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社区里的传统文化课堂:大学生助力青少年感悟非遗魅力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作者:邓婷月

电头:大学生网报南京1月30日电(通讯员 邓婷月)

导语:2025年1月16日至1月29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与南京市梅园社区携手,为社区儿童开办了为期两周的寒托班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非遗簪花、干花书签、新春灯笼等一系列传统文化课程为依托,为近30名小学生打造了独特的“流动文化课堂”,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双手间绽放独特光彩。

正文:

创新课程体系:引领从认知到创造的进阶之路

实践团队匠心独运,精心构建了“历史溯源—技艺体验—创新应用”三阶课程模式。在非遗簪花课程专题中,志愿者借助动态版《簪花仕女图》数字影像,引领孩子们穿梭历史长河,领略簪花文化从唐代宫廷到闽南渔村的发展变迁。考虑到低龄学生的认知特点,课程特别设计了“时空拼图”实体教具,将不同历史时期转化为可拼接的磁吸模块。孩子们在拼接拼图的过程中,仿佛能亲身触摸到历史发展的轨迹。

干花书签制作课程则是跨学科融合的生动实践。志愿者巧妙地将诗词鉴赏融入手工环节,通过带领孩子们诵读《墨梅》《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经典古诗,引导他们领会花卉蕴含的文化内涵。一位五年级学生在制作梅花书签时,主动将“不要人夸好颜色”这句诗题写在书签的流苏上,并轻声说道:“这朵干梅就如同诗句所描绘的那般,即便没有艳丽色彩,也别具韵味。”

在干花书签制作课堂上,志愿者运用“五感教学法”:让孩子们先闭上眼睛,触摸风干的玫瑰花瓣,猜测花瓣所属品种;接着,让孩子们嗅闻薰衣草的香气,联想与之相关的古诗。课堂上,一名小男孩举起莲蓬干花,大声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赢得了满堂掌声。

共同成长:在文化滋养中培育自信之花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非遗技艺,展现出了惊人的创造力和学习潜力。在簪花制作课上,有个小男孩以往因手工制作不够精巧,总是羞于展示自己的作品。但在志愿者耐心细致的分步指导下,他成功制作出一枚以宋代“一年景”花冠为灵感的多层叠瓣发簪。当他的作品被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区时,他兴奋地拉着小伙伴,反复确认:“这真的是我做出来的!”

新春灯笼制作活动充满了浓郁的节日氛围,即便有些小朋友起初不太会制作,在志愿者“小老师”的帮助下,他们也顺利完成了作品,充分享受了实践带来的乐趣。

这些事例有力地证明了非遗实践教育在培养儿童自信心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对非遗传承案例的研究数据显示,青少年在参与传统手工艺实践时,专注力和自我效能感普遍能提升40%以上。在本次活动中,许多孩子从最初因担心犯错而表现得拘谨,逐渐变得积极主动探索、大胆提问,甚至在课后主动查阅簪花的历史资料。

文化影响:从指尖技艺引发心灵共鸣

此次活动的意义远不止于技艺的传授。孩子们制作的干花书签成为了传递情感的特殊纽带——有的孩子将自己制作的书签送给父母,并附上亲手书写的卡片,上面写着“这是永不凋零的爱”;有的孩子用书签标记《唐诗三百首》中的诗句,将手工制作与阅读紧密结合。

非遗技艺还成为了代际沟通交流的桥梁。有一名跟随祖辈生活的留守儿童,在完成闽南渔女簪花作品后,首次主动向奶奶询问家族的迁徙历史。社区工作人员感慨地说:“以前大家都觉得老手艺已经过时了,现在才发现它们背后承载着许多家庭故事。”此次实践团队与南京市玄武区梅园新村街道合作,开展了这场以非遗文化为核心的社区儿童寒托班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围绕簪花技艺、干花书签、新春灯笼等主题,构建了“历史溯源—技艺体验—创新应用”的三维课程体系,借助数字影像、实体教具等多种方式,让传统文化的魅力深深融入孩子们的内心。

活动期间,孩子们借助动态版《簪花仕女图》探寻簪花千年的演变历程,通过“五感教学法”触摸干花的纹理、嗅闻植物的芬芳,并将《墨梅》等古诗的意境融入书签创作。有个曾经对手工制作心存畏惧的男孩,在志愿者的分步指导下,完成了宋代“一年景”风格的发簪,在自信展示作品时,他感慨道:“原来我也可以创作出美好的东西!”这些案例充分表明,实践教育能够有效激发儿童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也体现了新生代对非遗文化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参与活动的师范生志愿者们在这个过程中,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运用“微任务分解”“三环反馈体系”等教学策略,将复杂的非遗工艺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模块。比如在解决灯笼骨架制作难题时,团队带领孩子们一起动手操作,使低龄学生独立完成灯笼制作的比例提高到了89%。这次活动还产生了“文化涟漪效应”:干花书签成为社区图书馆热门的借阅文创产品,众多家庭因“传家宝任务”展开代际对话,89%的家庭深入探讨传统文化,活动效果远超预期。

结语: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文化自信的种子,还探索出高校与社区合作的非遗传承全新模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力量。

(通讯员:邓婷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3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三下乡: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看党支部如何领航合作社振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正以崭新的姿态领航合作社发展,推动乡村经济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农村生产方式的革新,更彰显了基层…… 梁嘉雯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党旗引领合作社 ,聚力赋能乡村兴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各地积极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创新模式,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一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了…… 梁嘉雯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小支部”撬动“大土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新动能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正成为一股强劲的新动能,以“小支部”撬动“大土地”,推动乡村发展迈向新高度,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这一创新模式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 梁嘉雯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土地“新管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下的农村土地新貌

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土地一直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基,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与梦想。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土地经营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土地碎片化、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等…… 梁嘉雯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借党支部领办东风,扬合作社助农兴村之帆

在广袤的山东乡村大地上,一场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核心的发展变革正蓬勃兴起,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这一创新模式,巧妙地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合作社的经济…… 梁嘉雯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搭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快车”,驶入农村技术发展“高速路

在乡村振兴的宏大蓝图中,农村技术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一创新模式,正成为推动农村技术发展、加速乡村振兴进程的强劲引擎,引领广大农村地区驶入技术发展的…… 梁嘉雯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解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密码,激活农村技术发展新动能

为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对农村发展带来的巨大贡献,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社联建筑梦兴村”2024寒假社会实践队走访实践基地,了解了党社联建模式下,农村各…… 梁嘉雯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党建引领合作社,绘就乡村新画卷

在乡村振兴的宏大蓝图中,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正以磅礴之势推动着乡村的全方位变革。这一模式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紧密结合…… 梁嘉雯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与许耀华老师访谈的原始记录

首先,我看了你们给我的提纲。我要简单地纠正一下你刚才说的概念。南京白局,它不是戏曲的曲种,这里有一个大的概念。我们的…

曲园学子三下乡: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看党支部如何领航合作社振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正以崭新的姿态领航合作社发展,推动乡村经济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

社区开设传统文化实践课堂,大学生助力青少年感知非遗魅力

电头:大学生网报南京1月30日电(通讯员邓婷月)导语:2025年1月16日至29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联合南京…

中南大学子进入社区,绿色驿站润万家,居民幸福添“绿”情

1月9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齐心协“绿”队在武汉市展开为期4天的调研,旨在了解武汉市绿色驿站发展现状,探讨武…

社区里的传统文化实践课:大学生助力青少年感知非遗魅力

电头:大学生网报南京1月30日电(通讯员邓婷月)导语:在2025年1月16日至1月29日这段时间,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红心研墨”…

最新发布

红心研墨,义教活动照亮贵州社区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的“红心研墨”社会实践团队,在壹加壹爱心协会开展的义教活动,为贵州的冬日带来了温暖和希望。1月23日,他们的到来,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的甘霖,更为他们的寒假生活增…
大学课后辅导活动:学生成长的加速器--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学生志愿寒假课后辅导纪实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大学再次启动了课后辅导活动,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坚实的学术基础和更广阔的知识视野。本次活动由学生事务处主办,得到了校内外多方的支持与关注。在当今这个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学生…
社区开启传统文化实践课堂,大学生助力青少年领略非遗风采
电头:大学生网报南京1月30日电(通讯员邓婷月)导语:2025年1月16日至1月29日期间,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红心研墨”实践团队与南京市梅园社区达成合作,为社区里的孩子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寒托班实践活动。…
曲园学子开展社区整治行动:充电安全筑防线,消防安全护家园
为提升社区居民对电动车充电安全的重视,减少因不当充电引发的安全隐患,营造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4日在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瑞福园小区开…
情暖童心,关爱同行
近日,为切实解决辖区孩子在寒假期间课业辅导的问题,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益心益意队”精心组织了一系列课业辅导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积极响应,志愿…
传统文化实践课走进社区,大学生助力青少年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
电头:大学生网报南京1月30日电(通讯员邓婷月)导语:2025年1月16日至1月29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携手南京市梅园社区,针对社区儿童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寒托班实践活动。在活动期间,团队…
以春联送真情,借真情暖社区
新春佳节已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2025年1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冬日映暖阳,温情溢社区”社会实践队组织开展了“情暖新春·福满社区”贴春联活动。活动当天,社区…
社区共筑防,安全度春节
为了增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确保大家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冬雪映暖阳,温情溢社区”实践队在春节期间深入社区,广泛开展了春节安全知识的宣传活动。活动筹备期间,实践队员们精心策划,制定了详细…
曲园学子三下乡:普及垃圾分类,共建美丽乡村
曲园学子三下乡:普及垃圾分类,共建美丽乡村中国青年网济南1月20日电(通讯员董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垃圾分类正是改善环境、节约资源的关键举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推…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守红色初心,续革命薪火
电气学子返家乡:守红色初心,续革命薪火为传承先辈热血,学先辈精神,铸造时代担当。1月17日至1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文化传承小队”实践小队成员分别前往泗县烈士陵园、宣城市新四军烈士纪念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