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从灶台到心间,米豆饽饽的烟火传承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张琳萱

在传统文化逐渐被快餐文化冲击的今天,重拾传统美食技艺,传承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显得尤为重要。为探寻传统美食魅力、传承民俗技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服务社区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社会实践队于1月25日参与了蒸米饽饽豆饽饽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沉浸式体验传统美食的魅力。

图为实践队员配合田奶奶搬饽饽 张琳萱供图

活动开始,经验丰富的田奶奶给我们讲解米饽饽和豆饽饽的文化渊源。米饽饽和豆饽饽是当地传统美食,米饽饽多用黄米,口感软糯;豆饽饽以豆类为馅,香甜可口。过去只有在节庆或重要日子才制作,这些看似普通的面食,是过去家家户户必备的美食,承载着浓浓的乡情和美好的回忆,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准备材料时,实践队员们分工协作,有人负责称取面粉等干性材料,有人清洗红枣、红豆等食材。田奶奶亲自示范,先将酵母用温水化开,倒入面粉中,边倒边搅拌,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盖上湿布发酵。奶奶提醒,发酵温度和时间很关键,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间长短都会影响面团质量。

制作豆饽饽馅料,把红豆煮熟后,用石臼捣碎,加入红糖和切碎的红枣拌匀。大家轮流操作石臼,感受传统制作方式的乐趣。

面团发酵好,变得蓬松柔软。田奶奶教我们把面团分成小块,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面皮。包豆饽饽时,将馅料放在面皮中间,像包包子一样收口,再搓圆。包米饽饽时,可根据喜好加入豆沙、枣泥等馅料。大家手法生疏,但在田奶奶指导下,慢慢熟练,包出的饽饽有模有样。

静置醒发包好的垫在干玉米叶上的饽饽15 - 20 分钟。田奶奶说,醒发能让饽饽蒸后更蓬松。醒发后,实践队员们把饽饽放入锅中大火烧开,转中火蒸 20 - 25 分钟。等待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满心期待。

图为上锅蒸饽饽的过程 张琳萱供图

饽饽蒸好,打开锅盖,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饽饽。刚出炉的饽饽,口感软糯香甜。那香甜的味道、软糯的口感,让人陶醉其中。这一刻,实践队员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美食的美味,更是劳动的喜悦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次“蒸米饽饽豆饽饽”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队员们学会了一项传统的面食制作技艺,更让队员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它不仅是一次美食的制作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实践队员对家乡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热爱和敬意。实践队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继续开展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

图为志愿者老人整理 张琳萱供图

此次“从灶台到心间,米豆饽饽的烟火传承”实践活动,更让实践队员们明白,传统美食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纽带。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传承这些传统美食,让它们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在这个充满团圆与喜庆氛围的时刻,这些亲手制作的米饽饽和豆饽饽,将作为饱含心意与祝福的美味,端上春节餐桌。一家人围坐,分享着这份温暖,让传统美食的烟火气,为蛇年春节增添更多温馨与幸福,将美好的新年祝愿,随着美食的香气,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9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执守艺萃,承古耀今,为文化传承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2月6日电(通讯员周杭)共同的文化传承让人们有共同的情感和价值观,在文化活动中产生共鸣,增强对群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在二月六日下午,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黑…… 周杭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三下乡:走进郓州博物馆,探寻历史新视野

1月31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社会实践队一行来到郓州博物馆,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学习…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执守艺萃,承古耀今,为文化传承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2月6日电(通讯员周杭)共同的文化传承让人们有共同的情感和价值观,在文化活动中产生共鸣,增强对群体的归…

心向母校传薪火,行于社会谱华章

为增进广大学生对曲阜师范大学的了解,推广曲阜师范大学的犁牛之子精神,即对出身和自我价值的思考,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

感悟八一精神,续写时代华章——曲阜师范大学“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

为了追寻红色足迹,曲阜师范大学“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实践队将目光聚焦于八一精神,于2025年1月24日在江西南昌开展…

传承红色文化,弘扬八一精神——曲阜师范大学“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

实践队队员走进南昌的社区,举办了一场以“传承八一精神,共筑美好家园”为主题的讲座。实践队队员向社区居民讲述南昌起义的…

最新发布

消防安全,守护生命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红脉传承,星火燎原”实践队深入社区,开展了以“消防安全,守护生命”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旨在增强社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提升火灾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实践队…
曲园学子:执手非遗梦,传承担在肩
为更加深入了解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助力非遗传承。2025年1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执手非遗梦,烟火人间情”社会实践队成员前往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茂腔剧团,参观学习了胶州秧歌与茂腔…
民俗文化韵悠远,村民共盼传承路——广西师大实践团倾听村民心声共探非遗传承
(通讯员:王泽桂灵何文平徐欣宇)2025年1月9日,广西师范大学“桂影流韵,纸狮承辉”实践团来到桂林市灵川县大圩古镇与当地村民进行交流,为探索纸塑狮头技艺在新时代的发展道路添砖加瓦。村民作为地方文化的…
曲阜师范大学:追溯碧沙岗红色记忆,挖掘新时代精神富矿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承载着厚重的记忆,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碧沙岗,这座位于中原大地的红色文化基地,不仅是一处公园,更是一部生动的革命史书。为深入挖掘其蕴含的红色文化价值,豫河红传实践…
解锁鲁博密码,传播文化精髓
在全球化浪潮汹涌的当下,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精神脊梁,赓续中华文脉是时代赋予青年的庄严使命。《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
探寻浙江古韵,传承文化瑰宝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
“数”里拾遗,寻游“六艺”——数字化赋能非遗创新传承活化模式
“数”里拾遗,寻游“六艺”——数字化赋能非遗创新传承活化模式——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儒风新韵”社会实践队开展实践活动大学生网报潍坊2月7日电(通讯员:李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物质…
社区服务,传递温暖
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详细分析以及焦点小组讨论结果的梳理总结,队员们发现居民们对社区环境改善和文化设施建设的需求尤为迫切。例如,部分居民反映社区内垃圾清理不及时,影响了居住环境的整洁;还有居民提…
行社会服务,传社区温暖
为深入了解并帮助解决社区问题,提升队员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曲阜师范大学的“行社区志愿,扬红船之梦”寒假社会实践队的队员在寒假期间走访了队员们所在的社区,为社区展开了社区调查、课后服务、文体活…
环保行动共筑未来
之后,志愿者们深入班级,手持精心准备的宣讲资料,面带微笑,热情洋溢地向学生们介绍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志愿者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向学生们展示了当前环境面临的挑战以及绿色低碳发展对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