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假的暖阳中,我踏上归途,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我的家乡阜阳。这里承载着我童年的回忆,也孕育着独特的文化底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家乡文化的魅力,我参与组织了一场寒假返家乡文化宣讲活动,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乡的文化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
一、筹备:精心策划,凝聚力量
活动筹备阶段,我们组建了一个充满热情的团队。成员们来自不同专业,但都有着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我们首先对家乡的文化资源进行了深入调研,从古老的传说、传统的习俗到特色的手工艺品,每一个细节都被我们仔细梳理。我们还走访了许多当地的老人和文化工作者,聆听他们讲述家乡的故事,这些故事如同珍珠,串联起家乡文化的脉络。
在确定宣讲内容后,我们开始设计活动形式。为了让宣讲更具吸引力,我们决定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除了传统的讲座形式,还安排了文化展示、互动体验和实地参观等环节。我们精心制作了宣传海报和活动手册,详细介绍了家乡的文化特色和活动安排。通过社交媒体、社区公告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吸引了众多家乡居民和返乡学子的关注。
二、宣讲:文化之光,照亮心田
宣讲活动在一个宽敞明亮的社区活动中心举行。活动现场座无虚席,大家怀着对家乡文化的期待,早早地来到现场。活动在一段精彩的家乡民俗表演中拉开帷幕,欢快的舞蹈、悠扬的音乐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也让大家对家乡文化的魅力有了直观的感受。
随后,我作为主讲人之一,走上讲台,开始了文化宣讲。我从家乡的历史起源讲起,讲述了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对家乡文化形成的深远影响。我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从古老的建筑到独特的民俗风情,一幅幅家乡的画卷在听众眼前徐徐展开。
在介绍家乡的传统习俗时,我邀请了几位当地的老艺人来到现场。他们展示了剪纸、刺绣、糖画等传统技艺,精湛的手艺让在场的观众惊叹不已。一位老艺人还现场教授大家制作简单的剪纸作品,大家积极参与,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这些互动环节不仅让大家对家乡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实地参观:触摸历史,感悟传承
阜阳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的故里。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他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其政治、经济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阜阳,管仲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扬,管子老街等地成为展示管子文化的重要窗口。每年,这里都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管子文化的魅力。欧阳修和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位巨匠,他们曾在阜阳为官多年。欧阳修在颍州西湖畔留下了“思颍诗”30余首,辞官后归居颍州西湖之畔,病逝于此。苏轼自颍州后至扬州、杭州,一直对颍州印象美好,曾把杭州西湖与颍州西湖相比,以为“大千起灭一尘间,未觉杭颍谁雌雄”。如今,颍州西湖景区通过复原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街景,推出跟着欧苏游丰收市集、非遗杂技等体验项目,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欧苏文化的深厚底蕴。
四、反思与展望:文化传承,任重道远
这次寒假返家乡文化宣讲活动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让我看到了一些问题。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家乡的传统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甚至有些传统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家乡文化,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文化传承需要从教育入手。学校可以开设更多关于家乡文化的课程,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和热爱家乡文化。同时,政府和社会也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扶持力度,为传统手工艺人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展示平台。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开发更多具有文化内涵的创意产品,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次寒假返家乡文化宣讲活动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重要价值。它不仅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的源泉。未来,我将继续为家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守护家乡。让我们携手努力,让家乡的文化之花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绽放得更加灿烂,让家乡的文化之根深深扎在每一个游子的心中,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能带着家乡的温度和记忆,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2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