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淄博田氏骨科博物馆:传统技艺与乡村发展的碰撞交融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纪新宇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乡村的文化、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为探寻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技艺进行了怎样的变化与发展,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实践队来到淄博田氏骨科博物馆,旨在深入了解传统中医文化在乡村振兴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以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图为实践队员来到淄博田氏骨科博物馆。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它涵盖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多个方面,其中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乡村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淄博田氏骨科博物馆所承载的田氏正骨疗法,是当地传承数代的传统中医技艺。博物馆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起凤镇,占地面积不大,但布局合理,展品丰富。通过博物馆的讲解员,实践队员了解到田氏正骨疗法源于清朝道光年间,历经六代传承,至今已有190多年的历史。田氏整骨以手法接骨和自制膏药相结合,具有见效快、费用低、疗效高的特点,深受患者信赖。其独特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在治疗骨折、脱臼等骨科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深受当地百姓信赖。这种扎根于乡村的传统医学,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便捷的医疗服务,更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

田氏骨科博物馆中,深入介绍了田氏正骨疗法的历史渊源、传承脉络和技艺特点。田氏整骨的创始人是田茂恒曾祖父的父亲田殿举,他创立了“秘方不外传,在家只传子不传女”的家规。第二代传人田淑价有四个儿子,田茂恒的祖父田承禄在行医过程中,结合先辈经验编写了关于田氏正骨技艺的手抄本,并收藏了不少医学典籍。到了田茂恒这一代,他突破祖训,开始招收女子及外姓徒弟,并对接骨膏药组方和制作工艺进行了大胆创新。

在博物馆的展厅里,展示了田氏正骨历代传人的照片、手稿、医书以及他们使用过的医疗器具。这些展品生动地展示了田氏正骨的发展历程和技艺传承。此外,实践队员们还了解到,田氏骨科博物馆不仅收藏了这些珍贵的文物,还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等活动,向公众普及中医骨科知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田氏正骨疗法使用的医疗器具。

田氏正骨疗法为乡村居民提供了便捷、有效的骨科医疗服务。在乡村地区,交通不便、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田氏正骨凭借其独特的治疗手段,能够及时为骨折、脱臼等患者进行治疗,避免了病情延误,保障了村民的身体健康。一方面,田氏正骨疗法吸引了周边地区的患者前来就医,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田氏骨科博物馆作为乡村文化旅游的一个亮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实践队员观察田氏正骨疗法所使用的药材。

田氏正骨疗法作为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当地的历史记忆和人文精神。通过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技艺,增强了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了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虽然田氏正骨疗法已被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导致传承面临困境。由于传统中医正骨技艺的学习周期长、难度大,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和经验传承。目前,愿意投身于田氏正骨学习的年轻人较少,导致传承人才出现断层。

同时,博物馆的维护、设备更新以及传承人的培养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由于田氏正骨疗法主要服务于乡村地区,经济收益相对有限,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传统中医文化在乡村振兴中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淄博田氏骨科博物馆的田氏正骨疗法,作为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医疗服务相结合的典范,在乡村医疗保障、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其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和传承者共同努力,加强人才培养、拓宽资金渠道、强化宣传推广,让这一传统中医技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同时,此次实践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关注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0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传承与创新:传播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之旅

中国青年网济南2月7日电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充满热爱的青年,我有幸参与了一次以“传播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 王成晗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宣讲新思想,成为追梦者

处于新时代的浪潮中,每个人需要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的建设者,为中华名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了传播新思想,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心…… 王成晗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清扫卫生环境,共建美丽家园

中国青年网济南1月23日电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最平凡却又最贴近生活的环境——社区。社区是我们每天进出的地方,是我们生活的港湾,却也容易被我们忽视。而这次“卫生…… 王成晗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传播新知识,师范乡村行

中国青年网济南1月21日电师范生支教是提升自我价值、锻炼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推进乡村教学完善和儿童知识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深入乡村,向广大的儿童传播新知识,曲阜师范大学…… 王成晗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清扫卫生死角,共建美丽校园

中国青年网济南1月20日电干净卫生的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同学们身心愉悦的重要途径。为了清洁校园环境,共造优美的学习氛围,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春筑梦,荣校报…… 王成晗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宣讲母校,荣校报国

返回高中母校向其宣传大学是提升大学学校知名度、增加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提高母校知名度,为大学学校发展贡献力量,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春筑梦,荣校报国”实践队成…… 王成晗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科普润童心,共学新知识

为了科普有趣的物理专业知识、增加儿童对物理现象的认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物韵铎声,薪火传乡”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在7月25日来到了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望岳城社区进行物理实验科…… 王成晗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基层社区,共建美丽乡村

为加强社区居民环保意识,营造共建美丽乡村的氛围,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物韵铎声,薪火传乡”社会实践队队员在7月24日前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党家庄镇刘家林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王成晗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队员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科学

2025年1月31日至2月6日,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队员徐一诺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科学技术协会开展了为期一周…

传承与创新:传播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之旅

中国青年网济南2月7日电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充满热爱的青年,我有…

学救护技能,筑安全防线

一、活动准备在当今社会,意外事故和突发疾病时有发生,掌握基本的应急救护技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为了提高社区居民…

寒假社会实践新风貌:大学生志愿者为图书馆注入新活力

寒假社会实践新风貌:大学生志愿者为图书馆注入新活力(通讯员张琪)2025年寒假期间,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图书馆迎来了一批特…

冬日送知识,点亮少年梦

1月22日至1月2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爱城市的蒲公英”社会实践团队,借助腾讯会议为外来务工子女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课…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让非遗走进青少年,焕发青年光彩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执手非遗梦,烟火人间情”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5日,在壹点语言艺术培训中心开展胶州秧歌的宣传讲解活动,让小朋友们感受非遗魅力,传承非遗文化。2025年2月5日,一场特别的传承活动…
曲园春秋:一位师者的精神图谱与教育长歌 ——曲阜师范大学七十华诞校友访谈录
2025年,曲阜师范大学即将迎来建校七十周年。在曲阜师范大学七十载的年轮上,每一道纹理都镌刻着师者的誓言与学子的跫音。在这座以孔子故里为根基、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精神图腾的学府中,无数学子从…
华电走进广安二中:点燃梦想,携手前行
2025年寒假之际,华北电力大学(以下简称“华电”)的自动系“与你彤行”实践队带着热情与梦想,走进了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广安二中”),为即将面临高考选择的高三学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
文化润心迎新春,情暖社区启新程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具仪式感的传统节日,它凝聚着人们对家的眷恋、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蛇年春节的序曲渐起之时,为了给社区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让居民们真切感受到传统节日的魅力,增强社…
看商河鼓子秧歌,传千年不息精神
在中华文化的浩瀚长河中,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民族的精神。商河鼓子秧歌,作为齐鲁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粗犷豪迈的舞步、激昂高亢的唱腔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非遗拓片传古韵,匠心筑梦助振兴
寒假期间,我有幸走进泰山非遗体验馆,亲身体验了拓片这项古老的非遗技艺。在墨香与纸韵的交织中,我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在亲手实践中收获了独特的感悟与思考。这段经历让我明白,非遗技艺不…
探寻非遗瑰宝,共绘传承新章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非遗文化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大地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承载着无数匠人的心血与情感。2025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实践队带着对非遗文化的敬畏与热爱…
安工大学子养老院同行:青丝伴银发,传递爱与暖
为引导大学生传承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号召青年大学生弘扬敬老助老的时代风尚,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学院“筑梦基石,繁星聚力”赴芜湖市镜湖区队伍全体队员于1月20日一同走进镜湖区养老中心,为院内老人带去歌曲…
游石家大院,体历史温度
为深入感受石家大院魅力,探究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2025年1月20日,“科技慧聚,社创未来”社会实践队来到天津市西青区进行调查。石家原籍山东,乾隆五十年开始落户杨柳青,道光三年石家兄弟四人各立门户,…
商河鼓子秧歌之旅 传统艺术感悟之行
商河鼓子秧歌,这颗镶嵌在齐鲁大地民间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民俗风情。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实践队的一员,我有幸深入商河,探寻鼓子秧歌的魅力,亲身感受它在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