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大别山 践悟思政课——大别研途队寒假社会实践
为了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巩固和升华青年理想信念,大别研途实践小队围绕“研学大别山,践悟思政课”这一主题开展了寒假社会实践,前往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箭厂河旧址群、许世友将军故居等地,循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光辉足迹,深入学习领会大别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勇担时代使命。
1月20日,团队成员先到达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通过对风起潮涌、星火燎原、辉煌苏区、浴血坚守、走向胜利五部分的认真阅读,团队成员全面了解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发展和壮大过程,深刻体会了大别山28年革命斗争的艰苦历程,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小队进入鄂豫皖苏区将帅馆,映入眼帘的是“将军故乡、将星璀璨”的壮丽画卷,馆内展示的是曾在大别山战斗的将帅的丰功伟绩。重温这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团队成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战争年代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以及红色江山的来之不易。
在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团队成员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深切缅怀浴血鄂豫皖、长眠大别山的革命先烈。在革命烈士纪念堂内,一件件文物在诉说着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革命故事。在烈士陵园不远处,团队成员还参观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及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这里展现了党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实践探索。
接着小队成员来到了许世友将军故里,这里保留着将军故居、许世友将军墓、许世友父母及其儿子许光之墓。故居里陈列着将军的信件,嘱托许光提前为其置办棺材,“我死后不火化,要埋到家乡去,埋到父母身边,活着精忠报国,死了要孝敬父母。”团队成员无不为将军一生戎马倥偬、忠孝两全的家国情怀所感动。
在箭厂河乡“红田”惨案遗址,30平方米的稻田,记录着革命先烈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时刻警示着我们,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在昔日为党和红军培养输送了大批骨干力量的列宁小学旧址,小队成员可以看到烈士肖国清塑像,看到这位“大别山的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走完红色足迹,团队成员又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曾到过的田铺大湾创客小镇。这个古村落建筑风格独特,村落的石板路曲折蜿蜒,串联起家家户户,充满豫南风情。如今,田铺大湾在保留传统风貌的基础上,发展了特色民宿、手工艺品店,充分发挥了红绿古资源优势,集古村韵味及现代活力于一体,将乡村振兴书写在了革命老区的大地上。
走出校园、“知”“行”结合,大别研途队带着对先烈的敬仰、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自信,在这场研学大别山、践悟思政课的旅程中收获颇丰。通过这次的红色教育实践,小队成员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感悟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也更加坚定了前行道路。大别山红色基因在团队成员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克服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与信仰。未来,当代青年学生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国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扬“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2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