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筑科技桥梁,暖夕阳岁月
(通讯员 马文征)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子产品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然而,当我们沉浸在智能生活的便捷中时,却常常忽略了身边的老人。他们面对复杂的电子产品,常常感到困惑和无助。为了帮助老人们跨越数字鸿沟,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科技助老,温暖同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科技与人文关怀的结合,也让我对社会的多元需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活动筹备阶段,我们团队成员积极策划,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我们首先通过线上调研,了解老人们在使用电子产品时遇到的常见问题,比如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基本功能、无法进行线上支付、不会视频通话等。同时,我们还查阅了相关的教学资料,制作了简单易懂的图文教程和视频教程,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引导老人们学习。
实地教学是这次实践活动的核心环节。我们来到了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前来学习的老人。他们中有的是第一次接触智能手机,有的虽然有手机但只会接打电话,面对我们时,既期待又有些紧张。为了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我们首先用轻松幽默的方式介绍了自己,然后开始了教学。教学内容从最基础的开关机、解锁屏幕开始,逐步深入到如何添加联系人、发送短信、使用微信进行语音和视频通话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老人们的学习进度各有不同。有的老人反应较快,能够迅速掌握操作方法;而有的老人则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记住步骤。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耐心地一对一辅导,不厌其烦地重复讲解。每当看到老人们学会一个新功能,脸上露出的欣喜表情,我们都感到无比欣慰。在教学过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与一位名叫李奶奶的老人交流。李奶奶已经七十多岁了,她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平时只能通过电话与他们联系。当她学会用微信视频通话时,她激动地说:“以后我可以天天看到孩子们了,太感谢你们了!”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我们所做的事情的意义,不仅仅是在教老人使用电子产品,更是在帮助他们与远方的亲人拉近距离,缓解他们的孤独感。
除了基本的操作教学,我们还向老人们普及了网络安全知识。随着网络的普及,老年人也成为了网络诈骗的高危人群。我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向他们讲解如何识别诈骗信息,如何保护个人隐私。老人们听得非常认真,不时地点头表示理解。这让我意识到,帮助老人们安全地使用电子产品同样重要。在活动的最后阶段,我们组织了一场小型的交流会。老人们分享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我们也认真倾听了他们的反馈。一位老人说:“以前总觉得这些电子产品很复杂,学不会,今天才发现其实很简单,只要有人耐心教。”这让我明白,老人们并不是不愿意学习,而是缺乏合适的引导和支持。
通过这次“科技助老,温暖同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我收获颇丰。首先,我学会了如何与老人沟通和交流,如何用耐心和爱心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其次,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技的发展不应该让任何一个群体掉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老人们跨越数字鸿沟,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快乐。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积极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用所学的知识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老年人在数字时代面临的困境,共同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友好、便利的生活环境。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更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温暖。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科技与人文关怀可以完美结合,让每一个人都能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5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