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匠心 山东大学生实践队调研曲阜楷雕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8日电(通讯员 王健乐)为深入了解曲阜楷木雕刻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传承情况,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匠心承楷韵实践团对曲阜当地的手工艺人、文化学者以及多地普通市民进行了全面深入采访,旨在全面展现楷木雕刻的独特魅力及其在不同群体中的认知与影响。
楷木雕刻,作为中国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人民的智慧。然而,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和艺术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双重挑战。实践团响应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这一时代课题,通过实地考察、深入访谈和文化交流,探索非遗—楷木雕刻的现代传承之路。
图为实践队员实地调研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紫露供图
艺术家眼中的楷木雕刻:艺术与文化的结晶
在隆盛大观艺术馆,实践团采访了国家级非遗《曲阜楷木雕刻》曲阜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颜德印。作为颜氏楷雕第八代传承人,颜德印先生对楷木雕刻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他表示:楷木雕刻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延续。每件作品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是对儒家文化的深刻诠释。他还向实践团展示了融合圆雕、浮雕、透雕等多种技法的孔子雕像,作品造型端庄、线条流畅,充分展现了楷木雕刻的艺术魅力。
图为实践队员实地调研采访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健乐供图
手工艺人的坚守:匠心独运,精益求精
实践团随后走访了曲阜楷木雕刻的传统工坊,与几位手工艺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采访。他们表示楷木雕刻的制作过程繁琐而复杂,需要经过选料、设计、雕刻、打磨等多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匠人具备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一位老匠人感慨到:“楷木雕刻是我们祖辈传下来的手艺,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楷木雕刻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密不可分。通过对匠人们的采访,实践团了解到楷木雕刻起源于孔子弟子子贡为报师恩而雕刻孔子像,这一行为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尊师重道精神。此外,楷木雕刻在发展过程中还融入了儒家文化的诸多元素,如‘仁、义、礼、智、信’等,使其成为了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
图为实践队员实地调研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紫露供图
市民的参与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最后实践团随机采访了几位曲阜市民。在采访过程中,曲阜市民对楷木雕刻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认可。他们纷纷表示,楷木雕刻作为曲阜的传统文化名片,不仅展示了曲阜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一位市感慨道:“每次看到楷木雕刻的作品,我都会被它们的精美和细腻所打动。这些作品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传统文化,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但相较于曲阜本市市民的侃侃而谈,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其他地区的群众对于楷木雕刻的了解有限,亟需扩大其向外的影响力,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楷木雕刻这门非遗。
图为实践队员实地调研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紫露供图
传承与发展,共创辉煌
曲阜楷木雕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厚的历史底蕴,更蕴含着无限的发展潜力与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本次采访活动,实践团深刻感受到了楷木雕刻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认知差异与影响广度。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一传统技艺将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复兴贡献更多的力量。同时也期待楷木雕刻能够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桥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7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