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语言脉络,共筑文化桥梁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张景源

在当今社会,语言作为交流的基石与文化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普通话的推广普及,让天南海北的人们得以顺畅沟通;而方言,承载着地域文化与历史记忆,是独特的文化瑰宝。为深入了解不同年龄段人群对普通话和方言的使用及态度,探究语言传承与发展的现状,我跟随实践团队深入社区,开展了一场富有意义的调查活动。这段经历,让我收获颇丰,对语言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社区调研进行时

我们走进社区,首先来到了老年人活动中心。这里聚集着许多正在休闲娱乐的老人,有的在打太极,有的在下棋,还有的围坐在一起聊天。当我们表明来意后,老人们热情地与我们交流起来。他们大多以方言作为主要的交流语言,乡音中饱含着浓厚的情感与岁月的沉淀。在他们看来,方言是家乡的标志,是与邻里乡亲沟通的最自然、最亲切的方式。“咱这一辈子都说着家乡话,一听这口音,就知道是打哪儿来的,心里头热乎。”一位大爷笑着说道。在与老人们的交谈中,我深切感受到方言对于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连接着他们的过去与现在,承载着一生的回忆。方言中那些独特的词汇、生动的表达方式,都是地域文化的生动体现,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后,我们将目光投向了社区中的中青年群体。在社区的商业街,我们与几位正在工作的店主进行了交流。他们在工作中主要使用普通话,尤其是面对来自不同地区的顾客时,普通话成为了沟通的必要工具。“用普通话和顾客交流,能让大家都听得懂,生意也好做些。”一位服装店老板解释道。然而,当回到家中与家人相处时,他们还是会使用方言。这表明,在中青年群体中,普通话与方言有着不同的使用场景,普通话用于工作和社交场合,而方言则在家中维系着亲情,传承着家庭文化。这种语言使用上的“双轨制”,体现了他们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同时,对家乡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在社区的儿童游乐区,我们遇到了许多正在玩耍的小朋友。他们大多在学校接受普通话教育,因此普通话表达非常流利。但当问起他们对方言的了解时,发现很多孩子对方言的掌握程度有限。有的孩子只能听懂简单的方言词汇,却无法用方言进行完整的对话。一位家长无奈地表示:“现在孩子上学都讲普通话,回家也很少有机会接触方言,时间长了,方言都快不会说了。”这一现象让我们意识到,在儿童群体中,方言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校教育以普通话为主导,虽然有助于孩子们融入更广阔的社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接触方言的机会。而家庭中,如果家长不注重方言的传承,孩子就很难真正掌握家乡的方言。

语言传承的思考

通过这次社区调研,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普通话和方言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使用差异。普通话凭借其通用性和便利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教育、工作等领域,成为了人们交流的主要语言。而方言,虽然在使用范围上相对受限,但在情感维系和文化传承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普通话的普及,方言的传承面临着诸多困境。儿童接触方言的机会减少,年轻一代对方言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些都可能导致方言逐渐失传。这不仅是一种语言的消失,更是地域文化的重大损失。每一种方言都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信息,从民俗风情到历史故事,从传统技艺到民间艺术,都通过方言得以传承和表达。方言的消失,意味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将被尘封,无法再被后人所了解和传承。

我们必须认识到,普通话与方言的发展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普通话的推广有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发展,而方言的传承则能够丰富文化的多样性,留住民族的记忆。普通话为不同地区的人们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促进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方言则在地方文化的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地域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

行动起来共守护

为了更好地传承方言文化,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学校可以开展方言文化课程或社团活动,让孩子们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了解和感受家乡方言的魅力。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如方言儿歌学唱、方言故事讲述等,激发孩子们对方言的兴趣。社区可以组织方言文化活动,如方言故事大赛、方言戏曲表演等,营造浓厚的方言文化氛围。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居民们更加了解和热爱方言,还能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家庭作为方言传承的重要场所,长辈们应该多与晚辈用方言交流,将方言文化传递下去。在日常生活中,用方言讲述家族故事、传承传统习俗,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方言的熏陶。

此次社区调研,让我深刻认识到语言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普通话与方言,如同鸟之双翼、车两轮,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积极投身于语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用自己的行动,为守护我们的语言文化遗产贡献一份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重视起来,共同努力,普通话和方言都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7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血脉永赓续丨听九旬老兵林全先讲述战火中的忠诚

2025年1月21日,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薪火相承实践团一行人走进抗战老兵林全先同志的家中,聆听革命故事,感悟英雄精神.【烽火淬炼铁骨铮铮】1946年,17岁的林全先告别齐鲁大地,踏上解放战争…… 李婷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铁血丹心,岁月无悔——老战士张淑恒的英雄人生

2025年1月19日,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薪火相承”实践团走进抗战英雄单长宣同志家中,通过口述历史、实物见证、互动交流等方式,深入挖掘红色记忆,探寻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在齐鲁大地的…… 李婷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基因永流传丨听九旬老兵耿梅讲述血色荣光

他,是沂蒙山走出的铁血男儿;他,是用身躯架起胜利通途的战地信使;他,是镌刻在共和国丰碑上的忠诚印记!【热血青春铸忠魂】18岁入党,21岁踏上战场,耿梅的一生与共和国成长同频共振:…… 李婷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聆听战火回声 致敬不朽丰碑——薪火相承实践团访谈抗战英雄

2025年1月17日,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之际,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薪火相承”实践团走进抗战英雄单长宣同志家中,通过口述历史、实物见证、互动交流等方式,深入挖掘红色记忆,探寻抗…… 李婷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寻访英雄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薪火相承实践团访谈抗美援朝老兵李宗明

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25年1月14日,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薪火相承实践团一行人走进抗美援朝老兵李宗明同志的家中,聆听革命故事,感悟英雄精神,向“最可爱的人”致以崇高…… 李婷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瑶乡有教语,网教书新篇: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团队赴富川高级中学,

2025年1月下旬,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调研团队抵达富川瑶族自治县,为调研采访当地教坛楷模做前期准备。2月6日至2月17日,…

寒假“返家乡” |返家乡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交通运输学院2025寒

姓名:杨萍专业班级:物流管理2401班实践感悟:在当今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

寒期践行情系母校,桂工薪火照亮高三逐梦路

大学生网报2月22日讯(通讯员黄秋霞)岁序更替,在2025年寒假,“情系母校,相约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踏上征程,走进广…

我校学子再创佳绩

近日,我院代表的队伍在参加了2024年(第十八届)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文旅与会展创新创业实践竞赛成功举办,该赛事已被纳…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

最新发布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组织观看“青力青为 豫见未来”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新时代的征程,文法学院于1月21日…
启蒙开启普话路,幼苗绽放语言花
普通话作为我国的通用语言,在促进交流、传承文化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幼儿阶段开展普通话推广工作,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以及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言启星芒实践…
从春节申遗成功看中华文化在当代的发展
春节在联合国申遗成功,显示中国文化对世界影响力的提高,曲阜师范大学儒德致学实践队以此为契机,于1月18日深入校园、社区和街道,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简称“双创”),探索…
乡村普音传,法理润心间
作为我国的通用语言,是信息传递、文化交流的关键纽带。在乡村地区,方言广泛使用,虽然承载着地方特色与文化,但在对外交流、获取信息和融入社会发展等方面,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村民的沟通与发展。在了解到乡…
普语搭桥,医患连心
(通讯员:张景源)在医疗场景中,清晰顺畅的语言交流是保障诊疗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纽带。然而,现实中因语言沟通障碍导致的医患交流困境并不鲜见。为深入了解这一状况并寻求解决之道,1月15日起,…
传承千年的文化盛宴
2025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德治学实践队在潍坊市诸城市深入社区,展开了一系列寒假实践活动。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情感与文化传统的节日,每当岁末年初之际,便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在神州大…
青年挺膺担当,共筑文化强国梦
2025年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德致学实践队在山东东营校园、社区等地开展以“文化铸魂润岁华,非遗焕彩迎新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深入了解群众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实践队员积极行动,精心…
鲁有嘉渔助推乡村振兴
青岛是一座被大海偏爱的城市,“黄海暖流”与“沿岸流”在这里相遇,带来了丰富的藻类与浮游生物。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让这里出产的海鲜自带鲜甜,品种繁多。绝佳的自然资源,造就了青岛悠久的渔业发展史…
鲁有嘉渔调研队造访威海廉氏水产,探寻海洋经济奥秘
1月20日,鲁有嘉渔调研团队深入探访威海廉氏水产,聚焦乡村水产零售现状。调研显示,廉氏水产依赖线下渠道,虽能直观展示品质、建立信任,但面临销售范围受限等挑战。线上拓展因冷链物流和包装问题受阻,成为…
曲园学子三下乡: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村土地展新颜
为了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对农村土地的影响,综合多日调查结果,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社联建筑梦兴村”2024寒假社会实践队作出了调查报告。本报告旨在探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