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连云港2月5日电(通讯员 张继月)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发展下,传统非遗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为了加强人们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让锣鼓之声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现代的“大舞台”上,2025年1月7日至1月18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寒假社会实践团队赴江苏省连云港市、江苏省淮安市、 江苏省盐城市、山西省临汾市、山东省青岛市等地开展“聆听淮海锣鼓声,感受非遗时代音”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采访之路:深入街头巷尾
时代的洪流奔腾不已,诸多传统民间艺术逐渐退出大众的视线,宛如藏匿在深海中的一颗颗明珠,淮海锣鼓便是其中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淮海地域文化的记录和传承。为了深入了解这一文化瑰宝,领悟其中魅力所在,记者们近日走上街头,穿梭在人群之中,对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群展开了采访,聆听他们与淮海锣鼓的故事。
此次采访过程中,记者首先抛出一些基础性问题,如“您知道连云港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吗?”“您知道淮海锣鼓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吗?”“淮海鼓锣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唱腔,您对它的唱腔有过了解吗?”根据受访者的回答,进一步深入探讨,如“您认为淮海锣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怎样的价值呢”“现在我们处于信息高度发达的新媒体时代,您认为我们将新媒体与淮海锣鼓进行怎样的结合,才能让淮海锣鼓更好的绽放光彩呢?”
岁月的纪念:老一辈的深情回忆
在采访中,许多老一辈的市民对淮海锣鼓有着特殊的感情,一位老人说道:“在他小时候,只要锣鼓声一响,村里的小孩就赶忙跑到村头看热闹,淮海锣鼓由特制的小鼓、手锣和鼓椎构成。小鼓上下蒙着牛皮,鼓肚间两个小铁环分挂两边;手锣形若茶盘,右手持鼓槌击鼓,左手虎口间挂的手锣,食、中指与拇指夹锣槌,有节奏地击打。鼓声和鞭炮声一同响起,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里。”在他的描述中,淮海锣鼓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演奏,更是美好生活的回忆录,更是连接邻里情感,表现地域文化的独特形式。
(图为记者在街边采访老人的场景)
然而,对于现在淮海锣鼓的传承与发展,老人充满了担忧,他说已经很少再见到人们欣赏淮海锣鼓的表演了,即使表演,观看的人也是寥寥无几,看到现在年轻人对这种艺术不大关心,很担心淮海锣鼓这门记忆后继无人,他们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够多多关注这些非遗文化艺术,让更多年轻人认识乃至参与到宣传建设上面来,让艺术加以创新,焕发新生。
时代交汇:中年人的独特见解
中年受访者对淮海锣鼓的认识有一定差异,他们有的受父母辈的熏陶较多,对淮海锣鼓比较了解,而有的确只是略有耳闻。一位女士对淮海锣鼓很有兴趣,并且对此文化很自豪,她说:“锣鼓的老艺人表演很出名,我知道的就有《意气图》《醒狮图》等,关于这种传统艺术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大禹治水,一个是东周公鼓锣。”她认为,淮海锣鼓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更是文化的传承。
(图为记者在小区中采访女士的场景)
然而,也有不少中年市民对淮安锣鼓只是略有耳闻,了解并不深入。一位企业职员道:“自己很早就出去打拼了,平时很忙,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这类艺术,只是在回家途中偶然遇见欣赏一下,对此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在他们看来,现在人们的娱乐方式多样,传统艺术不足以满足美好生活需求,它们需要做出改变来融入这个大信息的快节奏时代。
谈及淮海锣鼓的传承和发展,中年人们普遍认为要将这一传统文化和现代传媒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新媒体平台展示和推广淮海锣鼓文化,利用视频推广,线上直播等方式将淮海锣鼓文化“名扬中外”;一些人们还提倡开展线上教学活动,邀请专业演员或传承人进行在线授课,传授淮海锣鼓的演奏技巧和文化内涵,让更多人了解淮海锣鼓文化,有机会学习这门艺术,让锣鼓之声奏响未来之路。
青春之声:青年人的新鲜视角
在采访的青年人中,大部分对淮海锣鼓的认识非常有限。当被问到是否知晓淮海锣鼓的来源和组成时,许多年轻人的脸上出现了困惑的表情。
一位高中生表示:“我知道淮海锣鼓的存在,但是平常从来没有看过此类表演,我们娱乐的方式也是听流行音乐和刷短视频,很少有机会接触此类传统艺术。”这种反映在年轻人群体较为普遍,体现出淮安锣鼓在年轻一代的传播和普及程度很低。
(图为记者在学校采访高中生场景)
不过,也有很多青年人在了解淮海锣鼓文化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位艺术专业的大学生说:“淮海锣鼓听起来很有趣,如果有机会,我很想现场欣赏一下它的演出,并且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这些年轻人虽然对淮安锣鼓文化接触不多,但他们新鲜独到的见解和富有创新的思维形式为淮海锣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为记者在商场中采访大学生场景)
对于淮海锣鼓的传承,年轻人希望采用更加时尚,新颖的方式去推广,如VR技术的运用,将传统之声和现代音乐相结合,开展线上社区等方式进行传承,吸引更多年轻人。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深刻感知淮海锣鼓文化在各个年龄群体的不同境遇。老一辈人对传统文化的丰厚情感,是我们传承的根基;中年人对传统文化的独特见解是我们传承的动力;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新鲜视角,是我们传承的无限可能。同时,采访也是宣传非遗传统文化的方式。在与市民的交谈中,让本不熟悉的市民知晓淮海锣鼓的存在并且对此产生兴趣,我们希望通过采访。唤起更多人对传统艺术的认可和热爱,通过新颖的方式,让淮海锣鼓文化在时代大舞台上发光发彩,让后人也能领略其魅力所在。
实践队: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寒假社会实践团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6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