炽热青春之行,守护非遗传承
花饽饽,作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饱含着独特的技艺和文化底蕴,而在山东烟台,有一种花饽饽的典型代表叫作烟台盘饽饽,距今已有将近四百年的历史。盘饽饽,形如其名,以“盘”为特点,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富有营养价值。2025年1月14日,“互遗之手”社会实践队深入山东烟台地区,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探寻盘饽饽背后的魅力与意义。
1月14日,实践队队员们走近山东省烟台市,以随机调查的方式,了解目前烟台盘饽饽的发展情况以及保护措施。实践队走进了当地的一家超市,超市里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置办年货的顾客,走到面食分区时,发现柜台有一个专门区域来售卖胶东花饽饽,实践队员采访了超市售货员吴阿姨,吴阿姨表示自己和家人都吃过胶东花饽饽,但对其中的细分种类并不了解,而且虽然超市中售卖胶东花饽饽,但购买人数较少且购买人群占比重较大的是中老年群体。在与吴阿姨简单的交谈过后,“护遗之手”实践队又找到了第二位采访者,是正在超市购物的陈先生。陈先生表示,自己从小就吃过烟台盘饽饽,周围的生活习俗和重要的日子里都少不了盘饽饽的身影,但是做盘饽饽的手艺自己并没有掌握,只是看过父母一辈做饽饽,出于对时间和效率的考虑,现在自己习惯于购买制成品。从对两位居民的随机采访,以及结合实践队发放网络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来看,大家对烟台盘饽饽的了解程度限于“认识”和“吃过”,但对制作过程和背后的底蕴并没有真正的了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自身的活态性,需要依赖人的创造性活动才能得以存在和传承。面对烟台盘饽饽受众范围狭窄、缺乏有效传播的问题,“护遗之手”实践队决定对此展开宣传活动。实践队员们前往村民孙阿姨家中,展开了对盘饽饽制作的学习活动。孙阿姨是附近有名的盘饽饽制作能手,经常会在重要的日子里被街坊邻居请去家中帮做盘饽饽。孙阿姨被同学们的热情和好学精神所感染,当即决定展示盘饽饽的一些制作技巧。“盘饽饽不仅需要外形美观,还要好吃,不然就成了不实用的东西”孙阿姨一边揉面一边解释,“饽饽要想做的好吃,必须要反复揉搓,面团要揉得足够柔软和有温度,这点是揉面机所达不到的,换句时髦的话说,揉面机揉出的饽饽没有灵魂。”一句话把大家逗得前仰后合。孙阿姨强调,揉面要用力,但不能用蛮力,需要手臂,手腕和手掌协调发力,这样做出的饽饽才有筋道。随后,揉好的面团被阿姨搓成一个长条,用刀在两端划上几道,制成头部和尾巴,再托起面团按顺序螺旋式地盘起,最后用红枣装饰,再用黑豆当作眼睛,一只活灵活现的“圣虫”就做好了。孙阿姨介绍说,“圣虫”的“圣”通谐音“剩”和“升”,寓意来年粮食有余,步步高升。
通过实践活动,队员们从盘饽饽的制作过程中看到了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与向往,这门技艺和其中蕴藏着的精神力量需要得到切实的保护与传承。在快节奏的当下社会,要真正的做到传承,就要先让周围的人慢下来,沉浸式地去体验这种食物的制作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烟台盘饽饽得到传承和重视,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展现出独有的生命力。
作者:刘畅
队伍:“护遗之手”社会实践队
指导老师:袁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04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