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深挖沂蒙红嫂精神,赓续红色文化长流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杨君娜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深挖沂蒙红嫂精神,赓续红色文化长流

为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红色文化价值的理念,激发红色精神在民族复兴中的创新活力。2025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韵传薪”社会实践队奔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桃棵子村——沂蒙红嫂故居所在地。

初入红村,感知历史余温

实践队刚踏入桃棵子村,浓郁的红色气息便扑面而来。进村路旁,刻有“红嫂故里”等字样的红色框柱整齐排列,仿佛岁月的守护者,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村道两侧墙上,一幅幅描绘沂蒙红嫂故事的壁画生动鲜活,引领队员们穿越时空,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队员们来到沂蒙红嫂故居。这座青砖灰瓦的小院,虽质朴无华,却满溢着历史的厚重。屋内的土炕、木桌、旧农具,都保留着当年的模样,无声地见证着红嫂们的生活与奉献。队员们轻步慢行,仔细观察每一处细节,触摸着历史的痕迹,心中满是敬畏。

深挖事迹,领悟红嫂精神

通过查阅资料和与村民交流,队员们了解到沂蒙红嫂是沂蒙山区广大女性群体的光辉代表。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她们用柔弱的身躯扛起了拥军支前的重任。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的场景屡见不鲜,她们忍着与亲人分离的悲痛,只为让亲人奔赴前线保家卫国;还有众多红嫂不辞辛劳,日夜赶制军衣、军鞋,碾米磨面,为部队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明德英和祖秀莲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941年冬,明德英在反“扫荡”中机智救下受伤小战士,甚至用乳汁挽救其生命。1943年,祖秀莲不顾危险悉心照料受伤战士郭伍士40多天,助其转危为安。她们的故事,是沂蒙红嫂无私奉献、英勇无畏精神的生动写照,让队员们深受触动。

多元实践,传承红色力量

为了深入挖掘沂蒙红嫂精神的内涵,队员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他们在村里组织了“沂蒙红嫂精神大家谈”活动,邀请村里的老人讲述当年红嫂们的故事。老人们回忆起往昔,眼中闪烁着光芒,队员们围坐一旁,认真聆听,不时记录,在交流中进一步感受红嫂精神的伟大。队员们还精心编排了红色短剧,在村里的广场上为村民们演出。短剧生动再现了沂蒙红嫂拥军支前的场景,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观看。演出过程中,不少村民被剧中情节打动,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这场演出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更让红嫂精神在村民心中扎根。此外,队员们深入到村民家中,与村民一起制作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手工艺品,如绣有红嫂图案的鞋垫、绘制着革命场景的剪纸等。在制作过程中,队员们向村民学习传统技艺,同时也向他们宣传沂蒙红嫂精神,在欢声笑语中传承红色基因。

探寻根源,追溯精神之源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沂蒙红嫂精神的形成背景,队员们参观了村里的红色文化展览室。展览室里陈列着大量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实物,生动展现了沂蒙山区的革命历史。队员们认真观看每一件展品,仔细阅读文字介绍,了解到沂蒙山区有着深厚的革命传统,党和军队在长期斗争中与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这种军民鱼水情,成为沂蒙红嫂们支持革命的坚实基础。

传承火种,播撒红色希望

此次桃棵子村的实践活动,让“鲁韵传薪”社会实践队队员们收获颇丰。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沂蒙红嫂的英勇事迹,更深刻领会了沂蒙红嫂精神的内涵。队员们表示,将把这份精神铭记于心,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沂蒙红嫂精神。他们计划通过举办红色文化讲座、制作宣传海报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沂蒙红嫂精神,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3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赋能垃圾分类,共筑绿色校园

今天我有幸回到高中母校,于中会议厅里进行一场关于垃圾分类的宣讲活动。作为高中的学长学姐,我们肩负着传递环保知识、引领绿色风尚的责任,为学弟学妹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之旅…… 夏琳艳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控制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乡贤与大学生携手,共绘乡村生态新画卷

2025年1月31日,我回到家乡-福建宁德寿宁际头村,有幸参与了本年度的大学生公益基金发放活动。同时,我们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学生在行动”寒假生态环保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向知识…… 夏琳艳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控制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点亮绿色生活,传递环保理念

在当今社会,环保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推动环保行动的重要阵地。今天,我有幸走进社区,开展了一场环保知识宣讲活动,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环保理念深…… 夏琳艳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控制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共建无废城市,共享绿色家园

2025年1月4日,东北大学志愿者夏琳艳,刘芳彤,刘筱霏,范宸鸣联合港城大街街道工农里社区开展了一场以“共建无废城市,共享绿色生活”为主题的垃圾分类行动,这场环保活动由一群来自东北…… 夏琳艳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控制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打造清洁社区,共筑绿韵生活

在2025年1月国家生态环境部印发的《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争取到2027年,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推动…

青春赋能垃圾分类,共筑绿色校园

今天我有幸回到高中母校,于中会议厅里进行一场关于垃圾分类的宣讲活动。作为高中的学长学姐,我们肩负着传递环保知识、引领…

返乡实践践初心,青春助力家乡行

在寒假期间,本人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投身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展现了新时代大…

安徽工业大学马鞍山探索队参观马鞍山市文化馆

为加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知名度。安徽工业大学马鞍山探索队前往马鞍山市文化馆2025年1月10日,队员们一同走进了马鞍山市文化…

关爱社区老人:寒冬里的温暖篇章

老人为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与力量,值得我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关爱。1月27日,借助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最新发布

鲁锦文化绽新程,中英传播启新篇
为创新鲁锦传播形式,促进鲁锦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曲阜师范大学鲁韵锦途实践队于1月28日开发出鲁锦小程序。弘扬一种文化,首先当使公众了解此文化为何物。而向公众介绍鲁锦一直是鲁韵锦途实践队的实践宗旨。鲁…
鲁锦文创焕新颜,表情传播启新篇
为加深对鲁锦文化的认识,进一步巩固实践队前期的宣传成果,创新文化传播方式,让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鲁韵锦途实践队于2月6日成功推广了鲁锦文创表情包…
传承鲁锦文化,创新宣传方式
2025年2月2日,鲁韵锦途实践队在前期深入调研鲁锦文化的基础上,开启了紧张而有序的材料整理工作。队员们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将收集到的丰富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为后续的宣传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整理过程中…
铭记历史使命 弘扬红色文化
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2025年1月18日,四川农业大学“风协红色文旅小分队”组织成员走进了位于成都市的温江区博物馆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到达温江区博物馆后,在博物…
大别山革命纪念馆社会实践报告
大别山革命纪念馆社会实践报告为积极了解我国红色文化,1月25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学生,通过参观大别山革命纪念馆,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与社会责…
电气学子返家乡之张飞板面:一碗面条,千年传奇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载体。张飞板面,这道以三国名将张飞命名的面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一碗面条,承载着千年…
三下乡:投身垃圾分类实践,感悟乡村环保之重
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垃圾分类成为了守护绿水青山的关键一环。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风展红旗如画实践队的一员,我有幸参与了在济南市归德街道开展的垃圾分类宣传普及活动以…
深入桂林寻红迹 汲取力量启新程
为了探索桂林红色历史,延续红色文化脉络,丰富中国红色文化宝库,为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提供素材,广西师范大学红迹守望队于2025年1月10日-1月13日前往桂林市区进行红色资源调研。红迹守望队前往救亡日报社…
我把安工大带回家
我把安工大带回家:传递校园温暖与知识之光2025年2月3日星期一,胡君回到家乡仁寿县,走进了自己曾经就读的高中仁寿一中北校区。在学校的支持下,他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会。教室里座无虚席,学弟学妹们满…
团队探访古镇村民,激发狮头发展活力|广西师大“桂影流韵 纸狮承辉”实践团赴大圩古镇对村民
为了探究灵川县纸塑狮头在当地的影响,1月9日,广西师大“桂影流韵纸狮承辉”实践团前往灵川县大圩古镇进行实地调研,团队成员深入群众之中,采访当地村民,用青春力量推动纸塑狮头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在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