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春秋:一位师者的精神图谱与教育长歌 ——曲阜师范大学七十华诞校友访谈录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文学院啊对对队

2025年,曲阜师范大学即将迎来建校七十周年。在曲阜师范大学七十载的年轮上,每一道纹理都镌刻着师者的誓言与学子的跫音。在这座以孔子故里为根基、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精神图腾的学府中,无数学子从青涩走向成熟。

在乙巳年伊始,我们采访了2004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友张老师(化名),一位深耕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十余年的教师。她的故事,既是对大学时光的深情回望,也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诠释。

一、图书馆的午后:知识绿洲与青春诗篇

张老师的大学记忆,定格在曲阜师大图书馆靠窗的一隅。阳光穿过玻璃,在书页上跳跃,窗外绿树轻摇,远处是三两学子漫步林荫道的身影。这个画面,是知识探索的象征,亦是青春友谊的注脚。

“每一本书都是通往新世界的门。”张老师回忆,图书馆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文社科、历史艺术的启蒙地。她常在此与友人并肩备考,压力与欢笑交织;也会独自静坐,反思人生方向。“那些时光教会我平衡学业与兴趣,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她说。这方寸之地,承载着成长的重量,也孕育了未来教育者的初心。

二、跨学科冒险:困难是成长的催化剂

大学时代最深刻的挑战,是一场跨学科的“学术远征”。张老师曾参与融合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与心理学的研究项目。面对陌生的心理学理论、庞杂的数据和紧迫的时限,她一度陷入焦虑。“数据收集失败、分析结果偏差……无数次想放弃。”

然而,这场“冒险”最终成为蜕变的契机。她学会分解任务、高效协作,更领悟到跨学科思维的价值:“不同领域的碰撞,能激发创新的火花。” 继续秉持这种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三、从学子到校友:评价标准的认知迭代

张老师坦言,角色转变带来评价标准的升华。校友网络的力量、学校的文化底蕴、师德师风的传承,成为她眼中的“隐形财富”。

她以曲阜师大孔子故里的文化基因举例:“母校将儒家‘诲人不倦’的精神融入现代教育,这种传统与创新的平衡,正是其独特魅力。”在她看来,校友对母校的认同,已从个人体验升华为对教育使命的共情。

四、时间避坑指南:大学应是一场精明的投资

若重返大学,张老师会如何规划?她给出了一份“时间使用避坑指南”:

深耕专业,拓宽边界:精研核心课程,同时探索跨领域知识。做到像考古学家般挖掘计算机科学的岩层,同时保持采撷其他学科露珠的敏感。

实践为王,实习先行:“理论如骨架,实践才是血肉。让实习成为检验理论的火种,而非简历上冰冷的铅字。

人脉即资源,质量胜数量:社团活动中结识的伙伴,成为她职业生涯的智囊团。“有效社交,是双向价值的交换。”

警惕‘娱乐黑洞’与‘完美陷阱’:“通宵游戏换来的空虚,远不如一场晨跑后的神清气爽;追求完美可能让你错过行动的黄金期。”

五、教育者的核心能力:在数字时代重建情感纽带

作为资深教师,张老师对师范生的忠告直指本质:要做到同学生的情感联结四重奏—

动力的火种:当学生从教师眼中看到自己的倒影,知识的火把便自动点燃;

差异的琴键:每个灵魂都有独特的频率,因材施教是听懂这些心灵乐谱的能力;

秩序的织网:理解比训诫更接近教育的本质,规则的建立应如蜘蛛结网般柔韧;

心灵的锚点:在信息风暴中,教师应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压舱石。

六、七十华诞寄语:七秩之约与教育的长河

2025年,曲阜师范大学将迎来七十周年校庆。张老师的寄语饱含深情与期待:

守正创新:‘学而不厌’需融入AI时代的教学革新,‘诲人不倦’应扎根于师德建设。让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量子计算与神经科学的土壤中萌发新芽

文化使命:“孔子故里是得天独厚的文期待学校能继续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与现代科学教育相结合。学术合作无国界,愿曲园学子既能解读甲骨文,也能畅谈量子计算。”

结语:教育的终极答案

从图书馆的孤灯到讲台上的粉笔,从跨学科阵痛到师者情怀,张老师的经历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命的对话。正如她所认为的:“最好的教育,是让学生在被看见、被理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

七十年风雨,曲园以文化为土壤,以创新为雨露,孕育出无数这样的“追光者”。而下一个十年,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仍将续写关于成长、挑战与希望的永恒诗篇。

(张老师目前任教的学校)

(曲阜师范大学2024年航拍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0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传承与创新:传播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之旅

中国青年网济南2月7日电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充满热爱的青年,我有幸参与了一次以“传播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 王成晗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宣讲新思想,成为追梦者

处于新时代的浪潮中,每个人需要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的建设者,为中华名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了传播新思想,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心…… 王成晗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清扫卫生环境,共建美丽家园

中国青年网济南1月23日电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最平凡却又最贴近生活的环境——社区。社区是我们每天进出的地方,是我们生活的港湾,却也容易被我们忽视。而这次“卫生…… 王成晗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传播新知识,师范乡村行

中国青年网济南1月21日电师范生支教是提升自我价值、锻炼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推进乡村教学完善和儿童知识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深入乡村,向广大的儿童传播新知识,曲阜师范大学…… 王成晗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清扫卫生死角,共建美丽校园

中国青年网济南1月20日电干净卫生的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同学们身心愉悦的重要途径。为了清洁校园环境,共造优美的学习氛围,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春筑梦,荣校报…… 王成晗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宣讲母校,荣校报国

返回高中母校向其宣传大学是提升大学学校知名度、增加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提高母校知名度,为大学学校发展贡献力量,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春筑梦,荣校报国”实践队成…… 王成晗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科普润童心,共学新知识

为了科普有趣的物理专业知识、增加儿童对物理现象的认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物韵铎声,薪火传乡”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在7月25日来到了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望岳城社区进行物理实验科…… 王成晗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基层社区,共建美丽乡村

为加强社区居民环保意识,营造共建美丽乡村的氛围,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物韵铎声,薪火传乡”社会实践队队员在7月24日前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党家庄镇刘家林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王成晗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队员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科学

2025年1月31日至2月6日,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队员徐一诺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科学技术协会开展了为期一周…

传承与创新:传播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之旅

中国青年网济南2月7日电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充满热爱的青年,我有…

学救护技能,筑安全防线

一、活动准备在当今社会,意外事故和突发疾病时有发生,掌握基本的应急救护技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为了提高社区居民…

寒假社会实践新风貌:大学生志愿者为图书馆注入新活力

寒假社会实践新风貌:大学生志愿者为图书馆注入新活力(通讯员张琪)2025年寒假期间,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图书馆迎来了一批特…

冬日送知识,点亮少年梦

1月22日至1月2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爱城市的蒲公英”社会实践团队,借助腾讯会议为外来务工子女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课…

最新发布

传承儒家智慧 弘扬非遗文化
传承儒家智慧弘扬非遗文化曲阜三孔景区,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包括孔庙、孔府和孔林,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儒客朝拜之圣地,蕴含了深厚的儒家文化内涵。为了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一优秀文化,提升实践队成员们的个…
学风筝文化 助非遗传承
学风筝文化助非遗传承潍坊风筝,这一享誉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作为世界风筝的发源地,潍坊自古以来就以精湛的风筝制作工艺闻名遐迩。为更好地助力非遗文化传承…
探索潍坊木版年画,匠心传承非遗文化
为探寻非遗文化的根脉,传承木版年画的匠心技艺,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匠心传承,拾亿非遗”实践队于2025年2月6日奔赴潍坊市寒亭区,开展了一场以木版年画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围绕“非遗保护与传…
曲园学子:让非遗走进青少年,焕发青年光彩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执手非遗梦,烟火人间情”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5日,在壹点语言艺术培训中心开展胶州秧歌的宣传讲解活动,让小朋友们感受非遗魅力,传承非遗文化。2025年2月5日,一场特别的传承活动…
华电走进广安二中:点燃梦想,携手前行
2025年寒假之际,华北电力大学(以下简称“华电”)的自动系“与你彤行”实践队带着热情与梦想,走进了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广安二中”),为即将面临高考选择的高三学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
文化润心迎新春,情暖社区启新程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具仪式感的传统节日,它凝聚着人们对家的眷恋、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蛇年春节的序曲渐起之时,为了给社区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让居民们真切感受到传统节日的魅力,增强社…
淄博田氏骨科博物馆:传统技艺与乡村发展的碰撞交融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乡村的文化、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为探寻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技艺进行了怎样的变化与发展,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实…
看商河鼓子秧歌,传千年不息精神
在中华文化的浩瀚长河中,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民族的精神。商河鼓子秧歌,作为齐鲁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粗犷豪迈的舞步、激昂高亢的唱腔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非遗拓片传古韵,匠心筑梦助振兴
寒假期间,我有幸走进泰山非遗体验馆,亲身体验了拓片这项古老的非遗技艺。在墨香与纸韵的交织中,我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在亲手实践中收获了独特的感悟与思考。这段经历让我明白,非遗技艺不…
探寻非遗瑰宝,共绘传承新章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非遗文化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大地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承载着无数匠人的心血与情感。2025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实践队带着对非遗文化的敬畏与热爱…