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环保与渔业文化并进,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苏惠婷

在山东日照的蔚蓝海岸线上,张家台村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独特的渔村文化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24日,围绕“智绘乡村新画卷,情讲故园旧时光”的实践主题走进张家台村,对这里的环保实践和渔业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采访了多位村民和村委会工作人员,了解了这座小渔村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传承和发展渔业文化,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张家台村的“新”与“鲜”

张家台村位于日照市卧龙山街道东部,两面环海,是一处典型的北方沿海渔村。随着海禁的开放,张家台村逐渐发展成为传统渔业与渔民生活的新家园。如今,走进张家台村,映入眼帘的是白墙青瓦的民宿、热闹的渔家饭店以及忙碌的渔港码头,无不散发着浓厚的海洋气息。

据采访了解得知,张家台村今天的繁荣可以用“新”和“鲜”两个字来概括。“鲜”自然指的是渔码头和炊烟袅袅中的渔家风味,而“新”则与穿村而过的阳光海岸绿道息息相关。这条绿道不仅提升了村庄的交通便利性,还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而来,为村庄的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守护碧海蓝天,共建美好家园

实践队员们经过采访村委会工作人员孔叔叔了解到,张家台村一直秉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张家台村面临着环境保护的严峻挑战。为了保护这片美丽的海洋家园,村民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

首先,在垃圾处理方面,张家台村实行了垃圾分类制度。村民们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类,并分别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中。同时,村里还设置了多个垃圾收集点,定期清理和转运垃圾,确保垃圾不落地、不堆积。同时张家台村在环境方面仍存在一一些问题。在与村委会书记的交流中,我们得知,尽管每日有垃圾车频繁往返,负责将垃圾运送至专门的废弃物处理场,但在一些区域,环境卫生状况仍待提升,特别是在村民居住区,可见到用于赶海的工具随意放置,以及建筑废弃物无序堆积目缺乏清理等情况出现。

其次,在渔业生产方面,村民们采取了更加环保的捕捞方式。他们使用更加环保的渔网和捕捞工具,减少了对海洋生态的破坏。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海洋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海洋生物的栖息地,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此外,张家台村还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和合理的管理方式,实现了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传承与创新并重,焕发新生机

张家台村的渔业文化源远流长,至今保留着北方沿海活态化的渔村渔港特色。据孔叔叔介绍,村里的渔民世代以捕鱼为生,渔业是村里的经济支柱。采用传统的渔业捕捞方式,比如手撒网、钓鱼、拉网等,这些捕鱼方式都融入了丰富的地方民俗和文化。村里还定期举办渔业文化节,邀请游客们前来参观和体验渔家生活,感受渔业文化的魅力。还会举行祭海、祭渔神等宗教仪式,祈求风调雨顺、渔获丰盈。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提高了游客对渔业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或举行祭海、祭渔神等宗教仪式,祈求风调雨顺、渔获丰盈。

此外,渔船、渔网以及捕鱼技巧都是张家台村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村里的人,尤其是渔民的后代,常常从小就开始接触和学习渔业技术,不仅仅是为了生计,更是为了传承这份特殊的文化。但现在也面临着村里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的问题,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张家台村的渔业文化也得到了更好地传承和创新。村民们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发了一系列以渔业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如海鲜市场、赶海园、渔家饭店等,让游客在品尝美味海鲜的同时,也能亲身体验渔村生活的乐趣。

村委会工作人员表示,张家台村在保护渔业文化的同时,也注重创新和发展。他们鼓励村民利用互联网和直播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将海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这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也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

文旅融合,共绘新图景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张家台村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的发展之路。阳光海岸绿道的建设为村庄带来了大量游客,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村民们纷纷利用自家房屋开设民宿和饭店,为游客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

此外,张家台村还积极策划推出一批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丰富了游客的游玩体验。这些新业态的涌现不仅提升了村庄的知名度,也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通过对张家台村的实地考察和采访,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这座小渔村在环保和渔业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张家台村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传承和发展了渔业文化,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张家台村将继续秉持着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和发展渔业文化,为游客提供更加美好的旅游体验,也为村民创造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

张家台村的故事是日照市乃至整个山东省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它告诉人们,只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只有传承和创新并重,才能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图为张家台村渔民售卖海产品

图为张家台村环境宣传标语

图为张家台村的一些摊位

图为实践队队员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2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深入基层,探索学社衔接与红色历史

近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红链先锋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到学校周边以及成员各自家乡的社区基层团组织,展开了一次以学社衔接和红色历史为主题的全面调研活动。此次实践活动旨在促…… 王苏酥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课后辅导,点亮学子求知路

图为志愿者与学生一对一辅导的场景,学生在认真做笔记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志愿者们制定了个性化的辅导计划,确保每个学…

医路同行,温暖传递

在医疗事业日新月异的今天,志愿服务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连接医患之间的温暖桥梁。医院,这个生命与希望交织的地方,不仅需…

张家台渔村基础设施升级,助力旅游业蓬勃发展新篇章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2025年1月24日,围绕“智绘乡村新画卷,情讲故园…

曲园学子三下乡:走进合作社,探寻新道路

在乡村发展的广袤天地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正成为一股强劲的驱动力,为乡村带来新的活力与希望。这一创新模式深度融合了党组…

环保与渔业文化并进,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山东日照的蔚蓝海岸线上,张家台村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独特的渔村文化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曲阜师…

最新发布

医路同行,温暖传递
在医疗事业日新月异的今天,志愿服务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连接医患之间的温暖桥梁。医院,这个生命与希望交织的地方,不仅需要高精尖的医疗技术,更离不开人文关怀的温暖力量。为此,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
张家台渔村基础设施升级,助力旅游业蓬勃发展新篇章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2025年1月24日,围绕“智绘乡村新画卷,情讲故园旧时光”的实践主题,在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的张家台村展开了深入细致的实践调查…
传承青春梦想,安徽工业大学学子母校行:助力梦想,感恩母校
(通讯员周巨胜)为深入贯彻落实高校服务社会、传播文化的使命,进一步宣传安徽工业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办学理念,增进高中母校学子对大学生活和专业选择的了解,安徽工业大学工大毓秀宣讲团实践小队于1月13日踏上…
曲园学子三下乡:走进合作社,探寻新道路
在乡村发展的广袤天地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正成为一股强劲的驱动力,为乡村带来新的活力与希望。这一创新模式深度融合了党组织的引领优势与合作社的经济效能,开启了乡村振兴的全新征程。2025年1月20日,曲阜…
匠心淬炼强本领 实干筑基谋创新
匠心淬炼强本领实干筑基谋创新——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赴德上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寒假社会实践纪实为深化产教融合,引导青年学子在产业一线锤炼工匠精神,2024年1月10日至1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青…
山东大学红链先锋队寒假社会实践:调研学社衔接 传承红色基因(舟山分队)
为深入了解基层团组织建设情况,探索激活基层团组织活力的有效路径,近日,来自山东大学红链先锋队深入浙江省舟山市社区基层团组织,开展了以“学社衔接与红色历史宣传:激活基层团组织活力的调研与实践”为…
溯源莆仙戏韵,传承非遗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莆仙戏源于福建莆仙地区,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是珍贵非遗。为了更好的了解和体验莆仙戏,2025年1月12日,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
母校宣讲,薪火相传
为响应学校号召,向高中的学弟学妹们宣传南信大,弘扬南信大“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精神,唐子豪与其高中同学与2025年1月21日下午17:00返回母校“江苏省镇江中学”(以下简称“镇中”)进行母校行宣讲活动…
行之有效队深入乡村地区,探寻乡村家风文明新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
探寻王尽美烈士精神,点燃青春奋斗之火
2025年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实践队怀着崇敬与期待,踏入位于山东省诸城市的王尽美烈士纪念馆,开启了一场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的特殊旅程。此次参观,不仅是对革命先辈光辉事迹的回顾,更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