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甲秀楼青春行,感悟苗银工艺岁月沉淀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实践队 作者:戴静

大学生网报贵州2月5日电(通讯员 戴静)在现代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积极借助各大媒体平台,深入乡土,走近“非遗”,沉浸式领略我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神韵。以其实际行动,有序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创新发展,不断强化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切实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理念落到实处,助力新时代广大青年筑牢文化自信根基,成为文化自信的忠实践行者和有力传播者。2025年1月15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实践团队走进位于贵州贵阳甲秀楼旁的“瑞银鸟”苗族银饰品牌店,开启以 “赏苗银奇巧,品民族底蕴”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辅相成,展现出强大的包容性与凝聚力。贵州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大省,多元且绚烂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此交相辉映,为这片土地赋予了独特而迷人的魅力。苗族银饰文化便是其中熠熠生辉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民族情感。

为深入了解苗族银饰文化,实践团队策划并开展街头采访,从普通民众的角度了解到苗银饰品深受大众喜爱的情况;同时,与银饰相关从业人员深入交流,真切体会到苗银制作技艺从设计构思到捶打成型,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繁复与精细。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对苗族银饰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和传播,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更多人关注、热爱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探寻苗银文化脉络

在街头采访中,记者围绕“请问您此前是否有接触到有关贵州苗银的信息?”“若您接触过贵州苗银,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取相关信息的呢?初次接触时,您有怎样的直观感受?”等基础性问题展开提问。众多受访者表示,了解苗族银饰文化的原因主要是本身为苗族,或是贵州少数民族中苗族人口占比较大,其文化服饰影响力强,且苗银精美,是苗族饰品的典型代表。且近年来,贵州文旅在网络上走红,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贵州黔东南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凯里市的苗族文化尤为知名,在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镇,常见佩戴苗族银饰、身着苗服的游客与本地人,还能品尝到飘香扑鼻的苗族美食,感受贵州苗族的热情。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205/bab52e05dd9af85ded61029d3eaba3af.png

(图为“瑞银鸟”展示陈列品。通讯员·谢晓晓摄)

在参观“瑞银鸟”苗族银饰品牌店过程中,团队成员们有幸目睹了“繁花似锦花瓶”和“飞天酒具”这两款极具代表性的苗族银饰手工艺品。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成员们打破了以往对苗族银饰仅用于穿戴的固有认知,惊喜地发现苗族银饰已融入日常生活,成为日常用品和观赏性物件。

(图为“瑞银鸟”展示陈列品。通讯员·曾雨昕摄)

通过店员的详细讲解,成员们了解到苗族银饰制作工序的繁杂与精细。从绘图到雕刻、成型,约有30道工序,涵盖铸炼、吹烧、锻打、拉丝、焊接、编结、镶嵌、擦洗和抛光等环节。其中,拉丝工艺堪称苗族银饰制作的精髓,将银条反复抽拉变细,直至成为细如发丝的银丝,充分展现了苗族银饰制作的精湛技艺。成员们纷纷表示,每一件银饰都凝聚着苗族工匠们的智慧和心血,是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苗族银饰是苗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工作人员的介绍讲解下,实践队员们进一步了解到苗族文化中银饰图案的丰富内涵。店员向实践团队成员详细解读了各种图案的寓意:女儿出嫁时,父母为其打造的含凤凰图案的银饰,寓意百鸟朝凤,象征着吉祥、幸福和美满;蝴蝶图案象征着苗族祖先姜央的诞生,体现了苗族人民对祖先的敬仰与缅怀;花草图案则表达了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马尾绣创新传承

领略苗族银饰魅力后,实践团队成员被店内陈列的贵州马尾绣绣品吸引。马尾绣是黔南怎雷寨水族妇女传承的古老手工技艺,被誉为 “刺绣中的活化石”。马尾绣以马尾为主要材料,盘绣出独特纹理和立体感,图案丰富,饱含水族人民智慧情感。绣品上的图案有寓意吉祥的水族图腾、生动形象的动植物等,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水族人民的智慧。同时,团队了解到,店内的陈列品在传统刺绣技艺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改良,实现了在皮革上刺绣,并推出特色产品,如手提包,将绣品技艺与现代时尚相结合。这些创新不仅保留了传统技艺的精髓,还融入了现代元素,使马尾绣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成员们对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新方式表示赞赏,认为这有助于马尾绣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205/4f2196ab0b273cded7e13be630413bd5.png

(图为“瑞银鸟”展示陈列品。通讯员·曾雨昕摄)

聆听苗银传承之声

实践过程中,团队有幸采访到店内工作人员。她热情地分享了自己与苗族银饰的故事。她表示,在贵州上大学期间,通过校园平台了解到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她如今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她还称,在了解和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苗族银饰因其美观性和深刻寓意尤其吸引人。这促使她毕业后坚定了从事相关行业的决心,一方面是想更近距离地接触苗族银饰文化,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自身的介绍,让更多人了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采访时照片。通讯员·曾雨昕摄)

此次贵州之行,实践团队成员提供了深入认识非遗文化的契机,此次贵州之行,让他们真切领略到苗族银饰和马尾绣所承载的独特魅力与深厚文化内涵。实践团队开展的街头采访、与银饰制作人员的深度交流以及相关宣传推广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增强了大众对苗族银饰文化、苗族文化以及贵州多元文化的认知,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青年力量。随着后续实践成果的进一步传播,预计将吸引更多人关注贵州丰富的文化资源,助力非遗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实践队: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寒假社会实践团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5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对丰城市红色文化的考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化大会堂和洪州窑博物馆,对丰城市的红色文化与数智技术的结……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在红色文化中寻径 为思政课堂铸魂

红色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赋能,传承红色基因

在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旅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曲阜师范大学鲁赣红韵实践队于1月28日通过参观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和观看《长征第一渡》舞台剧,深入探索数智引擎如何赋……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听兵说:返家乡,传经验,扬塔大风采

青听兵说:返家乡,传经验,扬塔大风采近日,塔里木大学青听兵说·卫国戍边实践团成员在各自家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返家乡社…

对丰城市红色文化的考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

青春筑梦,返乡实践暖人心——返家乡志愿活动纪实

在寒假的暖阳中,本人带着对家乡的眷恋与热忱,积极投身于返家乡志愿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家乡…

情系母校,筑梦引航:安徽工业大学学生回校宣传大学风采

情系母校,筑梦引航:大学生回校宣传大学风采中国青年网淮南1月13日电(通讯员:徐震议)安徽工业大学的数名优秀学子组成宣传…

淮师学子返家乡:青春护梦,爱溢山区——“12355”公益活动温暖启航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2月5日电(通讯员林雪珍)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

最新发布

街头奏响时代之音,领悟淮海锣鼓的前世今生
大学生网报连云港2月5日电(通讯员张继月)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发展下,传统非遗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为了加强人们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让锣鼓之声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现代的“大舞台…
蓝韵南通,印布传承
大学生网报南通2月5日电(通讯员付彤)为进一步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2025年1月10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寒假社会实践团队赴江苏省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开展“走进南通…
以数智引擎,驱动红色文旅蓬勃发展——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当今,数字技术与智能科技正激荡着时代的浪潮。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正当时,而数智技术也成为这一旅程中的点睛之笔,为红色文化传承与文旅产业升级开辟了广阔前景。数…
追溯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寒假社会实践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为深入学习红色文化,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
缅怀先烈,传承精神——仰天岗革命纪念碑红色文化熠熠生辉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
在城市的边缘,仰天岗宛如一座历史的丰碑,静静矗立,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革命的荣光。而坐落于其上的仰天岗革命纪念碑,更是以其庄严肃穆的姿态,成为红色文化的闪耀坐标,吸引着无数人前来缅怀先烈,传承那…
数智赋能红色文旅:新余仰天岗的创新与展望——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浪潮中,红色文化旅游凭借其独特的历史底蕴与精神内涵,成为传承革命记忆、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力量。近日,于新余市仰天岗革命英雄纪念碑展开的一项关于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旅游发展…
传承周村烧饼文化,弘扬非遗魅力
为深入挖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承脉古韵,传艺新光”实践队走进淄博周村,开启了一场关于周村烧饼的非遗文化之旅,深入了解周村烧饼的历史渊源、制作工…
曲园学子召开线上会议,凝聚力量促发展
二七纪念塔作为郑州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1923年2月4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大罢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
银饰镂刻古韵,苗风致远承情
大学生网报贵州1月15日电(通讯员·曾雨昕·戴静)2025年1月15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实践团队走进位于贵州贵阳甲秀楼附近的“瑞银鸟”苗族银饰品牌店,进行相关非遗苗族银饰实践活…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走进山东潍坊风筝,感受民间艺术瑰宝的魅力
大学生网报潍坊1月21日电(通讯员王雨雯)2025年1月10日至1月2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山东省潍坊市、江苏省泰州市、江苏省南通市等地开展“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