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文化传承团
亳州蒙城作为一个典型的皖北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美食,历史人物等方面。
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知县王兢在涡河北岸漆园城创建庄子祠,后被黄河水淹没。明代万历九年(1581 年),蒙城知县吴一鸾于今址重建,当时建筑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明代崇祯五年(1632年),知县李时芳重修逍遥堂,增建“五笑亭”,辟池为“濠上观鱼园”。此后历经兵劫,逐渐颓毁。
● 始建于北宋:公元1078年(宋元丰元年),由蒙城县令王竞主持修建。
● 明代重建:公元1581年,蒙城知县吴一弯在县城东关重建庄子祠。
● 清代至民国中期:增设景点,以壮观瞻。● 1995年重建:在宋代庄子祠的旧址上重新修建,恢复了昔日的建筑群。
撒汤是一种中国地方特色传统风味小吃,
又称为澈汤、糁汤等,通常以鸡肉为主料,配以鸡蛋、香菜、虾米、胡椒粉等食材熬制而成。它不仅美味,还具有健脾养胃的食用功效,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食用。撒汤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说苑 . 杂言》和《礼记.内则》中就有记载。它的制作工艺讲究,通常先用高汤冲散鸡蛋,再加入各种调料,如香菜、胡椒粉等,制作过程注重食材的新鲜和调料的搭配,以确保汤的鲜美和营养。
撒汤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品尝了这种小吃,并对其赞不绝口,随口问这是什么汤,地方官员回答说是啥汤,因此得名。撒汤是一种流传于皖北民间的传统名吃。撒汤成为早晨的常见选择。它不仅填饱了人们的肚子,更滋养了人们的灵魂,成为连接情感的纽带。总的来说,撒汤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承载着地方文化和历史,是许多地区早餐桌上常见的一道风景线。
周敦颐简介
周敦颐(1017年-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出生于道州营道县(今湖南永州道县),是中国哲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主要思想与贡献
1. 理学奠基人:
-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之一,他的思想对后来的程颢、程颐、朱熹等理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 他提出了“无极而太极”的宇宙观,认为宇宙的本源是“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生万物。
- 强调“诚”为道德修养的核心,认为“诚”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原则。
2. 《太极图说》:
- 这是周敦颐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阐述了宇宙生成和运行的规律。
- 书中提出“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的理论,成为后世理学的重要基础。
3. 《爱莲说》:
- 周敦颐的文学代表作,以莲花比喻君子的高尚品格。
- 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为千古名句,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生平事迹
早年经历:
- 周敦颐出生于湖南道县,自幼聪慧好学,深受儒家经典熏陶。
- 他曾任地方官员,为官清廉,关心民生,深受百姓爱戴。
学术成就:
周敦颐在任官之余,潜心研究哲学,创立了濂溪学派。
周敦颐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理学思想奠定了宋明理学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著作《太极图说》和《爱莲说》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传颂。作为湖南永州道县的文化象征,周敦颐的遗产不仅是道县的骄傲,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
在道县,周敦颐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当地有周敦颐故居、濂溪祠等历史遗迹,供后人瞻仰和学习。每年还会有相关的文化活动,纪念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博物馆道县博物馆是展示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馆内收藏了大量与道县历史、文化相关的文物和资料,涵盖了从古代到近代的各个时期。博物馆通过展览、文献和实物,向游客和研究者展示了道县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道县博物馆的展览内容通常包括:历史文物:如古代陶器、青铜器、石刻等,反映了道县古代文明的发展。周敦颐文化:展示周敦颐的生平事迹、著作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民俗文化:展示道县的传统民俗、节庆活动、手工艺等,体现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通过博物馆,游客可以深入了解道县的历史文化,感受这片土地上的深厚底蕴。湖南永州道县的家乡文化以周敦颐和博物馆为代表,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和文化遗产,以及道县博物馆的丰富展品,共同构成了道县独特的文化景观,吸引着众多文化爱好者和研究者前来探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0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