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蓝韵“南”风拂古艺,彩梦“通”途绽新辉——创新性继承发扬南通蓝印花布工艺之拜访国家级

来源:东南大学 作者:青花印梦之队

2025年1月21日,东南大学青花印梦之队拜访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振兴爷爷,并对爷爷进行了采访。

王振兴,1958年生于南通蓝印花布世家,自幼浸润在靛蓝染缸与刻刀木屑的独特气息中。他的祖父是清末南通地区知名的蓝印花布匠人,父亲王德昌更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国营蓝印花布厂的技艺骨干。年幼时,他常蹲在染坊角落看父辈们刻版刮浆,手指不自觉地在地上比画花纹。15岁那年,他正式跟随父亲系统学习蓝印花布全套工艺,从选棉布、刻花版到调染缸,一练就是五十余载。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振兴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非遗保护先进个人”等称号。2012年,他的作品《百子图》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2019年,他设计的《江海祥瑞》系列蓝印花布作为国礼赠予外宾,让南通蓝印花布登上国际舞台。

王振兴爷爷位于南通二甲镇的老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南通蓝印花布展示传承基地,踏入其中,就仿佛走进一座活态蓝印花布博物馆。院中的三排竹架上晾晒着未拆防染浆的布匹,墙角一口直径两米的靛蓝染缸沉淀着岁月的痕迹,缸沿上凝结的靛泥已厚达寸许,缸前倚靠着一些已经制作完成、等待进一步晾晒的蓝印花布。走进屋中,数十件王振兴爷爷的蓝印花布作品映入眼帘,爷爷为我们逐一介绍。看着这些作品,我们深受震撼,王振兴爷爷的蓝印花布作品,既是传统匠艺的凝练,亦是当代美学的重生。他的刀锋流转间,木屑纷飞处,蓝白二色被赋予了流动的生命力——靛蓝深邃如江海夜色,留白皎洁若月下霜华,每一道纹路都镌刻着南通水土的呼吸,每一幅图案都诉说着匠人对天地万物的敬畏。

之后,我们对王爷爷进行了采访。

Q:您为了迎合当下的需求对蓝印花布的制作做了哪些创新?

A:从蓝印花布的传统工艺来讲,有些好改,有些不好改。比如,一个建缸,一个刮浆,然后用黄豆粉和石灰粉混合,这个不好改。制板的话现在也可以改用电脑制板,但是电脑制板日本人不要,因为它太规律了,和手工刻的板风格两样,我们还是选择手工制板。改还是不改我们会根据市场行情,根据市场需求我们创造了不少花样,一个我们创造了复式蓝印花布,过去蓝印花布只有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但我们根据市场要求创造了杏色的,深色的,棕色的。第二个我们改了花样,一个我们搞了壁挂画轴,其中一个画轴呢,由我们南通市长将蓝印花布作为国礼送给了尼泊尔文化部长,还有一个作为国礼送给了印度大使馆,我们蓝印花布作为礼物的有很多,比如真丝围巾,小屏风,还有壁挂和画轴,我们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了很多东西,有被艺术家收藏的,也有被博物馆收藏的。小商品那种呢要根据市场行情,玩具啊,帽子啊,台布啊,各色包都有。所以现在各个地方都有蓝印花布。还有那个白底蓝花的画板本来是两套,现在我们改了一套,因为有一套不好,它会收缩。改好之后花也整齐,劳动生产力也增强了,所以根据市场需求,我们改了这几个东西。

Q:年轻人可以为蓝印花布做些什么呢?

A:第一个,年轻人会设计图案,因为对我们来讲呢,我们和年轻人的思维有点不同。你们有现代的思维,而我们是老的。但传统的花型我们要传下来,你们年轻人喜欢新的东西,设计新的图案,根据市场的需求,我们要和年轻人一起共同商量。所以说,年轻人来设计,我们帮他们制作成品比较多。另外一个,这对我们也有开拓,对新的东西的开拓,开拓思想。所以现在的蓝印花布,比过去销售量大,也比过去用途多,用途广了。举个例子,你们戴的发卡、耳环,还有戴在手上的手饰以及玩具,都是蓝印花布做的,还有这个销售品好比白酒,酒瓶上面也上块蓝印花布。还有一个呢,就是喜欢蓝印花布的人变多了,现在呢,这个那个都来搞来蓝印花布。所以现在呢,蓝印花布的情况还是很好的。我们要共同把南通蓝印花布这样保护、传承、发行下去。

离开王振兴爷爷家时,院中的蓝印花布仍在晚风中轻扬,如同千年不褪的文化基因,在一代代匠人的掌心流转生辉。

王振兴爷爷曾说:“蓝印花布的‘白’是留给未来的画纸,我们这代人要做的,就是让千年靛蓝永不褪色。”,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会将王爷爷的话牢记于心,为南通蓝印花布以及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2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张家台渔村基础设施升级,助力旅游业蓬勃发展新篇章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2025年1月24日,围绕“智绘乡村新画卷,情讲故园旧时光”的实践主题,在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的张家台村展开了…… 牛紫怡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环保与渔业文化并进,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山东日照的蔚蓝海岸线上,张家台村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独特的渔村文化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24日,…… 苏惠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基层组织发力,奏响乡村发展奋进曲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深入日照张家台村,聚焦其组织机构在乡村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展开调研。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张家台村的发展模式为探索基层组…… 熊飞亚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智绘新景绘乡村,情讲旧梦话故园

启航探索,走进张家台2025年1月10日至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踏上了一段特别的旅程,前往日照市东港区张家台村,围绕“智绘乡村新画卷,情讲故园旧时光”的…… 张月月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张家台:从访谈中透视乡村变迁与挑战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10日奔赴日照市东港区张家台村通过走访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村民进行访谈活动。此次实践…… 张月月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张家台,从与海为邻到与海共生

乡村之变,是民生幸福最为平实的注脚。在日照阳光海岸绿道沿线,张家台村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为展现绿道沿线民俗村的发展变化,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于…… 齐晓晓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环境文旅两手抓,海滨渔村谱新篇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环境与文化的改善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曲阜师范大学“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于1月10日上午来到山东省日照市张家台村,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亲身体…… 沈秋月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日照张家台:渔业发展与乡村新变

在日照的海岸线上,张家台村宛如一颗镶嵌在蓝色画布上的明珠,以其独特的渔业文化和发展模式,展现着乡村发展的新面貌。近日,“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深入张家台村,通过实地调研、采访…… 马雅茹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医路同行,温暖传递

在医疗事业日新月异的今天,志愿服务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连接医患之间的温暖桥梁。医院,这个生命与希望交织的地方,不仅需…

张家台渔村基础设施升级,助力旅游业蓬勃发展新篇章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2025年1月24日,围绕“智绘乡村新画卷,情讲故园…

曲园学子三下乡:走进合作社,探寻新道路

在乡村发展的广袤天地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正成为一股强劲的驱动力,为乡村带来新的活力与希望。这一创新模式深度融合了党组…

环保与渔业文化并进,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山东日照的蔚蓝海岸线上,张家台村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独特的渔村文化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曲阜师…

山东大学红链先锋队寒假社会实践:调研学社衔接 传承红色基因(舟山分队)

为深入了解基层团组织建设情况,探索激活基层团组织活力的有效路径,近日,来自山东大学红链先锋队深入浙江省舟山市社区基层…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日照市档案馆研学纪实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日照市档案馆研学纪实图为档案馆参观内部通讯员尚滢供图图为组织人员进行参观前筹划通讯员尚滢供图图为实践队成员和其他学生的门前合影通讯员尚滢供图在日照这座充满历史韵味与现代活力的…
七秩曲园情,杏坛育梦长
在曲阜师范大学即将迎来建校7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为了追寻校友们的奋斗足迹,传承历久弥新的曲园精神。2025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校友会“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走进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睛’彩世界,你我‘瞳’行”主题研学活动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睛’彩世界,你我‘瞳’行”主题研学活动在这个骄阳似火的夏日,一群怀揣着对眼健康探索热情的学生,在曲阜师范大学勠力“铜”“锌”实践队成员们的带领下,踏上了前往日照爱尔眼科医…
曲园学子三下乡:桃林绽彩产业兴,支部领航富路长
2月3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社联建筑梦兴村”实践队踏入莱山区南水桃林村,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实地考察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初到南水桃林村,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
清扫社区,青春力量助力美好家园建设
2025年2月4日,由“寒冬暖人心,社区绘和谐”实践队发起的一场社区打扫卫生活动在威海市乳山市润泽社区顺利开展。此次活动以“清洁社区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旨在通过志愿者的实际行动改善社区环境,宣…
曲园学子扫雪活动进行中
2025年1月16日,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给烟台市福山区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银装,但同时也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为了确保道路畅通,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曲阜师范大学里巷相望实践队积极组织…
曲园学子新春送福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2025年1月18日万科社区联合曲阜师范大学里巷相望实践队开展了一场温馨而富有意义的“社区新春送福”活动。活动现场,实践队员们在…
濉溪县临涣镇文昌宫淮海战役纪念馆:一人之行,唱响青春“好声音”
濉溪县临涣镇文昌宫淮海战役纪念馆:一人之行,唱响青春“好声音”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文昌宫淮海战役纪念馆悄然展开,由一名同学独自踏上探寻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的旅…
青春曲园“古韵新风,文化薪传”小分队走进孔子博物馆,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历史文化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走进孔子博物馆,感受传统文化魅力2025年1月15日,来自历史文化学院的“古韵新风,文化薪传”小分队实践队员们前往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围绕孔子…
放眼前路,必达文化自强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