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5日,曲阜师范大学“承脉古韵,传艺新光”实践队的队员们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好奇,走进了即墨古城,开启了一场与非遗榼子的邂逅之旅。
队员们走近榼子传承人王师傅的家中,一件件精美的榼子陈列其中,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有寓意吉祥如意的“福禄寿喜”,有象征五谷丰登的“鱼跃龙门”,还有充满生活气息的“十二生肖”……每一件榼子都凝聚着匠人们的智慧与心血,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非遗传承人王师傅的讲解下,我们了解了榼子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榼子,又称“饽饽榼子”,是一种用于制作面食的木质模具,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即墨榼子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王师傅现场演示了榼子的制作过程。只见他手握刻刀,在木板上熟练地游走,不一会儿,一个精美的图案便跃然眼前。我们惊叹于匠人们精湛的技艺,更被他们坚守传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所感动。
参观过程中,队员们还亲身体验了榼子的使用。在王师傅的指导下,队员们将和好的面团放入榼子中,轻轻按压,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面食便成型了。看着自己的“作品”,大家纷纷惊叹模具的精美与形象
此次参观活动,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也增强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即墨榼子这一古老技艺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4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今年是泰州市获得地方立法权10周年,为进一步普及泰州市地方性法规,4月17日下午,由法学院五名同学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前往泰州市海陵区华……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2025年4月17日,泰州市华港镇刘庄村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活动。作为“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成员,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志愿者通过宣传海报和调查问卷相结合……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