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明的璀璨星河中,黄河澄泥印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与艺术智慧。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泥韵筑梦实践队怀揣着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敬畏与热爱,于2025年1月12日来到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踏上了探寻黄河澄泥印奥秘的实践之旅。
实践伊始,队员们踏入东营市黄河澄泥印工作室,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艺术殿堂。满目琳琅的澄泥印作品,以其独特的黄河沉积红泥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展现出中国传统印章艺术的魅力。传承人张金霞女士热情地向队员们介绍了澄泥印的历史渊源,从宋代的陶印分支到现代印章的一大流派,每一段历史都铭刻着文化的传承与变迁。队员们近距离观察了澄泥印的原料——黄河入海处的沉积红泥,其触感细腻湿润,颜色纯深饱满,不含一丝杂质,这独特的质地为澄泥印的制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传承人张金霞女士的悉心指导下,队员们开始了黄河澄泥印的制作体验。从取土、淘洗、筛滤、配制、沉淀、陈腐、揉制、塑形,到雕刻、抛光、烧成,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制作澄泥印的不易与艰辛。
取土环节,队员们来到黄河入海口,亲手挖掘那深藏于河底的红泥。经过多次淘洗和筛滤,去除杂质,留下细腻的红泥,这一过程考验着队员们的耐心与细致。揉制红泥时,队员们用力揉捏,排出泥中的空气和气泡,为塑形做准备,稍有不慎,泥中残留的气泡会在烧制时导致作品开裂。
塑形是制作澄泥印的关键步骤之一。非遗传承人展示了如何在红泥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和文字,队员们也纷纷拿起刻刀,尝试在红泥上雕刻出自己心中的图案。虽然手法略显生疏,但每个人都沉浸在这份创作的乐趣中,将自己的创意与情感融入其中。
经过数日的阴凉和修饰,半成品澄泥印被放入窑炉中进行烧制。在八百度高温下烧制三天三夜后,一枚枚外表光泽圆润、极具黄河古道特色的澄泥印终于出炉。队员们看着手中的作品,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这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更是对黄河文化的致敬。
在调研过程中,泥韵筑梦队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黄河澄泥印作为黄河流域土生土长的文化瑰宝,不仅承载着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还具有极高的审美愉悦和鉴赏功能,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队员们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传统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因此,他们积极思考如何让黄河澄泥印这一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一方面,通过社交媒体、线上线下展览等多种渠道,加大对黄河澄泥印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另一方面,鼓励创新,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制作技艺相结合,开发出更多符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的澄泥印产品,使其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
此次黄河澄泥印实践活动,不仅让泥韵筑梦队的队员们亲身体验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与智慧,更激发了他们对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每一件澄泥印作品都是黄河文化的生动注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象表达。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队员们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决心将这份古老的艺术传承下去,让黄河澄泥印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泥韵筑梦队的队员们与黄河澄泥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将继续致力于黄河文化的传承与推广,用青春的汗水和智慧,为保护和弘扬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让黄河澄泥印的故事代代相传,让黄河文化的神韵永驻人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02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