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破解非遗密码,触摸年俗温度——走进春节,发现非遗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作者:郭学静

大学生网报2月7日电(通讯员 郭学静)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民族情感。在2025年的“非遗年”,全国各地以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迎接新春,展现出非遗文化与社会生活相得益彰的独特魅力。为了春节申遗对冀豫部分地区过年文化的影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传承之光志愿服务队于2025年1月31日至2025年2月2日赴河南平顶山、河北廊坊、河北石家庄展开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当地春节活动与习俗,深入认识到非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进而让如今的大学生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分为三个部分。

(一)非遗元素的节日绽放

团队首先深入河南非遗文化腹地,见证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盛景。

在郏县马头岭生态园区,“郏邑幸福年”主题庙会以沉浸式非遗体验重构年俗记忆。1600℃铁水泼洒出的“火树银花”非遗绝技点亮夜空,豫西大铜器表演奏响新春乐章,舞狮的狂欢则让传统技艺焕发年轻活力。非遗市集汇聚剪纸、泥塑等濒危技艺,成为“春满中原·老家河南”主题活动的生动实践。

移步宝丰县,跨越七个世纪的非遗奇观正在上演。正月十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街书会拉开帷幕,全球最大民间曲艺盛会吸引千余名艺人前来竞技。在刘兰芳艺术馆内,评书文物展陈与现场展演构成动态传承体系,这座文化地标,通过数字化手段让传统曲艺实现跨代际传播。

作为“中国魔术之乡”,宝丰的文化密码藏在周营村的田间。团队有幸拜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献坡,听其讲述宝丰魔术的历史。王献坡曾在自家院落展示《三仙归洞》绝技,其家族六代传承的手彩魔术。这个因魔术而兴的村庄,将传统幻术转化为“魔术+电商”的产业模式,非遗工坊里制作的魔术道具年销超亿元。春节期间举办的国际魔术节,既重现汉唐壁画中的杂耍场景,更通过VR技术打造虚实相生的魔术新体验。

从马头岭的火树银花到马街的说唱艺术,从艺术馆的文化坚守到宝丰魔术的产业蜕变,河南非遗在春节场域中完成着现代性转换。非遗传承人正以“活态传承”理念构建新传播矩阵:王献坡团队开发的魔术研学课程已进入28所中小学,马街书会打造的“云上书场”实现日均10万+流量,马头岭非遗市集推出的文创盲盒成为新春爆款。这些创新实践不仅重塑着传统文化表达方式,更催生出文旅融合的新经济形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当铁花溅落的星光与魔术师的手彩共同照亮夜空,我们看见传统文化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叙事。

(二)非遗技艺的节日演绎

团队而后到达河北廊坊三河市的福山,探访非遗与节日交织的喜悦。

为庆祝2025蛇年春节的到来,福山,市区及燕郊联合举办以“风起潮白,春满福山”为主题的文化展示活动。花会巡演是和主题花灯是本届庙会的两大看点。30道花会队伍进行了精彩巡演,为游客带来传统文化盛宴。

以文艺展演在文化中心广场每天分时段进行,春节期间共安排了51场文艺演出。通过随机采访,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享受,也让大家在欣赏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精彩的文化艺术盛宴。

新春市集和年货大集则展示了三河非遗、文创、农创产品,设置了地方名吃、引入了品牌餐饮和全国非遗美食。这些市集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购物和美食体验,也促进了三河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

其举办不仅为全市增添了“年味儿”,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了本市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非遗春节的文化脉动

团队最后来到了到达河北正定,揭秘远近闻名的春节系列活动。

以“华灯耀世闹新春·正定古城过大年”为主题的非遗集市是活动的重要组分,活动地点主要集中在正定古城的南城门、阳和楼、东城门及周边街区。集市内容包括非遗展演、非遗展示、传统手工艺体验、特色美食市集等,旨在展现正定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年节氛围。

正定剪纸、泥塑、刺绣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们现场展示技艺,让游客们近距离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妙。正定烧饼,外皮酥脆,内里松软,香气扑鼻,成为了集市上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在集市的中心舞台,每天都有不同的非遗表演轮番上演。其中正定的高照,竹马与高跷呼声最高,精湛的技艺与遒劲的匠心将非遗文化刻进了每个人的心里。正定非遗集市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年俗风情画卷,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团队成员沉浸在节日的浪漫浓厚的气氛当中,在美食的香气和满足的喟叹声中结束了本次实践活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成员们实地走访调研,在切实采访与亲眼见证中体会到,在这个春节,非遗文化如璀璨明珠,在每一个角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连接着我们的过去与未来,传递着民族的精神与情感。随着非遗保护与传承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每一个春节,非遗文化将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让非遗春节的年味永远浓郁,让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岁月的长河中永恒绽放。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图片提供:何怡春,郭学静,刘芮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9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让非遗走进青少年,焕发青年光彩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执手非遗梦,烟火人间情”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5日,在壹点语言艺术培训中心开展胶州秧歌的宣传讲解活动,让小朋友们感受非遗魅力,传承非遗文化。2025年2月5日…… 史伊真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青春探访民间地方戏之秧歌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丰富多彩,曲阜师范大学“执手非遗梦,烟火人间情”社会实践队于山东省胶州市进行了社会实践。实践队员们对胶州秧歌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探访与学习,与老师…… 王晗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以吾辈青春,撰非遗传承之篇章

为助力文化传承,让同学们了解即墨黄酒的历史文化、酿造工艺和营养价值,发展非遗文化,2025年2月5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执手非遗梦,烟火人间情”社会实践队队员前往山东省青岛…… 周晓菲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尽青年之力,传千年文化

在传统文化传承的浪潮中,为激发小朋友们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2月5日,曲阜师范大学“执手非遗梦,烟火人间情”社会实践队走进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普及活动,将即…… 张志文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执手非遗梦,传承担在肩

为更加深入了解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助力非遗传承。2025年1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执手非遗梦,烟火人间情”社会实践队成员前往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茂腔剧团,参观学…… 刘彤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翩跹秧歌舞,镌刻千年风华

为深度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帮助青年了解文化多元性,拓宽知识视野,学习传统文化,全面认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内心深处产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进而将文化自信融入日常生活…… 姜昊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秧歌舞风采,非遗焕新生

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执手非遗梦,烟火人间情”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前往青岛市胶州市茂腔剧团,参观学习了胶州秧歌和茂腔的发展史,旨在与大众一起深入了解非遗传统文…… 冯晔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非遗秧歌秀,舞动民族魂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执手非遗梦,烟火人间情”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16日来到青岛市茂腔剧团进行非遗文化胶州秧歌的学习。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传承和保护国家级非遗项目胶州秧歌,感…… 史伊真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点亮心灯 关爱特殊花朵

[点亮心灯关爱特殊花朵]2025年1月中下旬,山东济宁。曲阜师范大学“行社区志愿,扬红船之梦”实践队为了更好的进行寒假社会…

解码乡村振兴“藕“文章 ——广西师范大学莲韵兴农实践队赴龙凤村调研莲藕

在广西贵港覃塘区,莲藕产业是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典型代表,龙凤村更是其中的突出范例。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的莲…

曲园学子三下乡:走进郓州博物馆,探寻历史新视野

1月31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社会实践队一行来到郓州博物馆,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学习…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执守艺萃,承古耀今,为文化传承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2月6日电(通讯员周杭)共同的文化传承让人们有共同的情感和价值观,在文化活动中产生共鸣,增强对群体的归…

心向母校传薪火,行于社会谱华章

为增进广大学生对曲阜师范大学的了解,推广曲阜师范大学的犁牛之子精神,即对出身和自我价值的思考,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

最新发布

点亮希望,温暖童心:大学生寒假孤儿院志愿服务
在孤儿院的实践过程中,实践队深刻体会到了爱的力量。这些孩子虽然失去了父母的庇护,但他们依然乐观、坚强。他们对爱的渴望让我深受触动,也让大家明白,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它可以治愈伤痛,给予希望…
穿越时空的对话:大学生博物馆文化探索之旅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灵魂所在,它承载着历史、艺术、科学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并深入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实践队于2025年2月5日参与了此次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从旧石…
安徽工业大学艺术学子进博物馆
安徽工业大学艺术学子进博物馆:传承剪纸艺术,弘扬非遗文化为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传统手工艺走近大众,8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艺术学院非遗传承实践队“安徽工业大学文化传承小队”分队走进南京市博物馆,…
红色场馆传薪火,沂蒙精神耀鹰潭
红色场馆传薪火,沂蒙精神耀鹰潭【图文:刘晨曦审核:刘晨曦赵杨慧】为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增强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2025年2月5日,鹰潭市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以“发扬沂蒙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
寒假之行,科普之翼
寒假之行,科普之翼今年寒假,我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带着满心的热忱与期待,走进了[社区名称],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科普宣传活动。作为这次活动的参与者,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科普的魅力与力量,也收获…
品太和传统美食忆皖北烟火乡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对于在外求学的安徽学子来说,家乡永远是心底最温暖的港湾。每至假期,归心似箭,不仅是为了与家人团聚,更是为了寻觅那萦绕在记忆深处的家乡味道。而太和,这座位于皖北大地的…
走进中国陶瓷琉璃博物馆,探寻千年匠心之旅
中国陶瓷琉璃博物馆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主体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拥有地上五层、地下一层的宏伟建筑。馆内展品跨越上下一万年历史长河,陈列古今中外各类陶瓷琉璃精品1.6万余件,全方位、…
青春力量投身急救培训,返乡大学生赋能社区安全
青春力量投身急救培训,返乡大学生赋能社区安全近日,为增强返乡大学生的应急救护意识,提升他们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能力,由荣成市红十字会组织的“青春力量投身急救培训,返乡大学生赋能社区安全”活…
走上橘子洲头,传承红色基因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冬日的长沙以和煦的日光欢迎各地游客的到来。为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循声觅道赓续文脉”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湖南长沙,踏上橘子洲进…
“外联红迹寻梦队”实践之旅
追寻历史遗址,传承基因力量为了让红色基因在实践中得以传承,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赓续绵延,2025年1月15日至25日,四川农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外联红迹寻梦队”实践团队紧紧围绕“争做红色基因传承者”这一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