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弘扬家乡文化,传承家乡精神
为积极弘扬家乡文化,传承家乡精神,增强家乡儿童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2025年1月21日,安徽工业大学家乡文化传承团组织了一次“弘扬家乡文化,传承家乡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此之间,4名队员分成两个小队在各自家乡展开了一场别出心裁的文化宣传活动。
图为七门堰,故址位于江淮腹地——舒城县西南七门山下,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它是汉朝著名的水利灌溉工程之一。七门堰不仅具有历史悠久、工程浩繁的特点,而且在水利科学上也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现为安徽省级文物文物保护单位。
图为七门堰。队员冯研 供图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考察、访谈和资料收集,了解七门堰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探究其在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与实际应用,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增强社会成员道德修养。七门堰的建造使当地人民获得了福祉,在防洪,防旱,灌溉有重大作用,体现了为民谋福利的精神信念。
图为七门堰的建造者生平。队员冯研 供图
与此同时,另一小队来到了其家乡渡江战役纪念馆,这座纪念管承载着最为真实的历史,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矗立在时光长河中。
图为队员在向先辈默哀。队员卞浩东 供图
在纪念馆中的参观,使队员们明白渡江战役的胜利,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他们为革命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所决定的。此次的参观不仅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传承。应当倍加珍惜这和平年代,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优良传统。
图为革命先烈纪念照。队员卞浩东 供图
通过开展本次家乡文化宣讲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深入探究了家乡文化特色,对家乡的历史文化、独特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不仅如此,通过实践之后,队员对于家乡文化的传承有了更深的见解。家乡文化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它更是团体的,是社会的。传承家乡文化,需要个人与团队的共同努力,才能继承文化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9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