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吴玉凤 陈思思)广西师范大学语言景观实践队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爱国语言景观的情感互动机制为主线,于1月13日至20日,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凭祥市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本团队通过文献阅读、走访调研、拍照收集语言景观,做好爱国主义教育的拥护者、宣传者和践行者,不断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传承红色基因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友谊关关楼。陈思思 摄
基于语言学的结点分析法,实践队员为了能够全面收集友谊关的语言景观,首先来到友谊关城楼前进行调研和学习。站在高耸的城楼之下,实践队员在人来人往中捕捉到阳光照耀之下的城楼承载着悠久的家国历史和民族精神:顶部的国徽和飘扬的五星红旗充满庄严肃穆之感,而高悬的红色灯笼则象征着国泰民安的时代图景。而关楼顶部的“友谊关”是由陈毅元帅亲自提笔所写,刚健有力的笔法和张舒有度的字形让人不禁联想到无数先烈维护中越边境稳定的决心和毅力。
随后,团队成员对参观的中外游客进行了街头采访。一位游客不仅耐心地向团队成员分享自己游览友谊关的攻略准备,同时也提到这些友谊关的语言标识是参观游玩的重要参照点。团队成员对此表示认同,“如果没有这些多语标识,很难想象人们会怎样去认识友谊关的历史文化内涵。”团队成员还在友谊关的调研中了解到:凭祥市政府作为塑造友谊关爱国语言景观的历史主体,会利用国门文化交流传播矩阵凸显中国形象和时代文化,引导参观者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和历史观。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友谊关关楼展厅。陈思思 摄
在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不仅深入地了解友谊关的语言景观是如何与爱国主义精神“同呼吸”、“共命运”,而且感受到利用专业的语言知识去解决社会问题的必要性。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语言景观实践队将保持着对语言的热爱,让理想绽放青春之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0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