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海大学泥韵传薪实践团探寻泥人文化传承

来源:河海大学 作者:包芷嫣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泥人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在新时代背景下,泥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此背景下,河海大学“泥韵传薪”实践团于2025年1月14日至18日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文化探索活动,旨在探究南京及无锡两地泥人非遗文化的传承现状及其经济价值挖掘。

点点泥香,凝结匠心

1月14日,实践团队分别拜访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朱建东先生的工作室和他所创立的南京枚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朱老师的工作室宛如一座时间的宝库,每一尊泥像都是岁月沉淀的艺术品;而枚石文化传媒则展示了通过与博物馆合作产出文化产品等途径,将传统技艺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通过这次访问,团队深刻体会到,泥人艺术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潜力。朱老师不仅展示了精湛的技艺,还分享了他的创作心得,讲述了如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结合,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汇,历史与未来在此刻交融。

团队成员与朱建东老师交流过程

悠悠古韵,承继新风

次日,实践团来到了南京六朝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在这里采访了专注于泥人制作的手工艺人。博物馆内的展品犹如一位位无声的讲述者,向人们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手工艺人们则像是这些故事的守护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赋予了泥人鲜活的生命。

实践团采访非遗传承人

实践团参观南京民俗博物馆

实践团于六朝博物馆

实践团于南京市文化产业基地

在这里,成员们了解到手工艺人们与泥人的不解之缘,以及在传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无论是朱建东老师还是这位艺人师傅都强调,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关注就像是阳光雨露,滋养着这门古老技艺的成长;同时,他们也在积极探索创新之路,希望通过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使它能够像春花秋月一样,永远保持生机。古法今传,旧貌新颜,每一尊泥像都是岁月沉淀的艺术品,每一件作品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涓涓细流,汇聚成海

1月16日,团队抵达无锡博物院,随机采访了一家三口参观游览的游客。在博物院内,家长细心地为孩子介绍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孩子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仿佛在聆听一段段历史的低语。

无锡博物院游客

实践团参观无锡博物院

成员采访无锡博物院志愿者

实践团于无锡博物院

下午,团队前往惠山泥人厂旧址,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售卖精美泥人的地方。实践团成员在此采访了店内的负责人员,了解泥人文化渊源和销售情况。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惠山泥人的历史沿革和独特的制作工艺,并分享了当前市场的销售状况和面临的挑战。通过对传统手工作坊与现代化工厂的对比分析,成员们认识到,尽管两者在生产模式上存在差异,但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泥人文化。古韵今声,传统与创新相辅相成;匠人智慧,技艺与市场携手并进。

实践团采访泥人商店负责人

实践团于惠山泥人厂旧址

巧手塑形,匠心育人

17日,实践团来到惠泉研学中心,亲身体验泥人的制作过程。在这里,泥土不再是冰冷无生命的物质,而是被赋予了灵魂的伙伴。成员们用颜料为泥人上色,体验到了惠山泥人一笔成型、不改色的独特魅力。每位成员精心制作的作品都获得了老师的夸赞,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匠人的智慧与心血。

实践团制作惠山泥人过程

实践团于惠泉研学中心

实践团制作的惠山泥人

实践团于惠山古镇管理处

实践团于迟志坚工作室

在惠山古镇,队员们走访了多家泥人店铺,与店主探讨经营之道,并向非遗传承人们请教宝贵经验。通过与一线从业者的直接对话,团队了解到,青年一代正逐渐成为泥人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他们用创新思维和实际行动,赋予了这项古老技艺新的生命力,正如春天里的第一缕阳光,照亮了泥人艺术的未来之路。

实践图成员采访惠山古镇游客

实践团与紫泥坊店主合影

惠山古镇直播间

小朋友欣赏泥人作品

此外,团队还设计并发放了惠山泥人海报,以提升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度。通过亲手制作非遗作品,实践团成员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惠山泥人的独特魅力,体会到了匠人们的心血与智慧。妙手丹青,绘就泥人之美;巧思慧心,传承工匠精神。

总结成果,展望未来

实践团综合之前线上与无锡市文旅局沟通的结果,共同研读了《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项目存续状况试点评估泥塑(惠山泥人)项目调研报告》。这份报告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团队前行的方向。通过对报告内容的学习,同学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当前泥人行业存在的问题与机遇。

调研报告封面及目录

实践团成员合影

实践团于惠山古镇

实践团于惠山古镇游客中心

在这段充满意义的旅程中,“泥韵传薪”实践团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泥人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不仅赢得了国内民众的喜爱,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展望未来,实践团成员们坚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泥人艺术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中华文化的又一张亮丽名片。古风新韵,泥人艺术再放异彩;继往开来,匠心独运续写华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8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活动圆满结束

近日,由馨艺手工协会和创新创业俱乐部合办的“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在一食堂门口火热开展。这场充满趣味与挑战的活动,吸引了许多同学的踊跃参与,大家以纸为舟、以币为砝…… 高熙矞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古韵新绎·纸浆绘千年纸浆画手工活动圆满落幕

近日,由馨艺手工协会精心策划并主办的“古韵新绎·纸浆绘千年”在思学楼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吸引许多手工爱好者的热情参与,大家齐聚一堂,用双手和创意赋予纸浆鲜活的生命力,共同绘制出…… 高熙矞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妙笔绘醒狮,童心传非遗” 粤韵创艺活动圆满结束!

2025年3月22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馨艺手工协会和南粤文化交流社于3月22日下午在思学楼成功举办了“妙笔绘醒狮,童心传非遗”粤韵创艺——醒狮石膏娃娃涂色活动,…… 高熙矞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馨艺手工协会粤韵创艺活动来袭

本次粤韵创艺醒狮石膏娃娃涂色活动活动由馨艺手工协会和南粤文化交流社共同举办,活动现场将为来参加活动的同学们提供各式各样的醒狮石膏娃娃和缤纷颜料,无论你是绘画高手还是涂色小白…… 高熙矞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扭扭棒舞,圣诞饰趣”手工活动圆满落幕,共庆佳节传递温暖

近日,由馨艺手工协会举办的“扭扭棒舞,圣诞饰趣”主题手工活动顺利落下帷幕。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扭扭棒这一简单而富有创意的材料,结合圣诞元素,为热爱手工的同学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 高熙矞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非遗瑰宝—竹彩结韵游园会”圆满结束

近日,馨艺手工协会携手经管院青志协,在西南石油大学一食堂成功举办了“非遗瑰宝—竹彩结韵游园会”传统手工活动。此次活动包含了手工扎染、竹编风铃以及手工中国结三项手工艺品的制作…… 高熙矞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同上一堂国家安全课 共筑校园安全防线”展播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走深走实,4月27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于…

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活动圆满结束

近日,由馨艺手工协会和创新创业俱乐部合办的“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在一食堂门口火热开展。这场充满趣味与挑战…

羲和书院开展“青春无诈,校园防诈”志愿服务活动

自开学以来我校发生了多起学生被骗事件,网络骗子通常利用一些学生占便宜的心理实施诈骗手段,使部分学生遭遇了巨大的财产损…

羲和书院开展“建设绿色校园,增强环保意识”志愿服务活动

环保问题对人类的影响广泛而复杂,当今世界目前仍面临着诸多方面的环境环保隐患,土壤遭到破坏、空气污染、淡水遭到威胁、气…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同学们参与掷骰子游戏参与者看图猜影视参与者主动体验“打圆片”(通讯员刘梦娟)4月2…

最新发布

探寻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
红色革命文化以中国历史为依托,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一种独特的红色文化。在信息全球化发展的当下,我们不可否认不同文化交流、交融所带来的益处,但伴随着的文化入侵、思想颠覆等…
溯源乡音戏韵,解锁文化传承密码
作为一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怀热忱的青年,有幸投身于这场意义非凡的传承实践。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奔赴山东省、山西省等多个地区,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段经历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
守护乡音戏韵,点亮文化灯塔
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镌刻着民族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而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繁衍生长的关键脉络,宛如灵动的丝线,编织出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正是方言的千差…
以威海革命军事馆为载体:探寻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课创新“红”路径
2024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实践队走进威海革命军事馆,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它们通过开展实地实践参观学习,希望挖掘将红色革命精神与思政课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为新时代思政课教育注入新…
【传媒】“寻味中国年——民俗文化探索之旅”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国春节民俗文化的精髓,增强广大青年的文化认同感,构建民俗文化共同记忆,1月8日至21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2024级10班团支部通过网络“云实践”的方式开展了“寻味中国年——民俗文化探…
正音筑梦,话韵传承
正音筑梦,话韵传承(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带着满腔的热情与责任,踏入了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瓦屋乡司前村小学,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党史话韵,普…
普通话搭桥,乡村振兴梦起航
普通话搭桥,乡村振兴梦起航(通讯员:姜戈翠)一场关于普通话普及的公益活动在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锁簧镇梨林头村小学展开。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的志愿者们,带着满腔热情与坚定信念,踏上了这场…
社区服务暖人心,关怀帮扶见真情
社区服务暖人心,关怀帮扶见真情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19日电(通讯员刘一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
解锁养老服务密码,精准对接晚年需求
解锁养老服务密码,精准对接晚年需求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18日电(通讯员刘一鸣)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当下,养老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党的二十大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
河海大学“泥韵传薪”实践团探寻南京泥人文化传承与创新
河海大学商学院“泥韵传薪”实践团于1月14日至1月18日前往南京,深入调研南京泥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此次调研活动旨在通过对南京泥人文化的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其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传承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