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文化烽火,赓续红色血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红色基因”社会实践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作者:于晓愉

长沙,这座蕴含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因橘子洲头的存在而更具红色魅力。作为全国首批“红色旅游”经典景点之一,橘子洲头承载着丰富的红色记忆与革命精神。为探究当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同时探索红色文化的传承路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红色基因”社会实践队来到橘子洲头,开展以“传承文化烽火,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实地社会调研,在亲身感受文化血脉的同时,对同样来访的大学生游客群体进行调研访谈。

为深入了解橘子洲头深厚的红色历史,调研团队首先与景区工作人员展开深入的访谈交流。在访谈过程中,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橘子洲始终将红色文化视作根本底色与核心精华,历经多年的精心建设与发展,如今的橘子洲已成功建立起“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历史文化”有机融合的“新时代橘子洲精神”。这种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不仅鲜明地体现在景区的整体建设与科学规划之中,更是深深融入每一位游客的实地参观体验里,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领略到橘子洲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与独特精神魅力。

当调研团队到达洲中央时,映入眼帘的是《沁园春・长沙》手写碑,这块碑由毛泽东于 1961年10月16日手书的水印木刻复制稿翻刻而成。寥寥数笔间,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生动景象便跃然纸上。这首词不仅充分展现毛泽东青年时期的豪情壮志,激励着当代大学生们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情壮志续写时代新章,更为橘子洲头赋予丰富而深刻的红色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

图为调研团队在《沁园春・长沙》手写碑前合影。杨谦 供图

随后,团队成员来到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处。这座雕像以1925年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形象为艺术原型,高32米,代表着青年毛泽东在32岁时写下《沁园春·长沙》这首举世闻名的词作;长83米,意味着伟大的毛泽东主席享年83岁;宽41米,述说着毛泽东主席执政41年。雕像富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与橘子洲风景区的自然景观完美融合,生动展现出伟人青年时期胸怀大志、风华正茂的气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瞻仰,已然成为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地标。

图为调研团队在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处合影。杨谦 供图

与此同时,调研团队在景区内积极与过往游客进行互动交流,并发放问卷以收集游客对于橘子洲红色文化景点的认知与感受。问卷内容涵盖游客对红色文化意义的认知、了解红色文化的途径以及橘子洲头相关知识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了解游客对以橘子洲头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的接受与反馈情况,为后续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尽管在问卷发放过程中遇到了部分游客因行程匆忙等原因婉拒的情况,但团队成员凭借耐心热情的讲解,最终成功回收了大量有效问卷,为调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在探寻橘子洲红色文化脉络的过程中,调研团队意外发现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该馆位于风景区原橘洲客栈,其建筑始建于民国六年(1917年),曾是辛亥革命时期张孝淮旧居。馆内陈列着菊花石雕、浏阳花炮、长沙花鼓戏等一系列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借助幻影成像、多媒体互动等现代科技手段,以一种温馨而生动的形式展现在游客面前。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与红色文化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橘子洲头丰富多彩且独具魅力的文化底蕴,让游客在感受红色文化的同时,也能领略到长沙地区独特的地方文化风情。

图为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参观照片。杨谦 供图

此次开展的橘子洲红色主题社会调研活动进展顺利,调研团队不仅借此机会对橘子洲头所蕴含的丰富红色文化资源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同时也为后续进一步探索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路径积累了大量翔实且有力的数据资料。接下来,团队将针对实地考察所见以及问卷调查所收集到的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力求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建议与策略,以期为橘子洲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助力这一极具代表性的红色文化地标在新时代绽放出更为璀璨夺目的光芒。

(通讯员:于晓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3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解放阁红色资源,点亮大学生思政课

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实践队于2025年1月16日前往济南市的解放阁济南革命纪念馆,旨在探寻红色文化如何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思政课。实践队成员们首先参观了解放阁,这座为纪念济南战役胜利…… 赵国宏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借红色基地,探大学生思政课融合新径

时代浪潮奔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迫在眉睫。红色文化,蕴含着先辈们的热血与理想,是思政教育的优质资源。红色教育基地作为其直观呈现平台,拥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然而,当前红…… 赵国宏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基地:大学生思政课的红色新引擎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革命精神。红色教育基地则是这些宝贵文化的生动载体,以其丰富的实物、…… 赵国宏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湖西陵园寻红脉,融入思政育新人

红色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中国革命及建设的历程,承载着革命的理想信念、精神与英雄事迹,是塑造国家与民族共有记忆的珍贵财…… 赵国宏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威海馆红色源,铸大学思政育人魂

2024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实践队走进威海革命军事馆,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它们通过开展实地实践参观学习,希望挖掘将红色革命精神与思政课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为新时…… 赵国宏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教育基地搭台,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精神结晶,承载着无数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关键阶段,将红色文化融入其中,不仅是对历…… 赵国宏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依托湖西革命烈士陵园,让红色文化点亮思政课堂

红色文化是思政课的灵魂滋养,其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大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精神养分。通过调研,队员们发现部分高校正在整合各类资源,与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深度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 赵国宏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探秘威海纪念馆,开辟思政新课堂

2024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实践队走进威海革命军事馆,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它们通过开展实地实践参观学习,希望挖掘将红色革命精神与思政课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为新时…… 赵国宏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解放阁红色资源,点亮大学生思政课

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实践队于2025年1月16日前往济南市的解放阁济南革命纪念馆,旨在探寻红色文化如何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思…

环保实践彰显青春担当

踏入冠县西里村的那一刻,垃圾分类投放站映入眼帘,红、蓝、绿三色垃圾桶整齐排列,标识清晰,宣传标语醒目,心中不禁涌起一…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宣传家乡美景,加强文化自信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宣传家乡美景,加强文化自信青岛,一座魅力无限的海滨城市。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这里最美的…

六百年薪传忠义魂 五魁舞演绎春秋韵

金蛇启新岁,继往开来迎新年。经了解,在福建清流县李家乡的群山之间,每当正月里的鞭炮声唤醒新春,一支头戴彩绘面具的巡游…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求知问道面对面服务队人物访谈实践调研专项(二

为精准把握传媒行业动态,帮助学生锚定就业方向,进一步塑造正确职业观,寒假期间,传媒技术学院部分学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

最新发布

乡村治理现代化探索:实践团的调研之旅
在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成为了新时代的重大任务。为了深入探索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域筑梦实践团怀揣着对乡村未来的憧憬,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调研…
以青春之名,绘就乡村治理新画卷
中国青年网菏泽1月17日电(通讯员任增力)当我加入乡域筑梦实践团,一头扎进“乡治新篇,协同共治”的项目时,未曾料到这会成为一场重塑我认知、触动我灵魂的非凡之旅。初涉乡村治理领域,我更多是从书本和理…
安工大学子寒假开启实践新篇
大学生网报合肥2月4日电(通讯员刘亦凡)在当下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持续攀升的态势下,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愈发关键。近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一学生刘亦凡,于1月13日走进位于安…
大学生寒假实践:让地方美食文化“活”起来
近日,里巷相望实践队成员们利用寒假时间,开展了一场以“地方特色美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家乡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此次活动不仅让成员们深入了解了家乡的美食文化,…
安徽工业大学学生志愿者返家乡活动——艾亭镇政府组织春节期间街道疏通服务
在春节这个阖家团圆的时刻,我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作为安徽工业大学的一名学生志愿者,我回到了我的家乡,参与了镇政府组织的春节期间街道疏通服务。这不仅是一次服务家乡的机会,更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旅程…
人工智能进校园:技术魅力引燃学子热情——安徽工业大学举办人工智能主题宣讲活动
人工智能进校园:技术魅力引燃学子热情——安徽工业大学举办人工智能主题宣讲活动近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宣讲团队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探索AI的现在与未来”的精彩宣讲。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
妙笔生花画生活 阡陌乡间好风采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20日电(通讯员孙文滔)2025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阡陌绘梦实践队前往日照市图书馆和乔诺美校进行了实践和考察。农民画的展现了农村的自然风光、农民的生产生活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
曲园学子情系桑榆,爱心照亮残障人群生活
曲园学子情系桑榆,爱心照亮残障人群生活中国青年网山东1月24日电“世界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许多残障人士虽然身处困境之中,但仍怀有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正如知名歌手郑智化所说的“残疾,并不是不幸,…
共护社区环境美,齐享环保生活甜——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绿韵社区清道夫”社会实践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共护社区环境美,齐享环保生活甜党的二十大以来,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目标摆在突出…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治理社区垃圾,营造绿色家园
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社区垃圾治理作为环境保护的关键一环,对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曲园学子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以“治理社区垃圾,营造绿色家园”为主题,深入开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