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风转光映乡村间,绿色能源启新篇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环境途巷美,社区

风转光映乡村间,绿色能源启新篇

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新能源在乡村的应用成为推动乡村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环境途巷美,社区着锦章”实践队走进乡村,开展了一场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主题的新能源应用推广活动,旨在通过多种新能源技术助力乡村绿色发展,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近年来在乡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实践队深入乡村,通过科普宣传和实地示范,推动太阳能发电技术在乡村的普及。

当地乡村居民安装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利用闲置屋顶资源,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满足了日常用电需求。实践队还通过科普活动,向村民讲解太阳能发电的优势和经济效益,鼓励村民利用闲置屋顶安装光伏设备,增加收入来源。

图为实践队队员帮助村民加固太阳能板

实践队通过走访还发现在当地小学建设中也大力推广了太阳能应用,太阳能板不仅为学校提供了清洁能源,还成为了校园低碳教育的重要载体。此外,学生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太阳能发电的过程,了解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增强环保意识。

在社区的道路上,传统的路灯不仅消耗大量电能,而且维护成本高。太阳能路灯的引入,利用太阳能板将白天的阳光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夜间自动亮起,为居民的夜间出行提供照明。这种太阳能路灯不仅安装方便,无需铺设电缆,避免了施工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而且维护费用低,只需定期检查和清洁太阳能电池板等部件即可。此外,太阳能路灯还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一般可达到5年以上,更加经济实惠。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近年来在乡村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实践队走进当地乡村,在广袤的乡村田野上,高大的白色风力发电机错落分布,巨大的叶片迎着微风悠然转动,成为一道独特的乡村新景。这些大风车可不只是好看,它们是乡村绿色发展的 “新引擎”。据当地村民描述,每台风力发电机都能将风能转化为清洁电能,发出的电不仅能满足村民日常用电需求,多余电量还并入电网,为乡村带来一笔可观的经济收益。如今,风力发电已深度融入乡村生活,村民们在享受清洁能源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新希望,绿色能源正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图为当地乡村田间的大风车发电机

实践队还通过科普活动,向更多村民讲解风能发电的原理和优势,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绿色能源建设。通过实地示范和科普宣传,村民对风能发电的原理和优势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大风车不仅转动出清洁能源,更转动出乡村绿色发展的新希望。

“环境途巷美,社区着锦章”实践队的新能源推广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为乡村带来了清洁能源,也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太阳能和风能的综合应用,实践队成功地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乡村生活,为乡村居民创造了一个更加环保、舒适的生活环境。实践队指导老师刘兆宇表示:“新能源是未来乡村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乡村认识到清洁能源的价值,推动更多乡村实现绿色转型。”

图为实践队合影

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探索新能源在乡村中的多样化应用,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使用,并结合“光储直柔”技术,构建更加多元化的乡村能源供应体系。他们将继续携手乡村,共同探索绿色能源的更多可能性,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力量。

撰稿人:邢新亚

“环境途巷美,社区着锦章”实践队

指导老师:刘兆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8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情系果乡,智赋“苹”安——河北工业大学智果团队助力乡村振兴

为助力祖国乡村振兴,贡献青年一代的力量,电气工程学院的鹿明宇同学组织成立了智果科技团队。在牛新环老师和师硕老师的指导下,团队自主研发了“苹”安视界——一款基于物联网溯源与机…… 鹿明宇 智果团队 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情系果乡,智赋“苹”安——河北工业大学智果团队助力乡村振兴

为助力祖国乡村振兴,贡献青年一代的力量,电气工程学院的鹿明宇同学组织成立了智果科技团队。在牛新环老师和师硕老师的指导…

山东大学商学院学子调研雁绣非遗,探索文化传承与教育融合新路径

2025年1月15日,山西忻州代县的雁绣工作室里,山东大学商学院“元中藏遗”队成员王妍博与雁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高凤兰老师展开了…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最新发布

探公园分类事,寻垃圾分类建设基层视角
在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垃圾分类成为衡量社区文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1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绿韵分类先锋”实践队成员踏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银河公园,就社区垃圾分类现状及法治建…
深入曲阜访木雕,传承古韵铸新辉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1月23日电(通讯员刘一诺)为深入挖掘楷木雕刻文化的深厚底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匠心承楷韵实践团奔赴曲阜市,通过采访不同群体,全方位…
检查消防安全,共筑美丽社区
检查消防安全,共筑美丽社区在寒假的时光里,曲阜师范大学的一群充满朝气与责任感的大学生们,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其中“环境途巷美,社区着锦章”实践队将目光聚焦在社区消防安全这一重要领域,以实际…
山东高校深入多地,探寻楷木雕刻非遗传承密码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1月23日电(通讯员周雪晴)曲阜师范大学匠心承楷韵实践团于2024年1月16日先后奔赴隆盛堂、曲阜市德圣楷木雕刻坊‌以及当地颇具特色的楷木集市‌,开展了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楷木雕刻为主…
木雕古韵续新篇,传承木艺展新风
为了传承和弘扬曲阜楷木雕刻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匠心承楷韵实践团于2025年1月16日在曲阜开展了一次意义深远的社会实践。我们有幸邀请了济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颜德印先生,…
曲园学子:沿黄逐梦,遗韵新程
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青衿寻古艺,丹心颂华章”实践队为了找寻黄河沿岸千年非遗文化经久不衰的秘密,来到了高青黄河楼博物馆,参观了碑刻拓片和蓑衣樊草编传统非遗文化展览,开启了一场探寻传统文化魅力之…
曲园学子:与无棣古城非遗文化的碰撞
2025年1月15日,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古城迎来了一批特殊访客。曲阜师范大学“青衿寻古艺,丹心颂华章”实践队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忱奔赴于此,开启探寻非遗文化之旅。这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古城,处处散发着古…
根植母校情,共筑荣校梦
在长沙市雅礼洋湖实验中学的校园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返母校升学宣讲”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1月20日,启梦领航实践队的队员们回到自己的母校,向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备考经验,旨在吸引更多优质生…
曲园学子参加春节前消防演练培训
1月23日,在寒假期间,饶阳县图书馆组织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防患未‘燃’,春节前消防演练培训”活动,筑牢安全防线,守护文化殿堂,曲阜师范大学“寒岁助社兴,暖冬传温情“队实践队员们积极参与其中,共同提…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重访泉城革命旧址,传承革命先辈精神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重访泉城革命旧址,传承革命先辈精神(通讯员:张天姿)2025年1月21日,为深度洞悉济南战役的历史背景与伟大意义,传承红色基因,管理学院赤旌乘风实践队队员奔赴济南战役纪念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