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莆仙戏源于福建莆仙地区,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是珍贵非遗。为了更好的了解和体验莆仙戏,2025年1月12日,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数艺非遗坊”实践队前往莆田市城厢区和荔城区进行实地学习。
游莆田博物馆,领悟戏史魅力
在文化传承之路上,每一次探索都是对历史的回望、对未来的助推。“数艺非遗坊”实践队走进莆田博物馆,开启了探寻莆仙戏历史的奇妙之旅。莆田博物馆承载着地域文化,其中的莆仙戏展区宛如艺术宝库,静静诉说着其数百年的辉煌。实践队成员们一路走来,馆内丰富的展品和资料映入眼帘,使他们系统了解莆仙戏从萌芽到蓬勃的历程,有着独特的风格与深厚的底蕴。参观结束后,实践队成员们沉浸在莆仙戏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古老的戏曲文化已不再枯燥,鲜活地融入他们内心。
图为实践队成员们在莆田博物馆内合照
图为实践队成员们参观莆田博物馆的场景
学莆仙戏技艺,传承非遗基因
受莆仙戏优秀文化力量的感召,实践队成员们自发学习莆仙戏动作。他们专注练习极具代表性的兰花指,手指轻弯,拇指与中指相触成圆,为掌握精髓反复练习,力求形神兼备。
图为实践队成员们学习兰花指的场景
随后,实践成员们满怀热忱前往元庙三清殿。在这里实践成员们惊喜地获得体验制作莆仙戏脸谱的机会。他们亲自动手,精心绘制,深刻体会到脸谱制作工艺的精妙与莆仙戏丰厚的文化内涵。
图为实践队成员们制作脸谱的场景
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传承现状
在文化多元发展的当下,为深入洞察莆仙戏的传承态势,实践队开展了问卷调查。实践队成员们在博物馆周边进行街头调研,由结果可以看出,居民对莆仙戏的认知程度与年龄有关联,年长群体因生活浸润更了解莆仙戏。
图为调查问卷填写场景
通过这次活动实践队成员们深刻感悟到,莆仙戏承载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也是凝聚情感的精神纽带。传承莆仙戏是青年的文化使命,应借助政策支持,创新传播、开展教育,让其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代代相传。
文/李湘云,龚旖帆
图/李宇轩,李鹭翔,林慧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2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