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电气学子返家乡:探寻宣纸文化,发扬文化传承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杨童

一、前言

宣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卓越的品质享誉世界。为了更好地了解宣纸的制作过程、传承现状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我们一行大学生于2025年1月前往安徽省宣城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亲身体验,深入了解宣纸的制作工艺、文化内涵及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二、调研背景与目的

宣纸起源于唐代,因产于宣州府(今宣城市)而得名,被誉为“纸中之王”。其制作工艺复杂,需经过选料、浸泡、蒸煮、漂白、打浆、抄纸、晒纸等多道工序,历时一年以上才能完成。宣纸具有质地绵韧、洁白细腻、耐老化、不变色等特点,尤其适合书画创作和古籍修复。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传统手工艺面临严峻挑战,宣纸制作也不例外。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

1. 了解宣纸的传统制作工艺及其文化价值;

2. 探讨宣纸产业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3. 分析宣纸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4. 提出促进宣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三、调研过程

1. 实地考察

我们首先参观了宣城市泾县的中国宣纸文化园。这里是宣纸生产的核心区域,拥有完整的传统宣纸制作工艺流程。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原料处理区、纸浆制作区、抄纸车间和晒纸场。通过实地观察,我们深刻感受到宣纸制作的精细与复杂。

2. 访谈交流

我们与宣纸制作技艺传承人、工厂负责人及当地居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传承人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宣纸的历史、制作工艺及其文化意义。工厂负责人则从产业角度分析了宣纸的市场现状、面临的竞争压力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3. 亲身体验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亲自参与了部分宣纸制作工序,如选料、打浆和抄纸。通过亲身体验,我们更加体会到宣纸制作的艰辛与不易,也对传统手工艺人的匠心精神深感敬佩。

四、调研发现

1. 宣纸制作工艺的独特性

宣纸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尤其是原料的选择和处理。宣纸的主要原料是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后,才能制成优质的纸浆。抄纸和晒纸是宣纸制作的关键环节,需要极高的技艺和经验。

2. 宣纸产业的现状

目前,宣纸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市场需求萎缩、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年轻一代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减弱。尽管宣纸在书画界和古籍修复领域仍有较高的需求,但其市场份额正在被现代工业用纸逐渐侵蚀。

3. 传承与创新的尝试

为了应对挑战,一些宣纸生产企业开始尝试创新。例如,开发适合现代艺术创作的新型宣纸,推出宣纸文创产品,以及通过电商平台扩大销售渠道。此外,当地政府也加大了对宣纸文化的宣传力度,将其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

五、问题与挑战

1. 传统工艺的传承困境

宣纸制作工艺复杂,学习周期长,且工作环境较为艰苦,导致年轻人不愿从事这一行业。目前,宣纸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技艺传承面临断代风险。

2. 市场竞争压力

随着现代工业用纸的普及,宣纸的市场份额逐渐缩小。如何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宣纸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3. 文化认同感减弱

在现代社会中,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减弱,宣纸的文化价值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和传播。

六、建议与对策

1. 加强技艺传承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宣纸制作技艺传承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年轻人学习传统工艺。同时,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将宣纸制作技艺纳入职业教育体系。

2. 推动产业创新

宣纸生产企业应积极探索创新路径,开发适合现代市场需求的新型产品。例如,结合现代艺术创作需求,推出不同规格和功能的宣纸;利用宣纸的文化属性,开发文创产品,提升附加值。

3. 加强文化宣传

通过举办宣纸文化节、书画展览等活动,提升宣纸的文化影响力。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向年轻一代宣传宣纸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认同感。

4. 发展文化旅游

宣城市可以依托宣纸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通过建设宣纸文化体验馆、手工艺作坊等,吸引游客参与宣纸制作过程,提升宣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七、结语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宣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工艺和文化价值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然而,宣纸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亟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其可持续发展。作为大学生,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能够为宣纸的传承与创新贡献一份力量,让这一古老的文化瑰宝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2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投身社会实践,我做交通指挥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寒假拿到机动车驾驶证后,我怀着对基层生活的好奇与想要锻炼自身能力的渴望,我投身到农村交通指挥官的基层社会实践活动中。这段经历如同一扇窗…… 丁彦超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三下乡|阳光“童”行 绿记心间

为普及环保知识,启迪未来环保力量,助力打造“齐鲁样板”乡村振兴生态环境,1月19日,数学与统计学院“1+1”志愿服务队深入校…

曲阜师范大学“青春践履,探菌致知”社会实践队三下乡----青春践履,奉献社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青年力量不可或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担当。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

三下乡|探索创新机遇路 担当持续发展责

为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热情,提高创新创业能力,1月18日,数学与统计学院“1+1”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号召,深入…

穿越时光的傩戏之约:宁都中村社会实践全记录

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古老的传统文化似乎逐渐被遗忘。然而,在江西宁都的中村,有一项被称为“戏曲活化石”的傩戏,至今仍在年…

青春暖流润乡村,尊老爱老传温情

曲阜师范大学“儒风摆渡人”实践队员于2月2日抵达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镇南泉村,用实际行动践行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为乡村注入…

最新发布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学子贵州之行,为乡村教育添砖加瓦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乡村教育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一环。近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几位大学生,带着对乡村孩子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担当,奔赴贵州省贵阳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乡村教育实践活…
探寻芜湖文化传承
探寻芜湖文化传承一.实践背景芜湖,古称“鸠兹”,自古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的美誉,是一座饱含徽文化灵秀之气的美丽江城。本次社会实践聚焦于芜湖的文化传承,旨在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魅…
传承文化之美 点亮童年之光--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寒托班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电头:大学生网报南京1月28日电(通讯员陈雨涵)导语:岁暮天寒,数九寒天。为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与文化认同感,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志愿者于2025组织南京梅园社区开展以“非遗润童心,巧手传匠心…
调研:视野的飞跃与实践的落地
调研,是一场开拓的历程,既是领域的开拓,更是视野的开拓。在此过程中,我们将学校和社会连结了起来,学生不再是脱离社会的个体,而与社区、企业等多个社会组织融合在了一起。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食…
风筝馆中悟非遗 青春路上续华章
风筝馆中悟非遗青春路上续华章(通讯员王子仲)1月22日,来自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脉相承,古韵新生”社会实践团队的4名大学生走进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开启“守护非遗风筝,弘扬传统文化”实践之旅。踏入…
桑榆未晚,桃李初绽——社区绘就老幼和谐画卷
2025年2月4日,曲阜师范大学“心光社区行,暖烛关怀递”实践队员们深入当地社区,秉持着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宗旨,精心组织社区老人和儿童参与了一系列旨在提升生活质量、增强安全意识的,主题为桑榆未晚,桃…
骆岗革故展新象,合肥溯源启盛章 ——安徽财经大学学生团队赴安徽合肥骆岗公园开展实地调研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五位一体”协调发展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参考标准。为进一步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探寻合肥市十年发展的斐然成绩,继承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安徽财经大学董婧妍、王静雯…
历史映匠心,科技赋新篇——大学生探秘潍坊风筝博物馆体验非遗传承
(通讯员王子仲)1月22日,来自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脉相承,古韵新生”社会实践团队的4名大学生走进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科技赋能非遗,传承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参观风筝发展…
塔大学子返家乡,胡杨精神暖社区
2025年2月4日,为响应国家“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益心益意”实践团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市老沙湾路社区,开展为期一周的社区服务活动。团队成员们…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传承焦裕禄精神,奏响青春奋进曲
为深入了解老一辈红色精神,2025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韵传薪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省淄博市焦裕禄纪念馆,开展了一场旨在传承焦裕禄精神的实践活动,汲取榜样力量,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