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投身垃圾分类实践,感悟乡村环保之重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作者:董磊

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垃圾分类成为了守护绿水青山的关键一环。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风展红旗如画实践队的一员,我有幸参与了在济南市归德街道开展的垃圾分类宣传普及活动以及街道清扫志愿活动。这段经历,这段经历如同一场特殊的成长洗礼,让我对环保事业、乡村发展以及个人的社会责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与感悟。

最初决定参与这次社会实践,是源于内心对环保事业的那份热忱。在城市中,垃圾分类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但我深知,广袤的乡村在环保理念和行动上,与城市还存在一定差距。我渴望能为乡村环境改善出一份力,让乡村也能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大步前行。而且,我明白社会实践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绝佳机会,能让我走出校园的象牙塔,真切地感受社会、了解民生。

在实践活动的前期的双线调查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全面了解民情对于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只有精准地把握村民的需求,才能让宣传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图为实践队员将设计的宣传材料张贴于垃圾房侧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董磊 供图

垃圾分类知识小课堂是活动的高潮部分,互动问答

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顶点,村民们踊跃回答问题,每一次正确的回答都让我看到了希望。通过这个环节,我不仅看到村民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在逐步提高,也感受到他们对环保事业的支持和热情。宣传活动结束后的街道清扫活动,更让我切实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街道在我们的努力下变得干净整洁,垃圾被正确分类投放,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图为实践队员为村民开展垃圾分类普及课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董磊 供图

走进乡村,与村民们深入交流,我看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也看到了乡村在环保方面面临的挑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意识到自己有责任为乡村环保事业贡献力量。这种责任感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化作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动力。我开始思考如何将在实践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如何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关注乡村环保,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垃圾分类不仅仅是环保问题,更是乡村文明进步的体现。一个能够做好垃圾分类的乡村,必然有着良好的环境卫生和村民较高的环保意识。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村民的环保素养,这有助于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也看到了乡村垃圾分类面临的诸多困难。部分村民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宣传推广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没有覆盖到每一位村民。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村民共同努力来解决。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监管力度;社会组织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村民的参与度;村民自身也要积极转变观念,主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回顾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宣传活动,更是一次深入乡村、了解乡村、服务乡村的宝贵经历。我深知自己所做的只是乡村环保事业中的一小步。但每一步都充满了意义,每一次努力都可能带来微小却积极的改变。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汇聚起全社会的力量,垃圾分类的理念会像星星之火,在乡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形成燎原之势,点亮乡村振兴的绿色明灯,让每一个乡村都成为绿水青山间的美丽家园。(通讯员 董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3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赋能垃圾分类,共筑绿色校园

今天我有幸回到高中母校,于中会议厅里进行一场关于垃圾分类的宣讲活动。作为高中的学长学姐,我们肩负着传递环保知识、引领绿色风尚的责任,为学弟学妹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之旅…… 夏琳艳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控制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乡贤与大学生携手,共绘乡村生态新画卷

2025年1月31日,我回到家乡-福建宁德寿宁际头村,有幸参与了本年度的大学生公益基金发放活动。同时,我们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学生在行动”寒假生态环保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向知识…… 夏琳艳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控制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点亮绿色生活,传递环保理念

在当今社会,环保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推动环保行动的重要阵地。今天,我有幸走进社区,开展了一场环保知识宣讲活动,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环保理念深…… 夏琳艳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控制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共建无废城市,共享绿色家园

2025年1月4日,东北大学志愿者夏琳艳,刘芳彤,刘筱霏,范宸鸣联合港城大街街道工农里社区开展了一场以“共建无废城市,共享绿色生活”为主题的垃圾分类行动,这场环保活动由一群来自东北…… 夏琳艳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控制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打造清洁社区,共筑绿韵生活

在2025年1月国家生态环境部印发的《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争取到2027年,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推动…

青春赋能垃圾分类,共筑绿色校园

今天我有幸回到高中母校,于中会议厅里进行一场关于垃圾分类的宣讲活动。作为高中的学长学姐,我们肩负着传递环保知识、引领…

返乡实践践初心,青春助力家乡行

在寒假期间,本人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投身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展现了新时代大…

安徽工业大学马鞍山探索队参观马鞍山市文化馆

为加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知名度。安徽工业大学马鞍山探索队前往马鞍山市文化馆2025年1月10日,队员们一同走进了马鞍山市文化…

关爱社区老人:寒冬里的温暖篇章

老人为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与力量,值得我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关爱。1月27日,借助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深挖沂蒙红嫂精神,赓续红色文化长流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深挖沂蒙红嫂精神,赓续红色文化长流为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红色文化价值的理念,激发红色精神在民族复兴中的创新活力。2025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韵传薪…
大别山革命纪念馆社会实践报告
大别山革命纪念馆社会实践报告为积极了解我国红色文化,1月25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学生,通过参观大别山革命纪念馆,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与社会责…
电气学子返家乡之张飞板面:一碗面条,千年传奇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载体。张飞板面,这道以三国名将张飞命名的面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一碗面条,承载着千年…
深入桂林寻红迹 汲取力量启新程
为了探索桂林红色历史,延续红色文化脉络,丰富中国红色文化宝库,为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提供素材,广西师范大学红迹守望队于2025年1月10日-1月13日前往桂林市区进行红色资源调研。红迹守望队前往救亡日报社…
我把安工大带回家
我把安工大带回家:传递校园温暖与知识之光2025年2月3日星期一,胡君回到家乡仁寿县,走进了自己曾经就读的高中仁寿一中北校区。在学校的支持下,他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会。教室里座无虚席,学弟学妹们满…
团队探访古镇村民,激发狮头发展活力|广西师大“桂影流韵 纸狮承辉”实践团赴大圩古镇对村民
为了探究灵川县纸塑狮头在当地的影响,1月9日,广西师大“桂影流韵纸狮承辉”实践团前往灵川县大圩古镇进行实地调研,团队成员深入群众之中,采访当地村民,用青春力量推动纸塑狮头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在对村…
安工大学子返家乡:文化长河,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华彩乐章
安工大学子返家乡:文化长河,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华彩乐章为积极弘扬家乡文化,增强当代大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寒假期间,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的六名学生组成了实践团队,分成两个小队在各自…
大学生回校科普人工智能开启校园科技新视野
大学生回校科普人工智能开启校园科技新视野1月20日上午10点,来自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六安、阜阳、山西、甘肃等地“星火亮路、科普伴行”实践团队的大学生杨芮满怀热忱地回到高中母校舒城第一中学,举…
学子三下乡:服务零距离,社区更温馨
为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共建美好家园。大学生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我为社区治理出良策”,“迎新春贺新年为老人送春联”,“清扫街道”等志愿活动。正在进行寒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曲阜师范大学化学…
曲园学子三下乡:青鸟计划家乡行,青春绽放在基层服务
为助力大学生了解家乡发展,促进人才返乡,2025年1月13日,来自铂击长空实践队的队员刘桂铭积极响应青鸟计划家乡行,满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与建设家乡的热忱,毅然踏上了回报家乡的实践之旅。活动前期,青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