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走进聊城进行环保调研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作者:马欣铭

中国青年网聊城1月18日电(通讯员马欣铭)为积极响应投身环保、共建美丽家园的号召,展现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与责任担当,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青禾赤子实践队于2025年1月18日,进入山东省冠县西里村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此次实践活动以环保主题为核心,旨在提升居民环保意识,改善社区环境质量,为打造绿色、宜居的社区贡献力量。实践过程中,队员们期望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磨砺自我、积累经验,增强综合素质,进一步诠释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初入村庄,垃圾分类设施引关注

当日上午,实践队抵达西里村。刚进村,队员们就被村道旁醒目的垃圾分类投放站所吸引。这个投放站由三个颜色各异的垃圾桶组成,红色的代表有害垃圾,蓝色的是可回收物,绿色的则为厨余垃圾,上方还配有清晰的垃圾分类标识和宣传标语。村民表示,虽然村里设置了垃圾分类投放站,但大家对于一些垃圾的具体分类还不是很清楚,只是大致按照垃圾桶的颜色来投放。

图为志愿者观察垃圾分类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欣铭 供图

深入走访,环保现状问题渐浮现实践队在村里继续走访,发现垃圾分类投放站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部分垃圾桶内的垃圾并没有严格按照分类要求进行投放,有害垃圾桶中出现了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垃圾桶里也混杂着其他垃圾。而且,垃圾桶周围的地面上还散落着一些垃圾,没有得到及时清理,影响了村庄的整体环境。此外,队员们还注意到垃圾分类投放站的宣传栏。宣传栏上原本有一些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和宣传内容,但由于长时间暴露在户外,已经有些破旧和褪色,上面的字迹也变得模糊不清,这很可能会影响村民获取相关信息的效果。在村庄的另一处,队员们看到了一块“冠县路长制信息公示牌”和一块“梁堂镇环卫一体化监督公示栏”。公示牌上详细列出了路长、联系单位、联系电话以及路长职责等信息,环卫一体化监督公示栏则明确了村庄保洁、垃圾清运等相关责任人及联系电话。然而,队员们经过观察发现,这些公示牌的位置相对比较偏僻,不太容易引起村民的注意,而且公示牌上的信息似乎也没有及时更新,一些联系电话可能已经发生了变更。

图为志愿者记录调研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欣铭 供图

与民交流,环保意识与需求初知晓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村民们对环保的认知和态度,实践队队员们随机与几位村民进行了交流。一位正在家门口晒太阳的老人告诉队员们,村里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站是一件好事,但是大家以前没有这样的习惯,一时半会儿还不太能适应,而且对于很多垃圾到底该怎么分类,大家也不是很清楚。另一位年轻的村民则提到,希望村里能够多开展一些环保宣传活动,让大家更加清楚地知道垃圾分类的好处和具体方法,同时也希望能够加强对垃圾清运的管理,有时候垃圾桶满了好几天都没有人来清理,这不仅影响环境,也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在与村民们的交流过程中,队员们还发现,虽然村民们对环保有一定的意识,但整体的环保知识还是比较匮乏的,对于一些环保行为的具体做法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例如,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很多村民都认为只要不往河里乱扔垃圾就行了,却不知道一些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也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积极行动,助力环保宣传与改善

针对在村里发现的这些问题,实践队队员们决定采取一些实际行动。首先,他们对垃圾分类投放站周边的垃圾进行了清理,将散落在地面上的垃圾一一捡起,然后按照垃圾分类的要求放入相应的垃圾桶中。队员们还找来抹布,仔细地擦拭了垃圾桶和宣传栏,让垃圾分类设施看起来更加整洁干净。随后,队员们发挥自己的创意和特长,制作了一些简单易懂的垃圾分类宣传卡片。这些卡片上印有常见垃圾的分类示例和一些环保小知识,图文并茂,方便村民们理解和记忆。队员们拿着这些宣传卡片在村里走访,向村民们发放,并耐心地为他们讲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和重要性。为了进一步加强宣传效果,队员们还在一些显眼的位置张贴了自制的环保宣传海报,海报上用醒目的文字和图案提醒村民们要注意环保,共同维护村庄的美好环境。在与村委沟通后,实践队将发现的关于公示牌位置和信息更新的问题进行了反馈。在村委的支持下,队员们协助对公示牌的位置进行了适当调整,使其更加醒目,方便村民们查看。同时,村委也表示会尽快核实公示牌上的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图为志愿者张贴海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欣铭 供图

实践活动的总结与展望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青禾赤子实践队于冠县西里村开展环保实践活动。活动期间,队员们深入调研,掌握了乡村环保现状及现存问题,积累起丰富实践经验。在与村民互动交流、开展环保行动过程中,村民环保意识得到一定提升,为乡村环保工作推进注入动力。此次实践是乡村环保的初步尝试。后续乡村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仍需政府、村委、学校及社会各界多方合力。期待通过各方共同发力,改善乡村环境,为村民营造整洁、舒适、宜居的生活家园 。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2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放眼前路,必达文化自强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总结分析,对症提出建议

随后,实践队员们将手中数据汇总并集中分析,鉴于数据做出评估和提出相关建议。群众普遍对于春节申遗成功了解较深,对于春节走向世界表现出自豪,这表明春节的传统象征意义和民族地位已……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地访谈,了解群众认知

儒德致学实践队在经过培训后,明晰了实践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制定了明确的实践计划。实践队员分别在家乡开展访谈和调查,为深入了解群众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实践队员积极规……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团圆、和谐、吉祥等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采访多名路人发现,不同的人群对于春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节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春节的核心价值观是春节得以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总结分析,对症提出建议

随后,实践队员们将手中数据汇总并集中分析,鉴于数据做出评估和提出相关建议。群众普遍对于春节申遗成功了解较深,对于春节…

实地访谈,了解群众认知

儒德致学实践队在经过培训后,明晰了实践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制定了明确的实践计划。实践队员分别在家乡开展访谈和调查,为深…

情融社区暖桑榆,爱洒邻里映斜阳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养老服务、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政策要求,进一步优化社区老人的生活体验,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和…

借红色基地,探大学生思政课融合新径

时代浪潮奔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迫在眉睫。红色文化,蕴含着先辈们的热血与理想,是思政教育的优质资源。红色教育基地作…

红色基地:大学生思政课的红色新引擎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革命精神。…

最新发布

红心研墨实践活动:艺术滋养童心,美育助力成长
导语:在淮安市知名的奇思妙艺术培训机构,“红心研墨实践活动”为小学生们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美术鉴赏盛宴。这不仅仅是一次艺术教育的实践,更是一段引领心灵成长的旅程。正文:艺术课堂:探寻美的奥秘之…
青禾赤子实践队环保实践
中国青年网聊城1月18日电(通讯员马欣铭)为积极响应投身环保、共建美丽家园的号召,展现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与责任担当,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青禾赤子实践队于2025年1月18日,进入山东省冠县西里村社…
红心研墨实践活动:用艺术之光点亮童心世界
导语:在艺术的圣殿中,每一幅画作犹如一扇窗户,透过它们,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斑斓多姿的世界。在淮安市奇思妙艺术培训机构内,一场洋溢着创新与启迪的美术鉴赏课程,正悄悄地开启孩子们心灵的窗户,这是“红…
井塘古韵探秘行,社会实践筑乡情
井塘古村位于山东省青州市区西南15公里处的王府街道办事处南部,是一座历经600余年沧桑风雨,依旧保存较完好的具有明代建筑风貌的古村落。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乡…
红心研墨实践活动:美术鉴赏课程点亮童心
导语:在淮安市奇思妙艺术培训机构,一场别开生面的美术鉴赏课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是“红心研墨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艺术教育的力量,为孩子们的心灵成长注入新的活力。此次实践活动不仅…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忆往昔红色征程,启今朝传承新篇
红色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是民族精神的瑰宝,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热血与奋斗,铭刻着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与铭记,更是激励当代青年勇担使命、砥砺…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寻艺岱庙承古韵,对话匠心启新声
随着机械化浪潮冲击与传承人老龄化加剧,诸多非遗技艺正面临“人走技失”的危机。2月3日,“红音纪行,曲韵颂辉”社会实践队奔赴泰安岱庙,以“非遗活化路径探寻”为课题,通过影像记录、传承人口述史采集等…
寻根之旅:探索家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亳州蒙城作为一个典型的皖北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美食,历史人物等方面。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知县王兢在涡河北岸漆园城创建庄子祠,后被黄河水淹没。明代万历九年(1581年),蒙城知县吴一鸾于…
解码福建“福”文化 守护八闽文化根脉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福、追求福的民族,自古就有祈福盼福、崇福尚福的习俗。自中国文字以来,就有了“福”的象形文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衍生出了“福文化”。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韵薪火相传实…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河淮队”赴新淮高级中学
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河海大学在中学的影响力,2025年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众多实践团队纷纷回访中学母校,传播“河海声音”,宣传河海大学,弘扬河海精神。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