同推动。
三、反思与启示:不仅仅是“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回顾整个调研过程,我深刻意识到,乡村治理的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制度设计或政策执行的问题,更关乎人的心态、文化的认同和社会的合作。在德州市,特别是在齐河县,我们见到了一些由农民自己主导的乡村治理模式,这让我感触颇深。尽管许多村民对于现代治理的理念和方法感到陌生,但在实际操作中,逐渐产生了对政府和村委会的信任,也更加愿意参与其中。这种民众的自觉参与和对乡村治理的认同感,是任何政策和制度所无法替代的。
对我个人而言,这次调研不仅让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也让我思考了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乡村治理的现代化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注与支持,尤其是年轻一代,应该走进乡村,了解其真实需求,带去新的理念和创新的力量。我们不能只是“走出去”看问题,更要“走进去”与乡村同呼吸、共命运。
四、未来:从个体到集体的行动
实践让我明白,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一个宏大的国家战略,它涉及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乡村的具体改变。我相信,随着更多像我们这样的调研团队的深入参与,乡村治理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乡村的振兴不仅仅是产业的复兴,更是社会的进步,是文化的复兴,是每一个农民心灵的觉醒。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能继续参与到这样的社会实践中,将在调研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转化为具体行动,帮助更多的乡村走向现代化。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讯员 钟文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5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