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龙灯扛阁二百年,青春活力写新篇
近日,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担起大学生的社会职责,正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官庙龙灯扛阁新年演出排练,曲园学子采访了龙灯扛阁传承人,并亲身体验了非遗传承。这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于龙灯扛阁这一非遗项目的理解,坚定保护非遗传承非遗的决心和信念
龙灯扛阁起源于三官庙村,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这种表演形式将龙舞与扛阁相结合,通常在春节期间表演,过去用于祀神和求雨,如今已成为当地喜庆节日的重要文化娱乐项目。表演中,一条长25米的彩龙在擎珠者的引导下舞动,舞龙者为青壮年,分两组轮番上场。与此同时,8副扛阁由16人表演,成年人作为“下扛”,扛起扮成神话人物的男童或女童(“上扛”),在龙队周围穿行回旋。
此次排练中,最小的表演者仅3岁,最大的已70多岁。龙灯
扛阁的传承人杨贯秋表示,这种艺术形式代代相传,许多曾经的“上扛”小朋友如今已成为“下扛”的主力。在表演中,舞龙动作粗犷奔放,扛阁表演疏密有致,两者相互配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龙灯扛阁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举办的各种比赛活动,并在全运会、世博会等重要场合精彩亮相。2006年,龙灯扛阁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y遗产名录。2011年,它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龙灯扛阁的传承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正在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和培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龙灯扛阁的传承中来。
龙灯扛阁的传承人杨贯秋表示:“未来,我们将走向更大的舞台,让更多人了解龙灯扛阁,了解中国非遗,了解中国文化。”
通讯员 王玫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5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深度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帮助青年了解文化多元性,拓宽知识视野,学习传统文化,全面认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内心深处产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进而将文化自信融入日常生活……
姜昊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执手非遗梦,烟火人间情”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前往青岛市胶州市茂腔剧团,参观学习了胶州秧歌和茂腔的发展史,旨在与大众一起深入了解非遗传统文……
冯晔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执手非遗梦,烟火人间情”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16日来到青岛市茂腔剧团进行非遗文化胶州秧歌的学习。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传承和保护国家级非遗项目胶州秧歌,感……
史伊真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在岁末年初的冬日时节,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执手非遗梦,烟火人间情”的社会实践队,带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情感与传承使命,踏上了前往山东青岛市胶州的旅程。此行旨在深入……
胡雨萱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春风得意启新程,策马扬鞭勇奋进。寒假期间曲园学子积极进行着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执手非遗梦,烟火人间情”社会实践队前往胶州市学习了茂腔的相关传统文化与知识,实践队员们就非物质……
王晗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执手非遗梦烟火人间情”社会实践队踏入胶州茂腔秧歌剧团,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的非遗文化调研活动,期间,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观看了恢复秧歌乐队的……
牛良宇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16日,“执手非遗梦,烟火人间情”社会实践队奔赴青岛茂腔剧团,展开了一场生动形象的非遗体验之旅。此次实践旨在通过近距离参观秧歌茂腔展馆,观看秧歌乐队恢复彩排,近距离学习……
姜昊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执手非遗梦,烟火人间情”实践队成员牛良宇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前往沂南博物馆开展了个人非遗探寻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旨在近距离……
牛良宇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