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战又恺)“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春节,这一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承载着数千年的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以其独特的魅力,温暖着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灵。“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放鞭炮,满是辞旧迎新的喜悦;“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街头巷尾,华服盛装,孩童嬉闹,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欢腾;“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阖家围坐,共饮屠苏酒,欢声笑语,诉说着团圆的温情。春节,不仅是时间的更替,更是文化的传承,一幅幅热闹喜庆的节日图景,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底色。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春节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全人类共同珍视的文化财富。春节,历经岁月的洗礼,传承至今,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春节期间的一系列传统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走亲访友等,无一不生动展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家庭团聚的重视以及对祖先的敬重。
剪纸艺术,作为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艺人的巧手下,变幻出花鸟鱼虫、人物故事、吉祥文字等栩栩如生的图案,每一刀、每一划都饱含着对新春的祝福和对幸福的憧憬。面塑艺术同样别具一格,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刻,夹杂着一年辛勤劳作丰收气息的白面,经艺人精心塑造,添上色彩,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寓意着吉祥如意、五谷丰登。这些传统技艺,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生动体现。
春节申遗成功,不仅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更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增添了绚丽色彩。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如“和”文化所强调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能够跨越国界,为世界人民带来启示与滋养,推动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然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传统文化面临诸多挑战。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往往容易忽视传统文化的价值。若想让春节这一古老而珍贵的节日持续焕发生机与活力,文化双创成为必由之路。
在创造性转化方面,我们应深入挖掘春节文化的内涵,结合当代社会的特点进行重新阐释。例如,将春节所蕴含的“和”文化,与现代社会对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建设的追求相结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创新性发展方面,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新的传播方式,为春节文化注入新的活力。通过互联网平台,人们可以分享各地的春节习俗、美食、庆祝活动等视频,让世界看到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春节景象,感受春节文化的多元魅力。这种跨地域、跨文化的传播,不仅丰富了春节文化的传播形式,也增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以春节申遗为契机,积极推动文化双创,我们定能让春节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独特的中国智慧和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1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