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走进山东潍坊风筝,感受民间艺术瑰宝的魅力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 作者:王雨雯

大学生网报潍坊1月21日电(通讯员 王雨雯)2025年1月10日至1月2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山东省潍坊市、江苏省泰州市、江苏省南通市等地开展“共赏潍坊风筝景,同传非遗世代情”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此次活动旨在增强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与热爱,推动风筝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使其在现代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探访之旅:穿梭于古巷新街

风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记忆。潍坊,被誉为“世界风筝之都”,这里的风筝文化源远流长,技艺精湛。为了深入了解风筝文化的魅力与传承现状,实践团队深入潍坊的大街小巷,与当地居民、风筝艺人展开交流,聆听他们与风筝的故事。

(图为实践团队采访随机采访路人场景 通讯员时娜摄)

在采访过程中,实践团队从基础问题入手,如“您对潍坊风筝有了解吗?”“潍坊风筝作为非遗,您认为它的独特魅力在哪里呢”“如果有机会,您是否愿意现场观摩或参与潍坊风筝的制作?”随着对话的深入,进一步探讨风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例如 “您认为潍坊风筝在传承和发展方面,面临哪些挑战呢”“在新媒体时代,对于潍坊风筝未来更好的传承发展,您有什么好建议吗?”

岁月的传承:老一辈的坚守与期望

在与老一辈风筝艺人的交流中,实践团队感受到了他们对风筝文化的深厚情感与坚守。一位年过七旬的风筝艺人动情地说道:“风筝是我一生的挚爱。小时候,我跟着父亲学做风筝,从选材到扎制,从绘画到放飞,每一个步骤都倾注了心血。那时候,每到清明时节,整个潍坊城都沉浸在风筝的海洋中,天空中飘满了各种造型的风筝,有老鹰、蝴蝶、蜈蚣……那是我们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老艺人们不仅传承了风筝制作的精湛技艺,更将风筝文化视为一种精神寄托。然而,面对风筝文化的传承困境,他们也流露出深深的忧虑:“现在的孩子们很少有机会接触风筝制作,更别说传承这门手艺了。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多关注风筝文化,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并喜爱上它。”

(图为实践团队采访老一辈风筝艺人场景 通讯员叶浩摄)

时代的力量:中年人的创新与思考

中年一代对风筝文化的认知与态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一些中年受访者深受长辈影响,对风筝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与热爱。一位中年风筝爱好者表示:“风筝不仅仅是一种玩具,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精湛,融合了绘画、扎制、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他们看来,风筝文化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必须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一位文化工作者建议:“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风筝制作的全过程,让更多人了解风筝文化;还可以举办线上风筝制作比赛,激发年轻人的兴趣;甚至可以开发风筝主题的文创产品,让风筝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然而,也有部分中年人对风筝文化的了解较为有限。一位企业职员坦言:“平时工作繁忙,很少有机会接触风筝文化。虽然知道潍坊是风筝之都,但对风筝的具体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知之甚少。”

(图为实践团队采访中年风筝爱好者场景 通讯员沈星摄)

青春的活力:青年人的创意与担当

在采访中,青年人对风筝文化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一部分年轻人对风筝文化的了解不是很深入,只是将其看作山东潍坊的一项文化标志;但也有部分大学生表示自己曾经亲眼见过潍坊风筝的制作流程,并且表现出强烈的想要参与制作的意愿,她说:“我曾经现场见过潍坊风筝繁复精密的制作过程,匠人们动作行云流水,配合紧密,制成了龙的样式,工艺十分精美,栩栩如生,其迎风翱翔时令我心生敬意,不仅是因为匠人们的团结合作精神,更是因为眼前大气恢弘的画面,让人震撼。”

(图为记者公园采访大学生场景 通讯员汤若兰摄)

此外,还有不少青年人对风筝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位大学生说:“风筝的造型和色彩非常吸引我:有的风筝形如灵动金鱼,橙红与金黄相间的鳞片闪烁光芒,长长的尾巴如彩带飘拂;有的恰似威风老鹰,棕黑羽毛根根分明,犀利双眼栩栩如生。同时,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非常期待风筝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比如,可以将风筝元素与当下流行的游戏相结合,开发风筝主题的数字游戏。”

青年人的创新思维为风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他们建议借助短视频与新媒体的力量,线上课程教授风筝制作技巧;还可以举办风筝文化主题的音乐节,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

传承之路:汇聚各方力量

通过此次采访,实践团队深刻感受到风筝文化在不同年龄群体中的传承现状与面临的挑战。老一辈的坚守与期望是风筝文化传承的根基;中年人的创新与思考是其发展的动力;青年人的活力与创意则是风筝文化走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团队深入了解风筝文化在民间的认知程度与传承状况,也为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这一非遗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建议。通过聆听民间的声音,相关部门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推动风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同时,采访本身也是一种宣传非遗文化的方式。在与市民的交流中,让更多人了解风筝文化,激发他们对传统艺术的兴趣与热爱。实践团队希望通过此次采访,唤起更多人对风筝文化的关注,让这一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风筝在蓝天中继续舞动,传承千年的文化记忆。

实践队: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寒假社会实践团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5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对丰城市红色文化的考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化大会堂和洪州窑博物馆,对丰城市的红色文化与数智技术的结……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在红色文化中寻径 为思政课堂铸魂

红色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赋能,传承红色基因

在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旅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曲阜师范大学鲁赣红韵实践队于1月28日通过参观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和观看《长征第一渡》舞台剧,深入探索数智引擎如何赋……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听兵说:返家乡,传经验,扬塔大风采

青听兵说:返家乡,传经验,扬塔大风采近日,塔里木大学青听兵说·卫国戍边实践团成员在各自家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返家乡社…

对丰城市红色文化的考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

青春筑梦,返乡实践暖人心——返家乡志愿活动纪实

在寒假的暖阳中,本人带着对家乡的眷恋与热忱,积极投身于返家乡志愿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家乡…

情系母校,筑梦引航:安徽工业大学学生回校宣传大学风采

情系母校,筑梦引航:大学生回校宣传大学风采中国青年网淮南1月13日电(通讯员:徐震议)安徽工业大学的数名优秀学子组成宣传…

淮师学子返家乡:青春护梦,爱溢山区——“12355”公益活动温暖启航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2月5日电(通讯员林雪珍)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

最新发布

数智赋能红色文旅:新余仰天岗的创新与展望——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浪潮中,红色文化旅游凭借其独特的历史底蕴与精神内涵,成为传承革命记忆、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力量。近日,于新余市仰天岗革命英雄纪念碑展开的一项关于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旅游发展…
传承周村烧饼文化,弘扬非遗魅力
为深入挖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承脉古韵,传艺新光”实践队走进淄博周村,开启了一场关于周村烧饼的非遗文化之旅,深入了解周村烧饼的历史渊源、制作工…
曲园学子召开线上会议,凝聚力量促发展
二七纪念塔作为郑州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1923年2月4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大罢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
银饰镂刻古韵,苗风致远承情
大学生网报贵州1月15日电(通讯员·曾雨昕·戴静)2025年1月15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实践团队走进位于贵州贵阳甲秀楼附近的“瑞银鸟”苗族银饰品牌店,进行相关非遗苗族银饰实践活…
探寻潍坊风筝传承,领略千年技艺魅力
大学生网报潍坊2月5日电(通讯员魏严翔)潍坊,这座被誉为“风筝之都”的城市,承载着悠久的风筝文化历史。2025年1月18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寒假社会实践团队赴山东…
从湘江涂料看如何 “智绘” 喷涂新篇
2025年2月3日,山东大学智绘科技调研团调研组成员对湖南湘江涂料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收获颇丰。在技术创新方面,湘江涂料集团拥有国家级实验室和多个省级技术中心,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
山东大学青山服务宣讲队年前活动总结
山东大学青山服务宣讲队年前活动总结在“新程启航,躬行远方”的引领下,山东大学青山服务宣讲队秉持“筑牢精神家园坚定理想信念”的服务宣讲宗旨,于2025年1月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以“‘五…
造炬成火,温暖社区
系列服务实践活动,用爱心和行动服务社区,用责任和担当来助力建设美好社社区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承载着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用实际行动…
岁末青岛行:解码年俗里的城市温度
岁末青岛行:解码年俗里的城市温度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浓的情感。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年俗,它们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的传承,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传统文化留千古,继承发展焕新机
实践队成员踏入博物馆,像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将记忆拉回了那些遥远而又辉煌的岁月。展柜里的一件件文物,不再是冰冷的物件,而是历史的见证者与讲述者。古老的陶器,带着泥土的质朴与先民的智慧,是人类文明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